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功順
摘要:基層群眾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體現。目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加強工作創新意識、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多元化資金籌措路徑、打造專業工作隊伍、豐富活動形式和類型、群眾文化信息化等工作創新策略。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助推器?;鶎游幕ぷ魇巧鐣幕A,一個城市的靈魂,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基層文化工作的開展。面對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面對越來越多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創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才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創新存在問題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創新意識不強。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有重要作用。但長久以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工作創新意識薄弱。首先在資金投入、基礎設施配備方面,財政資金投入建設基層文化工作資金比例不大,實施力度不強。由于活動經費的短缺,文化工作的基礎設施不健全,很多活動都難以開展。其次,文化建設工作政策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雖有很多呼吁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但相關部門并未制定辦法一部完善的工作方案或工作政策,政策層面不完善,實踐層面更難以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落實。最后,因其文化工作受重視力度不夠,受資金、設施、工作隊伍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專業技術指導有限,組織策劃能力有限,工作創新意識不強,導致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創新受到一定的程度的限制。
(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素質不高。由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艱苦,待遇不高,且基層文化站人員編制少,基礎設施也不完善等方面的因素,很難吸引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投入工作,因而其工作在專業技術上的指導、組織策劃的能力有限,導致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創新水平受限,無法組織進行高質量、具有創新性的文化建設工作。
(三)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缺乏特色。群眾文化工作對象是面對社會大眾,基層文化活動應該是一個參與面較廣、活動形式多樣的活動,然而現在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的群體主要是以退休老年人為主,活動形式也較為單一,且大多活動都是效仿別的區域盲目跟隨,敷衍了事,完全沒有體現具體區域的地方特色,無法滿足基層群眾對文化、精神需求。
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策略
(一)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加強工作創新意識。主要從三方面著手:其一,配備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基礎設施,如文化站、歌詠館、俱樂部、表演廳等文化工作場所等。有了完善的基層文化工作基礎設施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文化工作,基礎設施建設是工作創新的基礎和前提。其二,制定科學、合理、符合當地文化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辦法。從工作內容、工作形式、工作方法指導方面,作較為詳細的設想和計劃,然后在此基礎上靈活變通。有了工作辦法作為指導,有利于文化工作順利開展。其三,開展宣講活動,出臺鼓勵創新政策等,加強基層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鼓勵基層文化工作人員在工作方式與方法上積極創新。具有創新意識才能指導和執行創新性的基層文化工作。
(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多元化資金籌措路徑?;鶎尤罕娢幕菍儆谖覈冗M文化的組成部分,基層群眾文化影響國家先進文化,因此在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應予以重視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如政府可設立基層文化工作建設的專項資金,如圖書館、文化站、特色博物館、創意街道等。此外,面向市場,引入市場資金,引導社會參與是多元化籌措資金的關鍵。政府制定和頒布一些激勵政策,引導企業或個人投資文化建設事業,為群眾文化建設投資方式注入活力,調動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三)打造基層群眾文化專業工作隊伍。開展優質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離不開一個優質的專業的工作隊伍建設。打造基層群眾文化專業隊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基層群眾工作人員待遇、編制及其他福利待遇,吸引優秀的專業人才進入基層開展工作。第二,由相關部門組織已有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如組織外出學習、觀摩其他優秀社區或鄉鎮群眾文化工作,或邀請專家或學者開展講座,宣傳其他社區或鄉鎮的優秀工作經驗,吸取教訓,避免走更多的彎路,培訓工作人員基層群眾工作的創新意識、理念等。第三,采取一些措施和制定一些政策鼓勵基層群眾工作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利用空余時間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升自我素質和修養,為文化工作創新提供保障。
(四)豐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和類型。基層文化活動內容單一,活動形式較少,活動質量低下嚴重影響群眾文化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興趣,不利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和文化的建設。豐富文化形式和類型首先應該擴大社會參與面,制定一些吸引年輕的、年幼的群眾加入文化活動,如“左鄰右舍”文化節,“綠色家庭”文化節等活動。其次,根據當地文化特色,進行文化創新,制定體現地方特色的獨一無二的文化活動,轉變活動形式,用于創新和轉變工作方法,如活動內容從娛樂性向藝術性、觀賞性等轉變,提升文化活動品質,樹立文化品牌。
(五)基層群眾文化信息化。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在所有行業的競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互聯網的信息化也越來越普及。如金融業、工商業等行業的信息化,對人們大眾的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鶎尤罕娢幕ぷ饕矐撜J識到互聯網技術,將其運用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當中。如一些舉辦活動的信息可以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上,或建立基層群眾活動群,還可以將一些優秀活動的視頻、音頻等發布在其工作號或群上,以供群眾隨時觀看。但同時要注意互聯網技術的一些弊端,進行宣傳普及西相關知識,學習甄別網絡信息資源。
參考文獻:
[1]黃海月.淺談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與創新[J].赤子(上中旬),2015(3):64-64.
[2]賀明衛.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的探究[J].神州,2018(6):269.
[3]田寶榮.讓互聯網+群眾文化成為群眾文化新的發展方式[J].大眾文藝,2019,(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