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均
【摘? ? 要】由于高中物理知識點的難度和復雜性,使得高中物理教學過程成為了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淘洗、過濾和挑選的過程。如若教師運用落后、單一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面前是難以生存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形成創新和優化教法的意識,不斷順應物理學科的教學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方法?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00
教學的方法是教師如何形成教學語言、運用教學工具、建立師生互動的重要依據,有了教學方法的指導,教師才能更好地將課堂的講解邏輯理清,將教學的推進過程理順,為學生打造邏輯清晰、內容豐富、講解有效的物理教學課堂。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拘泥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形式與內容,而是要根據現代化的教學需求形成教法的創新和優化運用策略?;诖耍艺J真總結了以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用的教法,希望能給其他教師帶來啟發。
一、開展豐富的學習、交流活動
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秉持高度的教學責任心,堅持做到積極參加教研會、教師交流活動等,從其他教師身上吸取經驗與方法來改善自己的教學策略。同時,教師在遇到難解的教學問題時,還要主動去優秀教師班上聽課、閱讀名師的教學論文和著作,形成謙虛好學的態度,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當然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對其他教師、專著中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并將其轉化為最貼合學生實際、最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打造多風格、多手段、多創意的教學課堂。
二、重視對例題、典型題的分析與講解
高中階段,物理在考試、作業、練習中展現出來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每年的物理高考難度也在提升。因此教師在難題分析、典題歸納環節中投入一定的精力,也是幫助學生突破物理難關,積累解題技巧和模型,形成良好物理思維的關鍵步驟。首先,教師要將學生作業練習、真題考卷中出現的例題、難題收集和整理出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經典題目合集,便于在學生遇到難題、需要提升的時候運用。其次,教師要形成科學的難題典題講解過程。例如教師應當先安排學生自主思考這些難題例題中的步驟,積極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自學的結果,將題目中的難點要點拿出來單獨講解,并形成講解思路的邏輯性,幫助學生形成解題和思考的順序和連貫性。最后,在完成分析講解之后,教師要根據難題例題的思路、考察點為學生設計新的題目,借助題目的訓練來幫助學生消化物理知識點,并形成解題的慣性思維。
三、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指導策略
隨著物理課程難度不斷提升,內容不斷增加,抽象性不斷提高,有的學生會因為基礎不扎實、思維嚴密度不高和物理理解能力差而出現跟不上教學節奏的情況。如果教師放任學生這種情況的惡化,那么就會不斷加大學生之間的分化,最終造成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受挫。因此在真正合理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優秀生的拔尖培養工作,還要密切關注后進生和一般學生的學習需要,最大程度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教師要先充分了解學生差異性產生的原因。有的學生物理越學越差是因為沒有在課堂上好好聽課,導致錯過打基礎的環節,后面自然就難以跟上講課的進度。而有的學生則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夠靈活,導致題型一變就無從下手。針對不同學生表現出差異的原因,教師要積極探尋,致力于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把握每一位學生物理學習中的難點。接著,教師要積極借助多方力量來開展層次化的教學和指導工作。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問題、討論題。例如針對需要打基礎的學生,教師要著重做好基礎概念、公式的分析工作。對于思路不夠靈活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學生從題目中歸納出解題的模型,并通過有效的訓練來豐富解題思路。在課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將平時作業、考試中的錯題、難題當做需要合作解決的任務,在提高學習時間利用率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多角度、多層次的解題思路。
四、形成實踐化的物理教學思路
物理實踐和物理理論是構成整個物理框架的兩個重要部分,但當前大多數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都呈現出重理論、輕實踐的趨勢,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趣味感逐漸喪失。不僅如此,這種厚此薄彼的教學觀點,還導致了學生在動手操作、物理觀察方面的劣勢,使得學生的實踐精神、動手能力也進一步衰減。因此為了形成全面綜合的物理教學框架,教師需要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打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課堂。
一方面,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有意識地運用實驗、實踐過程和成果來解釋理論知識。例如在講解到加速度時,教師可以以汽車制動的過程為例,和學生一起對汽車進行受力分析、測試各種數據,最后再將數據代回到加速度公式中,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安排、設計豐富的實驗和實踐活動。例如定期安排實驗課,開展物理專題實驗活動等,吸引學生自主操作、觀察和總結,從實驗實踐中發現理論的價值和來源,并形成出色的物理實踐素養。
五、積極落實課后的學生輔導工作
在高中物理學習階段,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做題、算題和總結題目上,只有這樣才能在復雜的物理學習中逐漸摸索出一條清晰的解題思路。這個過程主要集中在課外,所以教師必須要落實在課外對學生的輔導教育工作,才能保證學生理解物理、運用物理的效果與質量。首先,教師要發揮學生群體自己的作用和優勢。教師可以構建尖子生與后進生的組合模式,按照一周一次的頻率來開展以優帶差的指導學習活動,既避免了學生與教師面對面的尷尬,又較好地挖掘了優秀學生的潛力。其次,教師要做好及時的答疑、輔導工作。教師可以利用晚自習、大課間等時間開展答疑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和思考來和教師一起探討?;蛘呓處熆梢园才耪n代表收集學生的問題,然后選擇一個特定的時間段來開展答疑活動。
綜上所述,一方面,高中生學習物理的短期目標是應對高考和升學,所以教師要以此為目標,積極做好對物理的講解、作業的分析、考試的檢測工作,幫助學生一點點建立起物理的基礎和知識框架,從而更好地滿足短期需要。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學生學習物理的最終目的是汲取學科的價值精神,培養理性、客觀、科學的眼光,并掌握必要的學科素質與學習技巧。因此教師還要做好教學提升工作,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丁向云.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4(5).
[2]武雙慶.創新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J].網友世界,2012(20):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