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鶴
摘 要: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很難長時間持續(xù)保持注意力,單純的課程講解效果不佳。為此,引起老師們的思考和反思?!吨改稀泛汀毒V要》中強調幼兒的學習方式以游戲為主,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開展活動。將課程游戲化已不是新名詞。很多幼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進行了研究與實踐,以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從整體上看,課程游戲化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上,課程游戲化還存在一些問題,有更多的價值等待發(fā)掘。本文從課前準備、游戲過程、內容分配三個方面,對這一領域進行探究,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教學;應用
課程游戲化在幼兒教學中并不是一個新的課題。在長期的研究實踐中,人們發(fā)現(xiàn),課程游戲化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氛圍,幼兒的參與程度更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但問題是,課程游戲化畢竟不是單純的游戲,其中蘊含著一定的教學目的,兩者不可偏廢。部分幼兒教師對此有所忽視,出現(xiàn)游戲趣味性不夠、不符合幼兒興趣或教學內容不充實等問題,影響到了課程游戲化效果的發(fā)揮。因此,有必要在操作層面對課程游戲化進行更深入的審視,以促進幼兒身心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一、課程開始前要認真分析幼兒的年齡特征,激發(fā)幼兒興趣
幼兒的年齡特征雖然是相似的,但由于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也會千差萬別。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興趣點隨時可能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必須進行認真的準備,以當下為立足點,認真分析幼兒的興趣所在。這樣幼兒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去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課程游戲化才能夠順利推進。否則,課程雖然已經游戲化,但卻與幼兒的興趣不符,發(fā)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幼兒的反感與抵觸。
例如,《大獅子和小老鼠》的故事,這本來是一個繪本故事,教師如果在課前通過觀察和交流,發(fā)現(xiàn)大家都非常喜歡而不是懼怕動物,可以因勢利導將其變成一個游戲。幼兒A比較瘦小,表演小老鼠;幼兒B比較高大,表演大獅子。大獅子和小老鼠都被網兜罩住,只有一個較小的空隙,大獅子出不去。于是小老鼠鉆了出去,從外面解開了網兜,把大獅子解救出來。通過這個角色游戲,幼兒既感興趣興趣,又通過親身體驗,更加深刻地理解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都能互幫互助的道理。
二、游戲過程中賦予幼兒更多自由,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課程游戲化既然帶有游戲的性質,就要讓幼兒玩得開心、玩得痛快,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力。部分幼兒教師由于擔心幼兒自制力差、容易破壞規(guī)則等因素,總是在游戲中施加過多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幼兒的游戲過程經常會被打斷,而幼兒很難理解教師做法的意義所在。這樣一來,不僅會導致氣氛變得沉悶,還容易讓幼兒逐漸失去對課程游戲化這一模式的興趣。實際上,教師只要保證足夠的安全和基本的秩序即可,賦予幼兒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做個“懶老師”即可。管住手,閉上口,瞪大眼,該出手時才出手。這樣幼兒才有思維拓展的可能。
例如,二方連續(xù)紋樣剪紙,既是手工課程,在孩子眼中也是一項有趣的游戲。以往此課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幼兒畫的是整個圖形而不是半個,或者剪的時候把半個圖案外側全部剪掉,剪紙就失敗了。部分教師為了保證成功,在幼兒出現(xiàn)錯誤時馬上進行制止??捎變簺]有經歷過失敗,就不明白教師為什么非要讓自己那么畫、那么剪,馬上就會感到無趣,嚴重情況下還可能讓他們養(yǎng)成總是“照貓畫虎”,不敢實踐自己想法的習慣。教師盡可能的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只有出錯,他們才會明白問題的根源,才有動力在正確的技巧指導下努力創(chuàng)造只屬于自己的剪紙作品。
三、合理安排游戲化課程的內容分配,促進幼兒和諧發(fā)展
課程游戲化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內容分配上的不合理,主要體現(xiàn)為教學內容過多或游戲內容過多兩種。教學和游戲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分配合理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在教學部分,幼兒能夠拓展知識面,懂得很多道理;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則能夠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有時還能鍛煉身體素質。二者結合起來,幼兒的綜合素質提升就成為了可能。所以,教師應該在內容分配上花費更多的精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仍以上文提到的《大獅子和小老鼠》游戲為例,這個游戲需要扮演小老鼠的幼兒有較為敏捷的頭腦與行動,才能盡快把大獅子放出來,容易演變成幼兒間比拼速度的競賽。其實變?yōu)楦傎愐矡o妨,同樣是對幼兒的有效鍛煉。但教師不能忘記這個故事或游戲真正的內涵,不能任由孩子們玩得無休無止。要趁大家都比較累或其他時機,及時通過提問等方式介入,把幼兒的思維引導到道理的學習上去。
總而言之,課程游戲化的實際應用已經有了一段時間,根據(jù)部分教育界人士的研究,其具有趣味性、參與性及情境性等幾大特征。這幾種特征,是課程游戲化能產生巨大效果的根本原因。但是,想要在實際操作中充分體現(xiàn)出這幾種特征卻并不容易,需要一線幼兒教師去不斷地實踐和反思,才能總結出一條適合本園或本班情況的課程游戲化途徑。希望廣大同仁能夠繼續(xù)在該領域進行積極地創(chuàng)新與探索,為幼兒良好的身心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吳雪峰.課程游戲化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舉隅[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76.
[2]劉新伢.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研究綜述[J].文山學院學報,2018,31(05):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