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波
摘 要: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知識接收,加上落后的教學手段和實訓條件,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大打折扣,為了提高教育質量,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創新教學方案和教學思維。本文針對中職機械加工教學的創新策略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中職學校;機械加工;教學;創新
在我國科技水平的創新下,機械加工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對機械加工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中職院校是機械加工人才的培養搖籃,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對機械人才的需求,需要與時俱進的創新教學方法,做到與時代接軌。
一、中職機械加工教學的問題所在
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理論和實踐脫節是一個普遍情況,教師在授課時多將重點放在學生專業技能教育和培養上。這種忽視實踐的教學體系很容易導致學生再就業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同時,實訓條件的缺失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機械加工教學對實訓操作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依靠各種特定的設施和設備,中職學校的經費有限,很難為學生提供實訓所需要的設施和設備,即便有,也常常是過時的設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而在教學評價上,現有的評價標準也大多是以學生理論學習的成績和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為準,主要通過期末考試的方式來評價,這種評價有失偏頗,很難從全過程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無法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問題,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中職機械加工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推行趣味性的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需要盡可能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和實訓的機會,在這個特殊的專業中,實訓和實踐是學生了解自己就業方向、積累實戰經驗的最佳渠道,比起傳統單一的理論教學方式,實訓更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除了校企合作、實訓室等形式之外,還可以定期舉辦實訓活動,鼓勵學生參與生活小零件的設計等等,這種形式豐富趣味,學生更易于接受。在具體的實訓教學環節中,教師也要主動創新,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任務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探究、思考、創新,根據自己學習興趣來選擇項目。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要發揮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即可,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為他們答疑解惑,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共同解決難題,讓學生能夠在實訓的環節中找到樂趣,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定期為學生普及社會上最新的機械加工專業知識和新聞,做到與時俱進。
(二)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
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參與實訓,雖然學校已經建立了實訓基地,也設置了車間,但是,相較于企業的車間而言,學校車間規模不大,設備相對滯后,維修頻率也不高,很多設施和設備相對落后,導致學生獲取的知識與實際存在很大差距,通過實訓,學生的收獲并不多。基于此,需要進一步深化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讓學生能夠走入企業真實的車間中,接觸到先進的加工設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加工水平。在真實的車間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理論應用在實踐中,鞏固自身的理論學習能力,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除此之外,學校有必要增加資金扶持,根據機械加工教學的需求增加新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管理、維護,保證機械設備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中,能夠滿足學生實訓活動的需求,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創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教師隊伍是教育工作的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監督者和引導者,要提高中職機械加工教學的質量,必須要為學生的發展構建雙師型隊伍。一方面,學校要做好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和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鼓勵教師進入企業、社會中,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積累實踐經驗,從而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來服務。另一方面,引入企業的高端人才,形成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同為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四)做好教學評價工作
教學評價是鞏固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手段之一,借助教學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找出教學活動中的種種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和完善,幫助學生在現有基礎上提升自我。對于學校而言,要重視教師水平和教學行為的評價,通過“他評”、“聽課”等評價模式來開展全面評價,將評價結果與職稱晉升、獎金掛鉤,提高教師創新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教師而言,也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采用自評、他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改變傳統單一的一刀切評價模式,淡化期末考試成績比例。同時,還要高度重視課堂評價,對于課堂上表現優異的學生,予以表揚,對于表現消極或者實訓環節出現失利的學生,予以必備的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重新找到信心。
三、結語
中職院校在機械加工人才的培養上,意義重大,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對機械加工人才的需求,作為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創新教學的重要意義,從理論、實踐等角度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讓他們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在學校方面,要繼續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和實訓契機,大力推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增加資金投入,為機械加工教學活動的創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參考文獻:
[1]熊義林.? 關于中職機械加工教學的創新探究[J]. 才智. 2018(24)
[2]邵俊吉.? 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創新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19)
[3]雷鳳寶,程明哲.? 中職學校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