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專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學重點發生了重要變化,學生的核心素的培養成為了教師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將以初中語文學科為例,探究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希望助力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語文科目是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該學科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充學生的語文知識。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提升其自身的整體素質。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進行探析。
一、轉變教學理念,樹立“學生本位”教學觀
筆者認為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仍是采用錯誤的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培養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從而使他們不能夠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教學理念,時刻牢記“學生本位”的思想,使學生積極的學習知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會先了解班級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之后,筆者會根據教學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設計,以此保證初中生能夠積極的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使他們能夠有效地學習課程內容。筆者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會使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讓他們能夠通過自我思考鍛煉其自身的思維,幫助他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雖然筆者在教學時會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但是筆者并不會將所有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來完成,筆者會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提高其自身掌握知識的能力。
二、構建語文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還是處在成長階段,對與很多事物仍是認識不足,因此他們很難理解語文學科中那些極具抽象的內容。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考慮到初中生的年齡階段和認知水平,通過構建情境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對語文課程的認知,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涵
如,筆者在教授《春》這一篇文章時,會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一段視頻,該視頻以紀錄片的形式生動、形象的展現了美麗的春天,學生們觀看完視頻后產生了對于春天的熱愛之情,導致他們產生了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當學生們觀看完視頻后,筆者會交給學生朗讀的技巧,讓學生朗讀這篇文章。為了營造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美好的春天。筆者會向學生播放一段美妙的音樂,以此當做學生朗讀文章的背景音樂。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更好的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比如,筆者在教授《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時,會先讓學生深情的朗讀這篇文章,在學生了解了這篇文章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因為是角色扮演的學習形式,所以學生們能夠積極地學習這篇文章。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有的學生能夠活靈活現的展現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逗笑了班級上的所有同學,班級氣氛十分活躍。在學生進行完角色扮演后,筆者會向學生提問關于這篇文章中每個人物的形象特點、文章所表達的具體內容等問題。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角色扮演的方法,創設了生動、形象的語文情境,使學生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所學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的向學生講授知識,也應該通過提問問題的方式,使學生自主探究文章,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的學習效率。
如,筆者在教授《丑小鴨》這一篇文章時,會讓學生先通讀一遍文章,并讓他們回答以下問題:
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內容?
丑小鴨受到過哪些打擊?
丑小鴨在不幸和打擊面前抱什么態度?有什么追求?
根據筆者的提問,學生們進行了文章的閱讀,并在閱讀后進行了問題的回答,當學生回答問題后,筆者會對他們的回答進行評價,并對正確的回答進行了表揚。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學生產生想要深入學習這篇文章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了評價后,筆者便展開了對這篇文章的深入講解。在講解完整篇文章后,筆者對學生說:“這篇文章用大量的篇幅敘述了丑小鴨所遭遇的各種歧視和打擊。對此,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們聽到筆者的話后,在開始時都羞澀于舉手,表示沒有想問的問題。見此情況,筆者便告訴學生主動提問問題會獲得相應的獎勵,并告訴學生不要怕自己所提的問題片面,要勇敢大膽的說出自己內心的疑惑。經過筆者的引導學生們紛紛舉手表示有想要提問的問題,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雖然五花八門,雖然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與課本內容不怎么相關,但是筆者還是夸贊了他們,并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提問的動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問題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了其自身的探索欲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
四、拓展閱讀,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儲備
筆者認為大量、豐富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夠使學生豐富語文知識儲備,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筆者會在班級里準備一個讀書角,為學生精心挑選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籍,鼓勵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課外書,筆者要求學生準備記錄本,讓他們用記錄本記錄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的優美的段落,并在每個月月底的時候,筆者會對學生們的記錄本進行檢查,并且對本子上記錄情況較好的學生予以表揚和發放小紅花。筆者也會通過開展國學經典背誦比賽、讀書知識比賽、讀書朗誦比賽等多種課外閱讀比賽活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在課堂中引入課外閱讀,以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筆者在教授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在向學生講解完關于這篇文章的內容后,會向學生展示關于魯迅的其他文章,并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魯迅的了解,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所學的內容,擴充學生的知識量。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多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文章,以此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幫助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促進社會文化資源的多渠道開發,提升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語文作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學科,在初中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文靜,韋冬余.?試論語文核心素養的涵義、特征及培養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學模式理論的分析[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06).
[2]王紅梅.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
[3]許紅琴.?聚焦?延展?轉變——例談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