摘要:新時代,做好高校統戰工作意義重大,它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本文以韶關學院為例,在對高校統戰工作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梳理高校統戰工作的現實困境,并提出高校統戰工作的創新路徑,提高統戰工作者的責任感和工作能力。
關鍵詞:高校;統戰工作;創新
統一戰線是黨的重要法寶之一,高校的統戰工作一直是我們黨統戰工作的傳統領域和重要陣地。[1]高校歷來是黨的統戰工作的重要領域。在新時代省市共建大學建設的新背景下,高校更加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當前,高校統戰工作面臨著環境復雜、內容多變、難度增大的新形勢。因此,本文以韶關學院統戰工作為例,發掘高校統戰工作的啟示,為做好新時代高校統戰工作提供參考。
一、新時代高校統戰對象
2015年12月,中央統戰部、教育部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統一戰線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等學校統戰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高、中級知識分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國外僑胞及其眷屬、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名人遺孀、后裔等。特別是有成就、有影響的黨外代表人士,如: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負責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科帶頭人或重要業務骨干等。我國現有高校近2200所,教職工規模達200多萬,其中以黨外知識分子為主的各類統戰人士比例高達50%。[2]高校新增的黨外知識分子逐漸以海外留學歸國人士為主,呈迅猛增長趨勢。[3]
二、新時代高校統戰現狀分析
1、統戰工作對象復雜,使得統戰工作難度增大。在高校中,統戰對象往往缺乏相應的組織(尤其是無黨派人士),他們分屬于不同的院系中。由于統戰對象的數量越來越多,加上他們的分散性,并且不同背景的統戰對象價值觀差異性很大,這使得統戰工作的對象越來越復雜。
2、統戰工作網絡化程度低,不能滿足當前工作需求。由于統戰工作對象的背景差異性大,思想、行為多元化,高校急需在工作方式上有所創新,充分運用現代化傳媒技術,是一個有力的手段工具。目前,雖然很多高校已經開始運用現代化網絡技術管理統戰工作,但是總體而言,高校的網絡化建設水平還是太低,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為了統戰工作水平的高質量、高效率,急需對高校統戰工作的網絡化發展,來突破和滿足當前網絡化的需求。但在統戰工作時,應該明確的意識到隨著網絡化的迅猛發展,西方以及國外的一些敵對勢力可能運用互聯網技術,對我國高校學生進行思想、制度、文化方面的滲透,這是我國高校的統戰工作要面對的了巨大挑戰。
3、統戰對象參政意識增強,高校統戰工作機制不健全。高校知識分子是學校發展的砥柱中流,關心國家大事、對自身發展、群體利益有著自己的觀點,并有著強烈的民主參與意識。隨著我國民主建設的不斷加強,高校交流溝通渠道的通暢,黨外知識分子和進步人士參政意識逐步增強,但高校統戰工作機制的不健全難以滿足高校知識分子對參政議政的現實要求。
三、新時代高校統戰工作創新的有效路徑
(一)加強隊伍建設
1、配齊工作人員。以韶關學院為例,統戰部與組織部合署辦公,建議上級部門在深入調查后,根據不同情況對從事統戰工作的人員配置給予明確、到位的規定,并從政策上大力支持規定的堅決落實,讓統戰工作真正做實、做新、做好。
2、加強機構建設。高校統戰部門在向上級反映黨外代表人士訴求及干部培養選拔和安排使用過程中應當具有一定的話語權、推薦權。提高對統戰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統戰部門的話語權,僅僅靠一個單位統戰部門的竭力呼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上至下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規范,明確統一的政策要求,才能保證統戰部門減少工作阻力,提升地位,真正提高統一戰線的關注度、重視度。
3、保障統戰經費。一方面學校要盡力提高統戰工作經費的標準;另一方面各民主黨派也可想方設法通過各種社會活動、合理渠道籌措資金;統戰部門亦應多多關注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項目,為民主黨派牽線搭橋。
(二)運用新媒體加強高校統戰工作
1、在新媒體時代,高校統戰部門應把新興媒體作為開辟高校統戰工作的新領域和新陣地,建立統戰專題網站,以網絡為陣地,凝聚力量,樹立形象,展示風采。運用新興媒體宣傳黨的統戰政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筑牢統一戰線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運用新興媒體積極宣傳統戰人員和民主黨派集體的先進事跡,宣傳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新成果,交流統戰工作經驗。[4]
2、運用新興媒體拓寬高校統戰成員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渠道高校統戰工作充分發揮新興媒體傳播優勢,建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平臺,開辟互動欄目,使校內統戰人士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民主監督意見和參政議政的建議快速傳達到學校黨委和統戰部門以及上級統戰部門,并通過互動形式及時傳遞反饋意見,確保監督信息暢通無阻,提高民主黨派等統戰對象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能力。
3、運用新興媒體建立聯誼交友的平臺,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通過建立統戰工作 QQ 群、微博群、手機短信平臺等,加強高校統戰部門與校內外統一戰線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感情,增進共識。同時,通過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建立學校領導干部與民主黨派人員的聯誼交友平臺,加深民主黨派人士與黨的領導干部之間的感情,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通過新興媒體建立統戰部門與高層次統戰人員聯系的聯誼交友平臺,借此建立與校外高層次專家學者的聯系,為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促進學校發展改革。通過新興媒體建立統戰代表人士與他們所聯系的社會各方面成員的聯誼交友平臺,借此樹立學校形象,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魏曉文,葛麗君.新世紀高校統戰工作發展趨勢論析[J].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 (05):51-55.
[2]魏曉文,朱琳琳.高校統戰工作創新的戰略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 (16).
[3]黃芙蓉.新媒體時代高校統戰工作的新特征與輿論引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 (22)
[4]溫艷華.運用新興媒體加強高校統戰工作[J].渤海大學學報,2013.(05)
作者簡介:梁添(1986.8)男,籍貫:廣東省韶關市,職務:韶關學院英東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工辦主任,職稱:助理研究員,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單位:韶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