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作亮
摘要: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的素質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多功能復合型人才,體育鍛煉作為其中最易被忽視的一部分往往影響著其他方面能力的高效培養。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可以使我們具備良好的身體素養,更好的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而小學階段作為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體育鍛煉;習慣;小學生
當今社會正在經歷著快速發展和變革,國際上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國家之間的競爭往往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我國對于人才的需求和標準也相應提高。人才的來源大多基于學校教育,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課改以素質教育為基本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多功能人才,不僅要掌握適應終身學習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還應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身體素養則為高效提高其他多方面能力提供了前提。而良好的身體素養則得益于長期的體育鍛煉。
一、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體育鍛煉是一種受眾廣且受益廣的群體性活動形式,從兒童到老年群體都能夠不受限制的參與其中。它不僅能夠發展身體、增強體質,還能夠愉悅身心,尤其對于工作負荷較高的人群,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幫助他們舒緩身體,也能適當緩解壓力。
1、體育鍛煉對于身體的益處
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骨骼以及肌肉的生長,對于心肺功能以及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增強;長期堅持鍛煉能夠使身體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提高抗病能力。當身體年齡逐漸增長,體育鍛煉則顯示出了對抗疾病的優勢,對于常見的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有一定的預防效果。除此之外,體育鍛煉還能有效的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并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2、 體育鍛煉對于心理的益處
當人在面臨高負荷的工作壓力之下,就會引起身體的抵觸反應。身體的不適往往會導致工作效率的下降,若能在工作之余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則能夠有效舒緩呆板的身體和凝滯的情緒,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從而更加高效的、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新時代對于個體的培養要求已經達到了能夠適應終身學習的高度,世界的快速發展為我們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也相應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而良好的身體素養是我們維持終身學習的動力來源【1】。大部分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疲乏無力、情緒不寧和失眠等亞健康的身體狀況恰恰是由于長時間缺乏鍛煉導致的。但體育鍛煉并不是短期內就可以看見成效的一項活動,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當你在堅持體育鍛煉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對于工作的積極性變高了,完成任務更加高效了,精神狀態也更加的積極向上了,這樣的反饋則會使你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從而支持你繼續堅持。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就像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樣重要,我們不僅要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更要堅持終身參與體育鍛煉【2】。國家的強大,不只需要有知識的人,更需要知識武裝起來的具有強健體魄的人。
三、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從小學生抓起
1、小學生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關鍵期是指個體在某一個特定時期中,當外界環境恰巧能提供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下,個體的某種潛在能力能得到最好的發展【3】。如今很多學者在對學習習慣的研究中認為學習習慣也具有關鍵期,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期是小學階段,初中為輔助時期【4】。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小學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一年級則是小學階段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開始時期,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最關鍵的時期【5】。
2、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從小學生抓起
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習習慣的一種,當然也有其關鍵期。小學生正處在身體和心理快速發展以及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更易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及和同伴的合作中體會體育鍛煉的樂趣,樂趣對于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因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對促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和提高學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身體素養,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下的終身學習要求。小學生階段作為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則為后續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The Aspen Institute(2015)Physical Literacy: A Global Environmental Scan:23
[2] 邵偉德.終身體育習慣的內在理論結構[J].體育學刊,2003(1)28
[3] 胡志剛.教育時機論[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58-59
[4] 郭方平.試論教師及家長在學生學習習慣上的糾偏和導向作用[J].文教資料,2008(02):131-132
[5] 陳怡. 淺談一年級學生體育課行為習慣的養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