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高校的經費管理模式中,由于相關政府對經費管理模式要求的不斷改革,通過將所有進行項目研究的經費分為直接經費與間接經費兩種經費使用方式,同時在對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實行相關間接費用補償內容。目前,由于相關部門所頒布的項目經費管理模式,使得各大相關地區及承擔單位對項目經費的管理均采取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相互分離的方式進行資金管理。本文通過對間接費用適用過程中的相關背景以及合理的經費使用方式進行分析,提出符合間接經費管理的對策以提高資金管理水平。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間接費用;實務過程管理
根據已頒布的《民間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重大的科研項目均由直接經費和間接經費組成,包括研究課題內所使用的一系列經費支出以及科研人員的活動經費支出等,由經費的承擔單位進行管理和使用。
為順應大量科技人員的要求,并根據國外科技學家對相關科研項目的經費支出,有關部門制定了《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同時對其內容進行不斷的整改,在把科研資金分為兩大類的基礎上增加了與其相關的其他支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做了一些理論上的研究。
一、間接費用的由來
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科研項目的極大重視,為了更加便于對科研項目資金的利用和成效的轉化,伴隨相關政策的完善,間接費用從直接費用中進行分離以進行單獨管理,間接費用最開始于2001年興起,有關部門通過對科研項目內容的研究使進行科研項目的費用進行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分別管理的方式。間接費用指在進行相關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對不易于納入相關經費統計的額外資金進行相關的分離管理,這便是第一次間接經費的初步概念。
進一步的細化是在2009年,在科研項目相關的重要經費支出中無法對資金支出進行有效統計的部分進行相關的管理,規劃了間接經費的應用范圍,同時提出了績效激勵發放的標準。
概念于2011年將成本補償的理念加入了間接經費的定義中,成本補償不僅包含直接經費,同時也包括了對科研項目勞動者以及相關的間接經費承擔單位的進行相關的經濟補償機智,重新為間接經費的管理做出相應的整改,從勞動價值上提出相應的整改內容,提高間接費用的支出比例,同時還確保了相關科研人員的開展項目的積極性。
間接經費的規范于2014年形成,進一步明確間接成本和相關勞動支出的間接費用補償內容,間接費用的提取額度,相關科研經費由項目承擔單位于經費承擔單位直接提取,同時項目的所在單位還要制定相關的費用管理政策。
2016年全面對間接費用的使用加以推廣,同時對科研人員加大了鼓勵支出力度,取消了績效支出的比例限制,大大提高了間接費用的比重.針對無法準確納入直接經費的調研費等相關費用進行了與之相對應的實施辦法和細則以及特殊事件的報銷等相關管理辦法。
二、高校科研經費間接費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間接費用預算
對間接費用的提取主要采用超比例的超額累退比例方式,通過預估項目所產生的一系列經費預算時,對間接費用進行規定范圍的資金需求,例如填寫間接費用為0的科研項目,作為項目參與單位的學校,不能從間接費用所承擔的單位獲取相應的間接費用補償。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加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規定:“科研項目需經費均劃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由項目的發起者根據需求進行編制,間接費用需要由相關部門進行規定再由學校統一編制”高校應在進行課題項目的經費預算時需要嚴格規定上限和預算,消除負責人對比例的顧慮。另外,根據研究任務將額度進行各項支出時,需要由課題承擔單位向資金方法單位獲得相應的項目間接費用,為項目的開展獲取做大的資金使用條件。
(二)間接費用核算管理
間接費用的組成方式:
①由學校進行提取;②專項提取,《意見》規定:按規定對項目經費進行提取的人員。需要通過直接提取的方式將費用一次性進行提取,并通過學校進行統一管理,并根據科研項目內容進行費用的安排,并結合實際制定間接費用的分配及使用方法。由此可得高校需采取直接提取的方式對學校財務進行管理。
間接費用提取時間:為減少相關部門的工作量,便于管理,高校需一次性將間接費用進行提取,但對于相關科研課題小組而言,會引起科研直接經費的減少,從而影響經費的使用。因此需要采取按比例提取的方式進行科研間接經費的提取,通過保證科研項目的硬需求標準,然后列出相關資源占有,根據相關資源占有的不同彌補相關費用支出。
(三)績效支出的管理
在經費的使用過程中,項目承擔單位需要根據相應的項目考核對科研人員的成果做出一定的審查,同時確保項目的有效支出,經費的安排標準均由項目承擔單位根據相關的規定進行分配。通過這一政策,可以讓進行科研項目的科研人員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明確科研人員為科研項目所投入的智力勞動價值,體現了相關的改革思路。績效支出應該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有關部門的相關評價由單位按照國家規定進行。
高校通過實施績效工資總額后,需要從間接費用中開支相關課題研究人員的科研激勵支出,但是是否納入事業單位的工資總額的需求還尚未指出。
國內某會計師是否納入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做出分析,其違背相關科研人員的待遇初衷,會嚴重影響相關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在間接經費中通過額外經費對科研人員進行激勵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可更有效的起到激勵的作用。同時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關于科研間接費用適用的實施細則》中指出:科研成果的相關支出不應超過費用的5%,項目成效的管理作用于各項與項目相關的費用。相當于在科研績效外再次申請績效支出,這便超出了間接費用的預算,需要及時更正。
如果在課題后一次性對相應的績效做出相應的項目激勵,對于時間跨度較長的科研項目則難以達到相應的目的,因此在對時間跨度較長的項目進行研究時,需要在對中期的檢查處于合格狀態時予以30%~50%左右的績效激勵,待項目結束后予以剩余部分的激勵,無法通過結束驗收則需要退回績效激勵。
(四)建立合理的支出分攤方案
直接經費中的燃料動力費,指代在使用相關大型儀器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可單獨計算的各種日常消耗。
間接經費包括為項目內容研究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水電相關消耗。首要目標則是保證在間接經費中的水電等日常相關消耗不在直接經費的燃料動力費用中出現,這便需要學校對相關的水電氣管理系統更加的精細化.同時針對消耗量的大小減少項目內容中不必要的支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較多的資金,這需要通過項目的研究進程進行所消耗的資金歸集,例如按相應體積對水電費進行歸集,從而對預算資金進行合理分配,在間接經費中反應日常教育成本,補償教育經費投入。
(五)間接費用的監督管理
《意見》規定:相關單位需要根據科研項目的資金使用將經費的管理計入重點的審視范圍。使用間接費用需要內審部門對項目是否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對科研項目進行審閱,通過對相關的支出進行調查,查看是否有多余的項目支出、科研項目的各項支出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隨后對間接費用的總體使用進行評審,從而完善學校的相關科研部門在間接經費的使用體系。
三、結語
目前,在一些相關的國家部門中,依然遵循傳統的經費管理模式對科研資金進行統一的管理,由此本文對經費的使用做出細分,通過以上內容建議通過對經費管理模式的改革,有效實行直接經費與間接經費的經費管理模式,擴大高校經費自主權。
參考文獻:
[1]蔡雪芍.高校科研經費間接費用管理實踐研究[J].財會通訊,2014,No.648(28):58-60.
[2]邰雙汭.高校科研經費間接費用管理的創新方法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5(3):52-55.
[3]白曉紅.我國高校科研經費間接費用管理的綜述與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9):188-189.
作者簡介:
吳暉霞,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