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龍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升高,用電便利及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重視,民眾對用電的質量和安全穩定性也提上了日程。其中,電力輸電線路一旦出現故障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和穩定。為了滿足客戶對用電的高要求,相關企業和單位對電力輸電線路要及時開展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工作,從而使得客戶能夠安全、順暢用電。但在維護電力輸電線路及故障排除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困難因素,因此,對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工作開展方式仍需進一步優化。
關鍵詞:電力;輸電線路;運行維護;故障排除;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151-02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當前社會對電力需求的提高,國家電力企業中的電力輸電線路技術已然發展為國之重器,社會命脈。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供電量需求逐漸增大,安全和高校需求也逐步升高。但以此同時,傳統電力輸電線路技術需要承擔的用電負荷十分沉重,故障與事故頻發,實際上已經無力再供應更多用戶的高質量需求。所以,改革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技術刻不容緩。本文試圖通過對當前我國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技術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以期能夠為該技術升級改造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1 電力輸電線路運行常見故障分析
1.1 客觀因素:外界自然環境狀況
我國疆域廣闊,自然氣候、地理條件往往大相迥異,其中不乏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再加上當前的電力輸電線路構造通常處于室外,因此電力輸電線路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消耗和磨損。比如,電力輸電線路由于長期受到風吹日曬,會出現輸電線路老化、輸電線路絕緣層破損等問題,進而出現停電故障[1]。此外,我國屬于季風性氣候,夏季時常常會發生雷雨天氣,冬季則暴風雪頻現,雷擊或積雪可能會直接對輸電線路產生破壞,使得線路絕緣體受損,進而導致故障,引發跳閘停電問題。
1.2 主觀因素:居民用電需求劇增
城鄉居民對電力需要的增長化是導致電力輸電運行工作負荷增大的主要原因,這主要包含生活和生產兩個方面。在生活日常生活中主要體現為,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人們對電器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使得用電的需求量隨之增加,這給電力配網增加很重的負擔[2]。其次,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生產近年來對電力的需求都大幅度增加,這就要求電力企業更多的建設供電站、輸電網絡等電力設施,但這相較于電力需要的增加,仍然是供不應求。電力輸電線路開始重載運行,電力設備與輸電網絡逐漸磨損,線路逐漸老化且出現損壞,其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1.3 技術因素:輸電線路自身問題
我國不同地區的電力網絡建設呈現出極大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地區特點、時間先后、材料優劣等因素都對不同地區的電力線路建設有著極大不同的要求。但傳統輸電線路選材往往忽略這些問題,進而造成電力輸電線路中充斥著各種缺陷。一些老城區的輸電線路采用年代較為長久的輸電線路材質,現在仍在勉強運行;農村居民居住分散,獨立性強,其輸電線路網絡布置結構也被迫混亂。此外,很大一部分房地產投資商在購置電力輸電線路材料時往往為節省成本,選擇質量一般的材料,多多少少存在耐熱、耐冷、耐濕、抗壓等多方面的缺陷,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用電的安全事故發生幾率。
1.4 管理因素:運行維護體制不統一
電力輸電線路運行維護體制對于電力輸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電力企業中,相關技術專業技能人員不足,缺乏責任和職權意識,對所管轄或檢查的輸電線路維護不到位,使得輸電安全事故頻發。同時,上級部門和管理單位對下級員工監查力度不足,監管技術手段單一,不能及時發現電力輸電線路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督查下級職工進行整改,往往會使的前期不起眼的問題不能第一時間排除,逐漸嚴重后進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2 電力輸電線路運行維護及常見故障應對策略
2.1 提高設備性能,做好極端天氣下的災害預防措施
由于輸電線路大部分處于自然環境下,所以非常容易因為外界原因出現元器件的老化、損壞,因此對于問題設備要及時維修和更換。另外,在進行輸電線路網絡設備時,要因時因地制宜,根據電路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特點進行設計,做好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預防措施,保證后期的維運工作能夠持續開展。其次,對待極端天氣的預防辦法,要做到全面細致的部署,使得一段電力輸電網路能夠抵擋多種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差異化絕緣同時安裝避雷導向,減少雷擊對線路的破壞;第二,運用輸電導線耦合法,通過對導線的遮蔽使電壓能夠在導線內被感知,進而減少電壓差的產生,緩解雷雨天氣對電力桿塔的沉重負擔;第三,消弧線圈接地法,防治雷雨、潮濕等對線路絕緣性的損害,防止因中性點不接地造成的單相接地問題,避免電力短路故障擴大。
2.2 健全維運體制,制定運行和故障排除的政策法規
當前我國電力企業及相關監管部門,對電力輸電線路穩定運行體制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和法律條例,使得電力產業缺乏統一的監督管理制度,不能保障電力輸電線路出現故障后問題的及時解決。這首先要求,政府部門應加強對電力行業的關注度,集中該領域優秀專家人才,集思廣益,頒布科學的法令法規,為電力輸電線路建設提供方向性的指導意見和執行規范,加強政府在電力走廊通道保護方面的作用。其次,在具體地區的建設中,可以通過建立區域責任制,專人負責制等電力運維辦法,推動相關技術人才提高責任意識,加強對其負責的電力線路段的責任意識,加強巡視和檢查,充分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最后,對于重點和難點地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適當分配更多的人力與物力進行技術建設和運行監管,做好工作記錄,及時發現并協同解決問題。
2.3 解決技術問題,做好輸電線路設計運行方案
輸電線路技術問題,是關系輸電線路運行穩定、電力系統正常運轉的核心因素,相關部門和企業必須確保輸電線路設計方案及運行狀況科學合理。首先,電力企業在進行輸電線路設計之前,要積極吸收相關研究所和高校設計建議,多方協商,得到最有利、最合理的電力線路設計草圖。其次,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在進行電力線路建設時,要親身深入施工地點,結合設計方案進行實地考察和檢驗,及時發現預先設計與實際情況的出入,及時調整,因地制宜。再次,企業及部門內部員工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水平,電力單位應增加對各部門員工的理論與實踐培訓,為電力線路運行打好人才基礎。
2.4 定期檢測維修,做到將事故扼殺在搖籃階段
對電力線路的檢查和故障維修,是做好電力輸電線路穩定運行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線,是確保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企業要安排專業的維運人員,定期、細致、全面的對輸電線路進行安全檢查,做好檢查記錄,上報并解決問題。對于特殊地點,特殊條件下的輸電線路,更應該下力氣在電力線路檢查維修階段。通過對輸電線路的分段檢查,可以精準的找出問題所在,將其解決后,對運維人員進行下一階段的檢查維修工作也提供了安全保障。對于還未鋪設完成的輸電線路,也要提高警惕,防止其被自然或人為因素破壞,進而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
3 結語
結合上文對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對策的分析,保證輸電線路正常運行對維護我國電力事業安全,滿足人民用電需求有著至關重要的貢獻作用。政府及相關電力企業部門必須立足于造成電力輸電線路故障的成因,結合先進的科學理論和管理模式,對當前我國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模式進行改革和協同管理,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方法與措施進行運行維護與故障排除,杜絕電力輸電線路故障造成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一行.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初探[J].科技與創新,2018(09):116-116.
[2] 曾駿林.電力配網技術改造現狀及網絡優化對策[J].低碳技術,2016(06):48-48.
[3] 王茜雯.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與排除故障技術分析[J].研究與探索,2018(07):52-52.
[4] 汪洋.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分析[J].電力訊息,2017(0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