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琪
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占據著重要地位,而在該項工作開展中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才能凸顯出德育工作管理實效。基于此,文章將主要結合筆者工作經驗,對以生為本視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為教育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中;德育工作;管理
高中階段的德育工作主要不僅包含傳統的思政教育,也有心理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等,對于身心發展日漸成熟的高中生而言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提高德育工作管理實效,助力高中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明確自身努力的方向。所以,文章主要提出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需要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進而在這一視角下去提出針對性的德育工作管理措施。
一、滲透生本管理理念
教師在德育工作管理中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理念作為指導,才能夠對德育工作的開展實效形成良性推動。在過去的德育工作管理當中,大部分教師以“事”為中心,例如會對德育課程的開展成效與德育實踐活動的舉行進行考察,盡管這一做法一定程度桑能夠推進德育工作的開展,但實際上也是對學生主體性的一種忽視[1]。所以,教師在開展高中德育工作管理時,一定要轉變管理理念,由“事本”向“生本”理念轉換,將目光集中在學生個體本身上。一方面,教師應當基于高中學生的心理狀態著手,制定更合理的德育措施,以免出現德育工作脫離學生實際的情況,保證德育工作針對性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教師需要認識到德育工作管理效能的唯一衡量標準便在于學生的德育效果,需要結合學生的反饋去調整德育管理工作,做到對“以生為本”理念的真正踐行。
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除了要有教師的監督之外,還需要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從而在制度約束作用下對學生形成行為規范。其中,學校教務管理部門需要構建更為健全的學校管理制度,對在校期間的學生行為有所約束,賦予獎懲方式去提高管理實效,在各個班級的班主任監督下去實現制度教育的深化,促進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當然,德育工作并非局限于課堂說教,需要更加重視學生的思想與日常行為,尤其是在對學生的言行管理方面,學校教育管理部門需要充分發揮制度作用,通過日常行為的規范去提高道德水平。具體來講,完善管理制度需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遵循全面要求原則。德育工作面向的主體為全班每一位學生,所以制定的管理制度一定要考慮全面適用性,落實到具體的德育工作管理中也要保證一視同仁;另一方面,個體差異原則。由于學生的自身認知結構與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會出現不一樣的表現,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制度內容去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管理規劃。
三、充分尊重學生心理
高中階段的德育工作管理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學生發展為主要前提。一般來講,高中生的身心發展接近成熟,在這一關鍵時期展開德育教育,對其未來成長會形成極大的影響[2]。所以,教師需要意識到尊重學生心理的關鍵性,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否則無視學生的心理現狀去開展德育工作管理,只會加深師生之間的矛盾,導致學生出現厭學、自卑等心理問題,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解決此類問題的核心便在于要充分尊重學生心理,保證師生處在平等的位置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才能友好地解決問題。不過,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依舊有許多教師在德育工作管理中采取強硬化、軍事化的手段,要求學生一定要按照教師的命令去執行,這一做法除了會激發師生矛盾之外,很難體現出德育工作管理效果,更不利于學生心理發展。所以,種種跡象都表明,教會一定要充分尊重每個個體,促使學生獲得心理滿足,要求教師學會如何“蹲下來”與學生“平視”交流,切身感受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在有效溝通下去做好德育工作。
四、教師注重自身言行
對于學生來講,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學生會在不經意之間去模仿教師的行為,比如教師的說話語氣、行為方式、為人做派等等,所以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言行舉止的示范作用,為了能夠給學生帶來好的榜樣,不僅要在課堂中表現出較高素質,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統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3]。如此一來,即便是教師不用嚴厲地去指正批評學生,學生也會不由自主地照著教師的目標前進,這種效果實際是對教師教育信服力提升的表現,屬于精神層面的影響效果。此外,教師也要扮演好學生人生道路中的“引路人”角色,激勵其在生活與學習中投入更多努力,進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高尚人格,在師德影響下,提高對學生的德育工作管理效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如今重視學生全面發展以及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環境下,高中學校開展德育工作至關重要。而在高中德育工作中,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以生為本”的理念去完善過去德育工作中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內容,從而促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培養,形成健全人格與良好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林力男.基于“以生為本”視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研究[J].考試周刊,2016(13):160-160.
[2]陳劍波.論“以生為本”視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J].神州,2017(13):163-163.
[3]顏迪,潘洪策.基于“以生為本”視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分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