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摘 要: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實施,國家、社會、學校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越來越重視。在小學語文中,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對于情感的表達與理解,讓學生在準確把握課文情感、作者情感的基礎上,形成豐富的思想情感認知,并將自己的情感與文本情感融為一體,為確保學習質量提升奠定基礎。本文以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作為出發點,探析了情感教育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作用,并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應用;措施
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應的,認知教育是理性的方面,是對客觀事物的直觀反映,而情感教育是學生的情感表達,是小學語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于學生情感交流意識的培育,情感體驗能力的增強都有著重要影響。而且在人教版教材大綱中明確強調: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已經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功利性太強,情感教育嚴重缺失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小學語文教學中表現出很強的功利性。面對成績的考驗,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時,往往只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少會將情感教育滲透至具體教學內容之中,以致學生對于作者的思想情感認識模糊,對于課文的情感傾向難以理解,甚至在必須涉及情感教育的課文教學時,也基本是一帶而過或者閉口不提。長此以往,直接影響了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
(二)教學方式太隨意,情感教育發力不準
由于缺乏比較深刻的情感體驗,導致很多學生在課文情感理解時,很難做到與教師同步。對此,很多教師由于不能深切關注學生認知實際,以致在教學內容組織時,一般都以自己的主觀預設為出發點,很少關注學生情感實際,導致學生學習中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思想情感,總是不知所云。究其原因,一方面與教師的教學定位不準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教師教學方式隨意有關。
(三)教學評價教單一,情感教育滲透不深
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語文教師對于學生情感的激活質量,也影響著情感教育質量的彰顯。然而,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由于對教學評價的不重視,導致很多學生難以在認識上與教師形成共鳴。加之小學學生情感體驗的不足、思想認識的膚淺,導致情感教育的作用不能更好體現。此時,教師對于那些表現不夠積極的學生,如果不能進行耐心指導、適當鼓勵,便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情感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情感教育對小學學生學習語文的作用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情感教育可以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還能幫助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情感教育的落實,學生可以在情感教育中豐富情感體驗,還能夠對現實生活有更多的體會。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走向生活中,能夠更好的處理生活中的事情。能夠加強情感表達,豐富情感世界。人教版中提出的教學標準,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學生的情商可以得到提高,學會處理生活中的事情,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增加情感體驗,讓學生重視情感需求。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在表達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認知都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能夠在情感體驗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對后期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情感教育和認知教育相輔相成,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認知教育的學習。
三、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現在教育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讓位與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的表現自己。讓學生能夠從寫作課中得到滿足,從而產生強烈學習的愿望。對于學生來說,當他們能夠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生活的充沛情感認知時,自己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自愿參與、自愿表達、自愿感知中獲得對于學習內容更加豐富的體驗。
(二)確保教學內容具有生活性
教學的內容貼近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將學生的生活體驗融入至小學語文教學中。在教學設計時盡量貼近學生日常接觸到的東西,便容易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情感共鳴,促使其更好地表達自己情感,抒發個人的情緒,能夠加強情感教育的效果。同時,教師在語文知識方式選擇時應當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活躍思維,主動思考,去體察自己的個人世界,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與作者思想情感、文本思想內容融合在一起,重視對生活情感和想象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應當從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先思考自己的生活,反思和感悟,然后再去學習課文,將自己的邏輯捋順。
(三)重視對于教學過程的評價
教師教學之后,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感知的評價。這一環節不能偷懶,對于每個學生反饋出的信息與情感客觀給予評判。對于理解準確的學生適當表揚,欠缺或者不盡合理者適當點撥,讓學生能夠獲得深刻認知。借助激勵性評價,讓學生情感得以滿足,培養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的意識。以有效性評價帶動教學情感的飛躍與升華。
(三)適當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
看得多,自然了解得多,對應的語文認知情感也會更加豐富。教師應該以課外閱讀為輔助,幫助學生確立更加豐富的語文情感,為情感教育的融合提供輔助。一方面,幫助學生形成了更加豐富深刻的思想意識,使得情感教育的滲透更加深刻有效;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便于學生對于課文情感及教學思想的準確把握,進行形成一種教學合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
四、結束語
總體來說,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豐富情感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教師在小學語文應當注重對于學生情感教育的滲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形成以情感教育為指引的教學思想,為確保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及鞏固奠基鋪路。
參考文獻:
[1]楊成喜.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254.
[2]孫夕文.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78.
[3]趙淑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探究[J].名師在線,2019(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