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艷

摘要:在習近平新時代“兩山理論”思想指導下,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農村時代背景,本文針對無錫新農村生態農莊的成長特征、制約因素進行了剖析,為實施改善新農村商業競爭模式提供了思路,對加快推進新農村創業新范式、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決策參考。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Xi Jinping's "two mountains theory" in new era and the new rural era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ts of Wuxi new rural ecological farms, and provides ideas for im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new rural commercial competition mod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accelerating the new paradigm of new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關鍵詞:兩山理論;新農村;生態農莊;商業模式;創業
Key words: two mountains theory;new countryside;ecological farms;business model;entrepreneurship
中圖分類號:TU982.2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1-0005-03
0? 引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2005年就曾提出的這個理念。面對新農村發展的現狀,“兩山理論”更加明確成為新農村的生態發展的重要科學論斷。這一科學論斷,成為樹立生態文明觀、引領中國走向綠色發展之路的理論之基。 “天藍、山綠、水清、地凈”的美麗鄉村畫卷近幾年呈現在眼前。生態農莊的建設和發展在轉型的中國新農村具有重要的價值!生態農莊有機結合了生產功能和旅游功能,它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物質產品,也能夠憑借其獨特的民俗風情、田園風光,使人們在充分享受在其中,有一種返璞歸真、安寧祥和的感受(韓非&張天柱,2007)。無錫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全市湖河山水資源豐富,四季花果飄香,生態環境優美,吳越古跡眾多,無錫新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發展鄉村旅游優勢明顯,開發休閑度假鄉村旅游極具特色和潛力。
1? 無錫生態農莊成長階段及關鍵特征
為了更清晰的分析問題和識別問題的本質,根據已有文獻發現: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不斷進化一樣,農莊的生態發展和開發也存在著規律性。生態農莊的三個可持續性:一是生產可持續性,即持續穩定的供應新鮮農產品;二是經濟可持續性,即通過開發農莊的綜合服務體系來實現其經濟效益;三是生態可持續性,即通過合理開發和規劃農莊內的景觀和休閑娛樂項目大道保護農莊生態環境的目的(韓非&張天柱,2007)。借助生態學的概念,筆者嘗試將生態農莊的發展劃分為生態個體期、生態種群期、生態群落期、品牌生態期和未來循環期多個階段,如圖1所示。
根據不同階段的劃分,運用生態學原理、生態經濟學及其創業學知識與方法,從區域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區域資源的環境特點以及社會經濟條件出發,合理開發機會,充分運用相匹配的經營方式,使之達到資源利用、環境保護與新農村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不斷提高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自然過程的協同進化(李偉峰,歐陽志云,王如松&王校科,2005)。生態農莊的生態變遷蘊含著新農村成長發展規律,探求發展特征,把控生態經營方式和策略,對開發區域新農村生態體系和格局具有重要價值。根據圖1各個階段的劃分,農戶經營體系隨著不同階段生態農莊的變遷而不斷發生變化。在經營體系形成過程中,農戶經營思路和成長要素不斷被挖掘和生態化,呈現出動態變化規律和趨勢。
1.1 根據上述階段劃分,無錫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發展階段
錫東目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其發展格局屬于品牌生態期。錫北處于種群期,相比安吉、常州等周邊地區農家樂,發展空間還有待充分挖掘,許多經營模式停留在單打獨斗的特點,缺乏統一品牌、統一運營的精品管理條件。根據前期研究發現,不同成長階段,生態農莊成長推動要素不斷豐富和內化(程寶龍,2013)。以無錫唯瓊生態農莊為例,整個開發四大主動功能:產業經濟功能、生態平衡功能、觀光休閑功能和農業科普功能,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韓非&張天柱,2007)。肖麗珍(2013)認為農莊的經營和技術、模式和品牌要素存在密切關系。此外,生態建設體系,提供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交通體系都是應該大力發展的。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和生態環境保護與利關系的調整都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重要問題(肖華斌,2008)。無論哪種設計,新農村的生態農莊都需要合理規劃區域資源和利用社會經濟發展方式,寓自然系統環境保護于區域開發與經濟發展之中。在此過程中,合理化經營體系的構建與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和自然過程的協同進步都具有重要價值。
1.2 無錫生態農莊的品牌扎堆創新特征
1.2.1 以發展鄉村旅游集聚區為突破,集聚效應初現
為更好的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無錫生態農莊整體形成五大鄉村休閑片區。其中陽山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以陽山生態園為核心,集聚金雞墩農樂園、朝陽禪寺、桃花島、桃源葫蘆谷等諸多景區(點),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旅游度假區;接受華西村輻射,江陰市的紅豆村、山泉村、雙涇村等各具特色,江陰形成以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核心的鄉村旅游集群片區;宜南山水休閑片區主要由云湖、宜興竹海等生態景區周邊組成,興望農牧文化園、籬笆園農家樂等發揮自然田園的資源優勢,宜南鄉村旅游形成產業規模;環湖鄉村休閑帶轉型發展,相繼建成馬山度假島、太湖山水城的雪浪山香草園、桔灣;山聯村、綠羊溫泉、紅豆生態園與蕩口古鎮連點成線,構成錫東鄉村體驗的新線路。
1.2.2 “互聯網+技術”扎堆植入加速生態農莊快速成長
生態農莊的品牌借助信息技術助推其快速成長,開發采用多元化手段和方式,應用方式前景廣闊。其一,互聯網+滲入培育體系。比如,錫山臺創園下屬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和中科院聯合為花卉區大棚安裝了溫室大棚環境數據采集終端設備。農戶只需操控手機即可控制大棚內的各項設施,包括遮陽網、水簾、風機等。通過應用該新技術,大大減輕了農戶的農作負擔,農戶只需操控手機即可掌握棚內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這是現代化科技發展帶來了巨大便利。未來隨著該技術的逐漸普及,對于發展農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對于推動農業信息化和現代化發展大有助益。其二,創新技術+管理體系。江陰市臨港開發區三鮮養殖基地通過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施,幫助水產養殖實現高產、高效,以“智慧”養殖助推高效漁業發展。其三,物聯網+系統準確定位。鎮龍村位于宜興市西北角,村民主要從事水產養殖業。相比較以前靠眼觀耳聽手摸的方法去確定養殖方案,現在,農戶只要點開手機上的一個名為“12316益農通”的APP,就能清楚地知道池塘里水的各項指標,并用手機直接調節增氧、投料等程序。
外省的經驗做法值得借鑒、推廣和應用。比如,互聯網時代的豬場,豬兒也“時髦”。在重慶市畜科院榮昌豬保種場,每頭豬的耳朵上都戴著黃色的“耳釘”。用便攜式掃碼器一掃,馬上就能知道這只豬的出身、防疫、采食等情況。進入信息化時代的無錫新農村農業,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正加速告別“臟苦累”,加快了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步伐。
2? 無錫生態農莊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生態農莊自身發展瓶頸
2.1.1 階段功能定位單一
雖然無錫生態農莊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數量,聚集地區也呈現出洼地效應,但多數以餐飲和住宿為依托,更多集中在服務業,不能有效實現多元化功能。例如,宜興竹海生態農莊集中區就有300多家,而被動依靠節假日和旅行社的推動,模式單一,不能有效形成輻射聯動效應。
2.1.2 商業經營策略被動
生態農莊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必須依托景區景點開發其多元化功能,因為其同質化的經營模式,主要依托服務業,憑借口碑獲取更多客源,不能充分保證可持續性利益的保證。比如,單單服務業中的創新經營策略,雖關注菜品的種類和多元化的開發,但同質化的局限性的開發不能對后續的客源有強大的吸引力。
2.1.3 機會開發持續性匱乏
創業機會包括生存型機會和機會性開發模式。盡管無錫市不同地區均有生態農莊的大力開發和配套服務,但形成可持續性的發展亟待探討。未來人群所需要的模式是更方便、簡單和適用和受益,而目前,更多生態農莊只停留在生存型狀態。沒有明確的路徑指引,摸著石頭過河,有少數特別經營出色的農莊獲取了更多的優勢,比如,籬笆園農莊,成為全國新農村示范基地,通過“互聯網+”實現了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生態農莊的發展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經營模式。但大多數中小規模的生態農莊的特色效應不明顯,由于經營者的自給自足的經營意識和經營模式,發展后勁不足。
2.1.4 品牌知名度和開發速度
基于政府對重點生態農莊的政策支持和扶植,一大批重點生態農莊園區已經形成規模。以陽山生態園為核心的陽山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集聚桃源葫蘆谷、桃花島、朝陽禪寺、金雞墩農樂園等諸多景區(點江陰市的雙涇村、山泉村、紅豆村等各具特色,在宜興竹海、云湖等生態景區周邊形成宜南山水休閑片區,籬笆園農家樂、興望農牧文化園等發揮自然田園的資源優勢,環湖鄉村休閑帶轉型發展,馬山度假島、太湖山水城的雪浪山香草園、桔灣相繼建成;山聯村、綠羊溫泉、紅豆生態園與蕩口古鎮連點成線,構成錫東鄉村體驗的新線路。旅游效應明顯,但整合產業和產品效應的地區商業效應和文化效應尚需要更深入的開發。
2.2 政府管理和體制機制制約
2.2.1 體制機制創新速度不足
文化體驗、體系經營、功能定位、品牌提升、生態規劃、循環開發是生態農莊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目前政府、地方和生態農莊本身更多提供的功能著力在單一化功能的開發。一旦某種經營模式形成之后,后續的制度推動的創新動力和創新速度嚴重不足。
2.2.2 政策配套保障不完備
交通配套服務和設施更新亟待解決。由于生態農莊的地理位置處于不方便的交通環境,對于大眾需求提供的各種服務(信息服務、通訊服務、輔助養生配套服務)沒有開發更加細致、細膩和細心。更多服務只停留在觀光型、吃飯型和住宿型。雖然已經提供了基本的服務,但便捷程度和品牌深入效應不明顯,也嚴重影響了后續再次吸收資源的吸引力。
2.2.3 系統協作支持不清晰
榜樣的生態農莊的典型效應明顯,而周邊可帶動的輻射效應不足。生態農莊的集群形成,而集群效應的形成和放大更需要各類以及各種規模的生態農莊的聯動效應。而目前更多的榜樣農莊吸收了當地的主要資源,同更多中小農莊形成了惡性競爭的關系。事實上,更多的生態農莊的集群效應的最大化需要政府和上層設計,系統協作,開發各種功能形成聯動效應。
3? 無錫生態農莊商業模式的競爭思路與對策
3.1 無錫生態農莊商業模式的競爭思路
未來新農村生態農莊的發展思路以國家政策引導為指向,在已有發展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互聯網+效應”,大力促進新農村生態農莊的商業模式開發與可持續性發展。國發〔2015〕23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鼓勵農村勞動力創業”。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2015〕2號 農業部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指導意見明確說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努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推動農業發展挖潛力、提質量、增效益,開創中國特色農業發展新局面。
與無錫的生態農莊發展范式相匹配,無錫市的發展思路按照“依托龍頭建基地、圍繞基地扶龍頭”的要求,推動土地治理和產業化經營兩類項目有機結合,將兩類項目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組合實施,最大限度發揮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集成和示范效應。
3.2 無錫生態農莊商業模式的競爭對策
3.2.1 通過合作社經營模式提升創業農戶的動態能力
①開發多元化農作物和養殖業新品種,增殖增效。通過高品質農產品帶動多種經營方式為農民搭建起致富新途徑;養殖帶動種植。在富民增收、讓農民離村不離農的同時,打造優良的生態環境,富有文化底蘊的“農家樂”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前來觀水鄉美景、品農家美食。②挖掘靈活渠道,打通固有依賴瓶頸。抓住爭創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示范村的契機,因勢利導,要讓投下去的每一分錢都有回報。③充分運用政策技術支持,提升農戶動態能力。一方面,借智借力提升動態能力。比如錫山區羊尖鎮南村村的無錫雙喜金陽鐵皮石斛產業科技園,抓住鐵皮石斛,通過產學研合,引進專家團隊,形成年產80噸以上鐵皮石斛鮮條的示范性生產基地370畝,為區域現代設施農業項目的發展提供示范。另一方面,采取合作社經營模式提升動態能力。比如徐霞客游圣靈芝生態園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模式解決了自主分散經營和農產品流通規模小等問題,大大提高自身產品的品牌經營能力,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④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和經營體系,拓展發展格局。比如,江陰市把扶持產業結構調整示范戶作為幫助農民增收、脫貧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示范工程來抓,先后向產業結構調整示范戶撥借無息貸款500萬元,助推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為了更好地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今年江陰市還向兩名大學生創業戶每戶提供5萬元無息借款。大學生創業代表、璜土鎮故鄉情果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文波說,2012年他投身種植業,成立了果業專業合作社,這批無息借款對他來說非常及時,解決了資金不足的難題。江陰的產業結構調整示范戶由小型農戶、家庭作坊向規模經營轉變,由單一生產向多元復合經營轉變,由普通產業向注重品牌產品轉變,由粗放向生態、可持續轉變。⑤互聯網+滲入培育體系和創新技術+管理體系,提升農業效率無錫的新農村生態農莊的開發出具規模、體系和內涵,但多元化的經營和功能開發仍需進一步拓展和挖掘。
3.2.2 拓寬多元思路經營,聚焦突破局限
①打造立體科學經營體系。通過農超對接、農企對接活動,大力發展地產農產品連鎖經營,普及農產品電商化發展,推動農產品直供直銷,培育、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各具特色“魅力鄉村”、“魅力鄉村休閑旅游示范村”,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推動農業全產業鏈開放,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來自農業收入的比重。②通過創業機會開發和經營模式創新。比如微信營銷、淘寶直銷。華伯是第一家在淘寶上開店的江陰豬肉養殖戶。這個牌子的豬肉名氣真不小。“這種網購豬肉的方式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習慣。“雖然包裝和送貨給用戶增加了成本,但買到的是安全放心高品質的豬肉。”華伯的員工說,很多人在網上購買過幾次后就成為了回頭客,他們還紛紛在網上和微信上點贊留言,同時給華伯食品的發展建言獻策。③重點對策措施(包括政策、資金、人才等)建議。抱團取火,農戶扎堆創新創業,形成核心競爭優勢。數千名農業經紀人內接田頭,外聯市場、形成千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創業,走出一條以強村富民為核心的優勢農副產業崛起新路。創新農民合作社金融授信模式,解決資金短板,助力創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盟共同基金貸款受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的歡迎。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陳衛彬說:“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是規模化、設施化。政府推出的這個政策,有利于我們擴大規模。”為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支持力度,江蘇省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改革試點,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盟共同基金,解決合作社貸款難問題。撲捉商機敏銳,跨界因地制宜開發創新。通過“支部+合作社”同頻共振,彰顯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比如,宜興市西渚鎮在創新基層組織發展過程中,著重發揮合作社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作用,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發展新思路和助推富民新途徑。“黨員+農戶”互惠共贏,提升黨員服務發展能力。依托村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引導更多群眾融入到合作社中。“產業+支部”雙向帶動,凸顯黨組織強社富民效應。比如,小小南山竹已成為白塔農民致富的金牌產業,真正實現了“聯系一家農戶、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目標。
參考文獻:
[1]韓非,張天柱.生態農莊的規劃設計與旅游開發研究——以江蘇省無錫市唯瓊生態農莊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7,5(23):474-475.
[2]肖華斌,袁奇峰,陳軍.生態足跡視角下的區域生態規劃研究——以九江市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08(11):76-82.
[3]李偉峰,歐陽志云,王如松,王校科.城市生態系統景觀格局特征及形成機制[J].生態學雜志,2005,24(4):428-432.
[4]程寶龍.基于景觀生態規劃原理的新農村景觀建設——以長沙市桐木河景觀帶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3(2):345-347.
[5]肖麗珍.淺談美國加州納帕谷的葡萄與葡萄酒莊園[J].北方果樹,2013(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