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

【摘 要】 目的:FTS干預用于結直腸癌病患中的臨床研究。方法:對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選取的90例結直腸癌病患實施干預研究,以平均分組的原則分為圍術期組以及FTS組,前者行普通圍術期護理,后者在采取普通圍術期護理的同時結合FTS干預,分析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并發癥和SF-36總評估情況。結果:FTS組病患術后恢復情況、并發癥和SF-36總評估情況均要優于圍術期組,兩組比較,P<0.05。結論:對結直腸癌病患使用FTS干預,能促進病患術后盡快康復,預防相關并發癥的同時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FTS干預;結直腸癌;SF-36總評估;術后恢復;并發癥
在臨床上,結直腸癌屬于常見胃腸道的惡性腫瘤,疾病前期的癥狀并不太明顯,但是當病情發生進展之后則會出現腹瀉以及便血的現象,同時腹部還會出現局部疼痛感,極大影響病患的健康[1]。本文作者主要分析FTS干預用于結直腸癌病患中的效果,分析FTS干預對病患產生的影響,供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選取的結直腸癌病患(90例)實施護理研究,以平均分組的原則分為圍術期組以及FTS組,前者行普通圍術期護理,男性和女性病患各有25例和20例,年齡為45~80歲,平均(62.5±1.7)歲。后者在采取普通圍術期護理的同時結合FTS干預,有男性和女性病患各28例和17例,年齡為44~79歲,平均(61.5±1.7)歲。兩組資料對比分析差異性不顯著,P>0.05。
1.2 方法
1.2.1 圍術期組 圍術期組病患行普通圍術期護理,如術前心理安撫、術中配合和術后病情觀察、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和知識宣教等[2]。
1.2.2 FTS組 FTS組病患在采取普通圍術期護理的同時結合FTS干預,FTS干預:1)手術前的護理。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將有關手術的知識告知病患,普及快速康復護理的相關概念和注意事項。在術前的6h要讓病患禁食,而在手術前的2h則需要讓病患禁止飲水。在進行手術前的一晚上,讓病患服用相關的碳水化合物溶液,在手術前2h再次讓病患服用相關的碳水化合物溶液。對于直腸癌位置比較低的病患,在手術前可以使用肥皂水對病患的肛門進行清潔處理[3]。2)手術中的護理。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手術室的溫度進行調節,為病患做好保暖的工作。對病患的皮膚進行常規的消毒處理,在手術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加熱毯來進行加溫處理,同時要根據無菌的操作規則,對病患做好預防感染的處理。3)手術后的護理。在病患完成手術之后12h要對病患注射少量的0.9%的氯化鈉溶液,在1d之后可以對病患進行腸內的營養治療,根據醫生的要求對病患使用進行鎮痛的藥物。護理人員要鼓勵病患進行自主的運動,加速身體的恢復。4)飲食方面的護理。在病患完成手術之后,護理人員要對病患進行飲食方面的指導,讓病患多食用清淡的食物,注意補充蛋白質。在剛完成手術時,病患還不能很好進食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流質的食物讓病患進行食用。5)心理方面的護理。病患在手術后由于受到手術切口的影響,因此身體會產生疼痛感,加上病患對自身身體恢復的擔心,容易產生焦慮的心理。護理人員要對病患的心理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多跟病患進行溝通,幫助病患緩解內心的焦慮情緒,幫助其樹立康復的信心。
1.3 研究指標
分析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并發癥和SF-36總評估情況。進行觀察的指標主要包括尿管總共的留置時間,肛門排氣,放置胃管、住院、進食以及首次進行排便的時間。SF-36主要對病患的生活情況進行評估,總分高表示病患的生活質量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來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s)表示的是計量資料,[n(%)]表示的是計數資料,P<0.05表示研究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組的SF-36總評估分析
進行護理之前,圍術期組SF-36得分為(41.5±1.0)分,FTS組SF-36得分為(41.6±1.3)分,兩組得分無明顯區別(P>0.05)。干預后,圍術期組SF-36得分為(54.7±2.6)分,FTS組SF-36得分為(72.5±2.9)分。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組的術后恢復情況分析
在進行護理干預之后,圍術期組病患尿管總留置時間:(3.7±0.7)d,肛門具體排氣時間:(5.1±0.5)d,胃管的總留置時間:(1.9±0.8)d,首次排便具體時間:(5.2±0.7)d,總住院時間:(9.1±1.3)d,進食時間:(4.3±0.2)d。FTS組病患尿管總留置時間:(1.6±0.6)d,肛門具體排氣時間:(3.0±0.5)d,胃管的總留置時間:(0.4±0.2)d,首次排便時間:(3.3±0.8)d,總住院時間:(7.7±1.0)d,進食時間:(1.1±0.4)d。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3 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對比
FTS組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1例,發生的概率為2.22%;圍術期組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5例,發生的概率為11.11%。通過對比發現,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在臨床上,對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在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由于需要對病患的身體造成切口,加上病患自身對手術的相關方法和治療過程認知程度不足,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病患容易出現相關的并發癥,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需要根據病患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適當的護理方法對病患進行護理干預。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種優質的護理方法,能夠對手術病患在圍手術期期間進行一些列有效的護理活動,幫助病患盡快康復并提高護理的效果。在對病患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過程中,主要包括對病患進行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的護理干預。在進行手術之前,護理人員會告知病患有關的手術注意事項,并根據病患具體的病情情況來進行手術前的準備指導。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會為病患做好保暖工作,并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準備好手術所需要的器械,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而在手術之后,則會根據病患手術后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疼痛方面的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心理方面的護理,幫助病患進行更好的康復并提高手術后的生活質量。跟常規的護理方法相比,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所考慮的因素更為全面,能夠有效提高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本研究數據顯示,在術后恢復情況方面,FTS組各方面數據指標的數值要優于圍手術組。在生活質量上,圍術期組SF-36得分為(54.7±2.6)分,FTS組SF-36得分為(72.5±2.9)分。FTS組SF-36得分要優于圍術期組的得分。在并發癥發生概率的對比上,FTS組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P<0.05)。可見對結直腸癌病患使用FTS干預,能促進病患術后盡快康復,預防相關并發癥的同時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穎,閆荻,徐一丹.認知干預對結直腸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與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04):284-285.
[2] 劉素云.循證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3):255-256.
[3] 黃艷平.兩種護理模式聯合應用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