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李春曉

摘要:目的? 評價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效果,為宮頸癌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方法? 選擇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宮頸癌患者6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手術治療,觀察組在術前給予新輔助化療治療。對比兩組宮頸癌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治療效果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患者治療效果滿意度評分。結果觀察組宮頸癌患者手術時間為(144.50±23.50)min,短于對照組的(224.50±28.50)min(P<0.05);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6.67%,低于對照組的6.66%(P<0.05);觀察組治療效果滿意度評分(90.02±2.15)分,高于對照組的(75.50±2.80)分(P<0.05);治療總有效率86.67%,優于對照組的73.33%(P<0.05)。結論? 宮頸癌治療中于術前進行新輔助化療,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安全性、縮短手術時間,整體預后效果顯著。
關鍵詞:新輔助化療;手術治療;宮頸癌;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7.3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5.034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5-010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treatment.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surgery.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treatment effec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as (144.50±23.50) min,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24.50±28.50) min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16.67%,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66% (P<0.05).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90.02±2.1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50±2.80)(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86.67%, which was better than 73.33%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safety and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The overall prognosis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Neoadjuvant chemotherapy;Surgical treatment;Cervical cancer;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常見性惡性腫瘤類型,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直腸癌,是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醫療技術的發展,宮頸癌篩查工作的推廣,成功降低了宮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但是仍不可避免此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仍是影響患者生存、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宮頸癌集中多發于年齡30~55歲階段人群,且發病有年輕化趨勢。針對宮頸癌,患者臨床癥狀、病情明顯相關,宮頸上皮內瘤變、鏡下早期浸潤癌癥狀表現不明顯,Ⅰb期開始階段患者開始呈現陰道出血、排液等問題,癌組織破潰、繼發感染情況下有膿血性液體伴惡臭情況,增加了宮頸癌患者的身心壓力,甚至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配合度效果,早期患者多以手術治療達到根除病灶的目的,若患者瘤體較大手術根治效果不佳,為了鞏固患者手術效果、減少宮頸癌復發率,開始采取術前化療[1]。新輔助化療的目的是縮小患者腫瘤瘤體、殺死轉移細胞,提高手術治療效果?;诖?,本研究就我院60例宮頸癌患者作為實驗對象,總結新輔助化療的治療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佳木斯市中心醫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宮頸癌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納入標準:①經病理確診的宮頸癌患者;②認知以及溝通能力均正常,可有效配合;③生命體征平穩。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有治療禁忌;③合并其他影響此次研究的慢性病患者;④合并交流障礙患者。對照組年齡30~50歲,平均年齡(44.50±2.30)歲;腫瘤直徑3~4.6 cm,平均直徑(4.05±0.50)cm;病理類型:鱗癌患者27例,腺癌患者3例;其中Ⅰ級9例,Ⅱ級11例,Ⅲ級10例。觀察組年齡28~52歲,平均年齡(45.30±1.50)歲;腫瘤直徑3~4.5 cm,平均年齡(4.10±0.40)cm;病理類型:鱗癌患者28例,腺癌患者2例;Ⅰ級10例,Ⅱ級12例,Ⅲ級8例。兩組宮頸癌患者年齡、腫瘤直徑以及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完善相關檢查后直接行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案:患者先行盆腔淋巴清掃術,麻醉起效后于患者下腹正中位置做切口并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以及腹直肌、腹膜,提起右側腹直肌前鞘邊緣后進行腹膜外間隙分離,暴露腹膜腰大肌等組織,并沿輸尿管游離以及相關組織分離,暴露生殖股神經的基礎上鈍性以及銳性清除淋巴脂肪組織。宮頸癌患者行子宮切除術,手術患者取仰臥體位,硬膜外麻醉后切開手術患者腹壁位置并進行腹腔探查、子宮牽拉等處理,進行直腸陰道間隙分離以及輸尿管游離、陰道旁組織、韌帶處理,切除子宮后進行閉合陰道斷端消毒處理,沖洗腹腔后進行逐層關腹以及皮膚縫合等常規處理。
1.2.2觀察組? 在術前給予宮頸癌患者新輔助化療(2個療程)。新輔助化療方案:化療前(6 h)給予宮頸癌患者脫敏治療,即醋酸地塞米松片(生產企業: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822,規格:0.75 mg/片,3 mg/次),首日靜滴紫杉醇注射液(生產企業: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640)150 mg/m2、氯化鈉注射液(生產企業: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1,規格:0.9%、500 ml)混合液,在此基礎上靜滴順鉑(生產企業: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58,規格為:10 mg/支)、氯化鈉注射液混合液,手術方法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臨床療效、治療效果滿意度評分、術后并發癥(尿潴留、淋巴潴留囊腫)。滿意度評分均采用問卷調查法,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為90分以上,一般50~89分,不滿意為50分以下,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分數越高說明宮頸癌患者治療效果滿意度越高。
1.4療效評價標準[2]? ①顯效:治療后無新病灶出現,原病灶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療后無新病灶,原病灶腫瘤縮小>50%。③無效:治療后原腫瘤情況無變化且有新病灶出現??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進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顯效10例,有效1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6.67%(26/30)。對照組治療后顯效8例,有效1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3.33%(22/3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45,P=0.02)。
2.2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代表,病因較明確的惡性腫瘤,其發生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關系密切,患者可有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等癥狀表現。與此同時患者心理負擔大,會增加病情的發展。臨床應盡早采取合理治療方案[3]。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各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均逐漸完善,但仍不可避免死亡、復發情況。臨床工作中發現,宮頸癌復發率較高,集中在盆壁、宮頸局部、宮旁,直接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同時近年來宮頸癌患者趨于年輕化,這與患者生活壓力大、家族史等密切相關。宮頸癌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性行為及分娩次數(日常性生活中有多個性伴侶、初次性生活以及初產年齡小、多孕多產等)、其他生物學因素(沙眼衣原體、滴蟲等病原體感染)、其他行為因素(吸煙、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等)。宮頸癌早期行傳統化療聯合手術治療有較好的治愈率,但若宮頸癌病情嚴重,腫瘤較大則效果不盡理想。針對中晚期宮頸癌側重放射治療,但是放射治療會導致患者卵巢功能損傷[4]。
新輔助化療是在惡性腫瘤手術以及放化療前應用的化療,能夠減輕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了患者術中轉移、術后并發癥以及身心壓力、不適感,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預后效果,在抑制腫瘤細胞活性的基礎上有限的保留了患者的正常細胞,整體效果優于術后化療,并減少了患者的手術范圍、創傷,延長了生存期[5]。近年來新輔助化療開始廣泛用于宮頸癌治療中,且治療效果顯著,為患者創造了手術條件,也滿足了年輕宮頸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的要求,新輔助化療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縮小腫瘤體積,避免或降低患者手術時發現新病灶的問題,提高患者治療預后效果。研究顯示[6],新輔助化療對宮頸癌治療安全有效,可以提高近期療效,尤其適用于中、晚期宮頸癌患者。
本研究中觀察組手術時間(144.50±23.50)min,短于對照組的(224.50±28.50)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效果滿意度評分為(90.02±2.15)分,低于對照組的(75.50±2.8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總有效率為8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發癥總發生率為6.66%,低于對照組的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可以縮短宮頸癌患者的手術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滿意度評分,與王國華等[7]的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呈年輕化表現,手術治療前增加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安全性、縮短患者手術治療時間,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與此同時我們要積極有效的預防宮頸癌的發展,可通過加強宮頸癌健康宣教、廣譜篩查等措施實現。盡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最大化的改善宮頸癌患者治療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任韌.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0(12):1399.
[2]李翔,魯艷明,張瑤,等.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在早中期宮頸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6,19(2):148-151.
[3]吳繪春,楊菁.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10):1258-1260.
[4]廖萬清,湯新躍.術前新輔助化療在局部晚期宮頸癌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5(2):266-268.
[5]陳琪,張虹.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作用[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4(6):606-609.
[6]王雅楠.新輔助化療在治療ⅠB2-ⅡB期宮頸癌中的應用及其療效[D].大連醫科大學,2015.
[7]王國華,李海燕.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及價值評述[J].中國農村衛生,2016(12):77.
收稿日期:2019-4-29;修回日期:2019-5-14
編輯/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