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摘要:看圖寫話是作文的低級階段,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引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不斷進行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如何實現這些階段目標呢?一、從指導看圖入手,提高觀察能力。二、合理想象,拓展思維。三、大膽表達,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四、動筆寫一寫,提高寫作能力。五、多讀書,讀好書。總之,對二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指導時,要善于利用課本、課外資源,充分激發學生想象,不斷積累寫話材料,在他們樂寫悅寫的基礎上,為他們邁上中年級的作文寫作的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看圖寫話 ?觀察 ?想象 ?表達 ?讀書
眾所周知,看圖寫話是作文的低級階段,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引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不斷進行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有關“寫話”的具體目標: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那么如何實現這些階段目標呢?
一、從指導看圖入手,提高觀察能力。
所謂的“看圖寫話”,就是看明白圖畫,寫出符合圖意的句子或段落。可見,“看圖”是基礎。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觀察能力的生理特點,他們觀察事物通常無順序、無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指導看圖上入手,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而指導的時候,要使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能夠通過仔細看圖,了解圖片中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等。
首先,以提示性的問題為引線培養學生觀察的目的性。這樣做可以使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于年齡限制所帶來的觀察的隨意性。對此,可以在每次寫作前就把提示性問題告訴學生,讓他們根據問題有目的地進行看圖。
其次,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要求把圖畫的中心內容整合出來,知道圖畫大體講了件什么事情。所以,要指導學生通過細致觀察,合理想象,了解圖意,弄清楚每一幅圖畫里包括的人物和事件。觀察多幅圖的時候,教師要讓他們先連續觀察幾幅圖,知道這些圖連在一起講了什么主要內容,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后再一幅一幅具體細致地看。
接下來,讓學生看圖說話,說清楚,說明白,說完整。對于教學中規律性的東西可以通過練習滲透給學生。如,看一幅圖,要弄清“什么時間?”“圖上有誰?”“這是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么干的?”“結果是怎么樣的?”等。有了看圖寫話的練習,再結合規律性東西,學生們才能夠準確地理解圖意。
再就是要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圖畫。就順序來說,低年級學生主要掌握的是主次順序和方位順序。對于主次順序,要求我們指導學生通過圖畫抓住主要人物及他們的代表性動作等。而方位順序指的就是上下、左右、遠近、里外等。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掌握了觀察順序之后,他們的看圖寫話就可以有條理,通順、流暢。
二、合理想象,拓展思維。
好的看圖寫話,除了需要認真看圖,明確圖意外,還需要合理想象。有的學生在認真觀察后,還是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象力,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適當引導,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想象力的培養。
1、結合生活實際,啟發學生開展合理的想象。提倡生動活潑的語言,表現童心童趣,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經驗推理想象情節。
2、看圖編童話故事或續編課文中出現的精美故事。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課文和課外書中學到的詞句進行表達。恰當運用表演創造氣氛,進入情境、產生靈感,體會和把握圖畫內容。同時,看圖編故事要從“異”字著手,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與大部分同學的思路不一樣,也要鼓勵他們沿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走,勇敢地表達出來。
三、大膽表達,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求知欲強,好提問題,喜愛表達,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會出現說起話來前言不達后語或重復羅唆的毛病。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提醒學生:一是要把話說完整,說通順;二是要表達出基本內容。在表達準確、合理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可以讓他們說一說與前面已經表達過的同學不一樣的觀點或看法,以此鼓勵同學說話的興趣。
學生幼小的心靈是敏感的,為了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在善用鼓勵與表揚的基礎上,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比如,說話訓練要有層次地進行,要大面積練習。圖意清楚的,先讓班里語文成績較好、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說,隨后大面積展開。這時,還要重點指導和幫助看圖寫話不太入門與不敢表達的學生,最后安排同桌對說,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寫出好語句。這樣,點面結合,同學們既學會了看圖寫話,又增強了自信心。
四、動筆寫一寫,提高寫作能力。
1、寫完整
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最初接觸句子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加上、加準標點符號,這樣養成良好習慣后就為以后做好了鋪墊。
2、寫具體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話的能力,其觀察、想象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如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使文章開始生動、形象。
五、多讀書,讀好書。
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此,要在平時下足功夫,多讀書,讀好書,這將為之后的運用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象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所以,除了鼓勵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還可以結合一些專家推薦的優秀書目,讓學生接觸一些優秀作品。升入二年級后,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時,圈畫出優美詞句,并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學校,可以定期召開故事分享會、圖書交流會、親字共讀活動等,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滿足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對二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指導時,要善于利用課本、課外資源,充分激發學生想象,不斷積累寫話材料,在他們樂寫悅寫的基礎上,為他們邁上中年級的作文寫作的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研究和討論[J]. 楊立紅. ?學園.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