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婭 楊柳 宋培培
摘 要:貴州省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目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普及率較低。本文對貴州省鄉村污水治理管理現狀進行總結,分析貴州省鄉村污水治理現存的問題,從建設管理、運行管理和能力建設三方面提出鄉村污水治理管理對策。
關鍵詞:鄉村;污水治理;貴州省;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9)20-0092-02
Analysis on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ZHOU Ya YANG Liu SONG Peipei
(Guizhou Survey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of Survey and Design,Guiyang Guizhou 550002)
Abstract: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is relatively weak. At present,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is relatively low.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manage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proposed rural sewag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apacity building.
Keywords: rural; sewage treatment; Guizhou Provinc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貴州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特別是垃圾污水、衛生廁所等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治污保潔長效機制尚未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和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等經費得不到有效保障。受制于財力薄弱等因素,部分地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還未起步。管理方面,近年來先后印發了《貴州省環境保護廳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意見(2018—2020年)》、《貴州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導則(試行)》、《貴州省村莊規劃編制導則(試行)》等文件,先后制定了《貴州省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貴州省中心村污水處理方案(2018—2020年)》、《貴州省鄉村污水治理三年推進方案(2018—2020)》等方案。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30戶以上自然村寨約有15 567個,占總數的14.72%[1]。
1 貴州省鄉村污水治理存在的問題
1.1 建設管理方面
目前,貴州省已有187個污水、垃圾處理項目錄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進入執行階段的項目有20個。貴州省委、省政府頒布多項支農和惠農政策,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多次專項整治工程。但在具體工作中,由于缺乏整體統籌,村莊規劃編制整體滯后,使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往往是“項目跟著資金走”而不是“項目跟著規劃走”,工程建設存在多頭管理、缺乏整體統籌、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1.2 運行管理方面
現階段,貴州省的大量農村生活污水都未經處理,即便有處理的,也主要采用建立污水處理站、安裝一體化處理設備的方式。污水處理站處理后的水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但由于污水收集系統只能采用管道形式而不可采用溝渠形式,運行管理方面存在較多問題。
1.2.1 缺乏運行維護規劃。當前,貴州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沒有相應的運行維護規劃來確保可持續的有效管理。
1.2.2 運維經費難以保障。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當前仍處于集中建設階段,實際驗收的集中處理設施相對較少。以貴州省湄潭縣為例,該縣已建和在建的57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每年運維資金初步概算為280萬左右[2]。由于缺乏運維資金,目前相當一部分人工濕地的管理方式是數月清理一次污泥,而設施是否正常運行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1.2.3 運維技術力量不足。目前,貴州省已建成的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多委托村民代管,村級管理人員嚴重缺乏相關專業技術,難以進行檢測維修。
1.2.4 村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在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維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村民沒有承擔相應義務的主動性,致使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維處在被村民漠視的狀態,增加了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維難度。
2 鄉村污水治理管理對策
鄉村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基礎在“建”,關鍵在“管”。建設管理是基礎,運行管理則是長效保障。
2.1 建設管理
2.1.1 探索多種建設模式。國內外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建設模式,一種是以市場為主導的建設模式。政府主導建設模式,主要是指政府通過招投標,確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主體,其建設費用由政府直接支付。以市場主導的建設模式一般分為BT、BOT、PPP等方式。對于財政收入較高的區域,部分急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地區或水源地地區可以采用政府直接投資方式,加快建設進程,快速解決污水問題;對于其他污水設施,根據財政收入情況,可采用社會化投資建設模式,逐步解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問題。
2.1.2 加強前期工作和建設管理。一是組織專家評審,把好設計關。二是加強質監把控,把好施工關。三是水務、生態環境等多部門組織驗收,把好驗收關。
2.2 運行管理
2.2.1 加強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規劃。要因地制宜制定本轄區、整治片區、整治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規劃,在對轄區內排水戶基本情況、污水管道接納現狀、周邊受納水體環境質量、城鎮污水處理廠規模能力等信息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明確區域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目標、時序、后續處理措施等。同時,要整合和利用相關涉農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大力支持建立鄉村污水處理設施管理養護機制。
2.2.2 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維長效機制。可以采用設施承包、轉讓使用權、村民投工投勞和適當交費等方式籌措資金,保障設施正常運行。另外,可考慮建立“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群眾自籌”的多元化長效資金保障機制,引導個人、企業、社會團體通過投資、捐助、認建等形式,參與鄉村污水治理項目的建設和運行維護,以加強對鄉村污水治理的資金投入。
2.2.3 創新鄉村污水治理運維管理模式。按照“地方主導、循序漸進、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鼓勵有條件的市、縣探索PPP和第三方運維等鄉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優選資信好、投融資能力強且有從事城鄉水環境治理專業能力的企業,實施鄉村污水治理投資建設運營,發揮企業在鄉村污水治理設施規模化建設和專業化運行維護等方面的關鍵作用。
2.3 能力建設
2.3.1 加強規劃引領。一是結合村莊建設規劃,因地制宜編制鄉村污水治理規劃,合理安排污水處理建設項目,完善區域管網體系,優化污水處理設施布點。二是加強規劃評估論證,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2.3.2 強化制度和執法保障。在管理上,要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協調,分級負責、分步實施、分項驗收的運作模式能充分協調各部門,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工作。同時,要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的監督,制定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辦法,明確污水處理設施產權歸屬、管理模式、資金渠道。另外,要嚴格查處污水治理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各類違規行為,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實施相應經濟處罰。
2.3.3 強化人才和技術支撐。一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技術培訓,加快培養一大批鄉村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工程監理、資金監管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選派專業技術人員駐村指導,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加強美麗鄉村“四新”(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樣式)的推廣應用,切實提高鄉村污水治理的科技含量,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2.3.4 建立智慧監管平臺。要建立鄉村污水智能監管平臺,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模式,實現從“末端監測”向“全程監管”的轉變,確保設施“管得好、用得上、壽命長”。同時,將數據統計、考核管理、標準導則等導入后臺,設立市(區)、鄉(鎮)、村三級管理賬戶,根據不同級別,設置不同權限。另外,要增加信息查詢、報表匯總等功能,提升綜合管理效能,提高運維工作效率,實現“建管并舉、以用為本”。
3 結論
目前,貴州省鄉村污水治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方面。鄉村污水處理設施普遍缺乏運行維護規劃,運維經費難以保障,運維技術力量不足,村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建設管理是基礎,運行管理則是長效保障。貴州省要不斷強化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加強能力建設,采取有效的鄉村污水治理管理對策,提升鄉村污水集中收集和處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敬娜,鐘大莉.貴州省鄉村污水治理三年推進方案[Z],2018.
[2]鐘大莉,敬娜.貴州省中心村污水處理方案[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