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娜



【摘 要】 目的:探討系統性護理干預對異常分娩孕產婦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異常分娩產婦,根據入院先后,將所有孕產婦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為對照組(50例),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孕產婦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孕產婦采用系統性護理方法,對比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對比兩組胎兒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胎兒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異常分娩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提高胎兒的Apgar評分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系統性護理;異常分娩孕產婦;自然分娩;Apgar評分;護理滿意度
孕產婦異常分娩時,其會出現緊張、恐慌的心理,進一步加重異常分娩[1],因此對于異常分娩的產婦需采用合適的護理方法,本院對異常分娩產婦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異常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年齡范圍為21~35歲,平均年齡為(27.1±4.3)歲,產婦類型:初產婦者88例,經產婦者12例,根據入院先后,將所有孕產婦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為對照組(50例),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為觀察組(50例),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所有孕產婦知情同意且符合醫學倫理。
1.2 方法
對照組孕產婦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對孕產婦的宮口打開情況、子宮收縮情況、胎心音等情況進行密切監測,同時給孕產婦做好產前檢查,做好產后指導。
觀察組孕產婦采用系統性護理方法,包括產前評估、心理護理、疼痛護理、飲食指導、運動指導、針對性護理六個方面。產前評估,掌握孕產婦的胎動頻率、胎心音、胎先露、胎方位、羊水渾濁、臍帶繞頸等數據,全面評估孕產婦的宮頸手術史、骨盆狹窄、陰道檢查、子宮收縮等情況,了解其急產史、妊娠合并癥、止痛藥物服用史等情況,據此給孕產婦制定后續的分娩計劃,同時對孕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孕產婦臨床反應等情況進行密切監測,若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根據孕產婦的陰道、骨盆狹窄情況對胎兒的方位進行評估;心理護理,孕產婦異常分娩時會出現焦慮、抑郁情緒,而宮縮疼痛又會加深孕產婦的恐懼心理,護理人員需與孕產婦進行積極溝通、交流,以消除其不良情緒,同時給孕產婦講解異常分娩相關知識,幫助其對自身情況進行正常認識,增加產婦的分娩信心;疼痛護理,對孕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進行密切監測,可通過更換體位、按摩、黃豆袋熱敷等方式對孕產婦疼痛進行緩解,必要時可使用鎮痛分娩儀、止痛藥物、硬膜外阻滯麻醉等方式控制孕產婦疼痛,也可讓家屬陪伴孕產婦,分散轉移其注意力,緩解疼痛;飲食指導,指導孕產婦多攝入蜂蜜水、非碳酸飲料、粥、牛奶、水果等食物,在宮縮間歇時,可進行少量飲食、飲水,以免出現體力不支;運動指導,指導孕產婦分娩前進行適當運動,可采用坐位、站立位、側臥位、跪位等方式進行適當活動;針對性護理,對于產力異常者可通過改善孕產婦情況提高順產率,保證孕產婦的充足休息,以加強其營養,也可通過靜脈注射縮宮素、人工破膜術等方式加強孕產婦宮縮,而若產婦宮縮太強,需加強孕產婦的心理疏導,分娩時注意產婦產道情況及新生兒的顱部情況;對于產道異常者,需對孕產婦加強心理護理,對骨盆入口、產道進行密切監測,同時需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生產時注意感染;胎兒異常者需對產婦進行胎位調整、病情監測、產生進展監測、生產護理及宮縮情況監測等,避免感染。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2)對比兩組胎兒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評分為0~10分,分值越高,新生兒越健康;(3)對比兩組孕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擬量表評定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值為0~100分,80~10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
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為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4.0%,P<0.05。
2.2 對比兩組胎兒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
觀察組胎兒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對比兩組孕產婦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8.0%,高于對照組的82.0%,P<0.05。
3 討論
異常分娩也稱為難產,多是因產道、產力及胎兒等因素導致的生產異常,使得產婦的分娩過程受到阻礙,胎兒難以娩出,需人工助產的一種產科疾病。臨床表現為產程緊張緩慢、延長,其會對母嬰安全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需對異常分娩孕產婦給予合適的護理干預方法。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胎兒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系統性護理可提高異常分娩產婦的分娩結局,主要是由于系統護理對孕產婦的骨盆大小、胎兒大小、子宮收縮節律等進行了評估,并對其胎先露、胎產式、胎方位等情況進行了判斷,提高了護理人員對緊急情況的處理效果,同時消除了產婦緊張、焦慮情緒,增加了孕產婦分娩信心[3],改善了分娩結局。
綜上所述,系統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異常分娩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提高胎兒的Apgar評分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圓圓.對異常分娩的孕產婦進行系統性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系統醫學,2017,02(18):134-136.
[2] 費甫英.異常分娩的孕產婦進行系統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A02):205-207.
[3] 崔瑛,趙昇.護理干預對產力異常分娩產婦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