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紅
摘要:數學是一種有別于其他學科的語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數學閱讀的能力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閱讀教學? ?自主學習
俗話說:“圖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從文字出現起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人類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這并不僅僅體現在文學藝術,詩詞歌賦上,對于各個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數學閱讀的重要性
在數學習題教學中,閱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試想一下,如果不會閱讀,你就看不懂題目,就不能從題目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提煉,進一步理解題意,融匯知識點,確立正確的解題方向與思路。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這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閱讀在數學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也十分必要。
二、怎樣進行閱讀教學呢?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最好從起始年段開始培養,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朗讀時閱讀的入門,讓學生朗讀教材,朗讀題目,并且反復多次讀,在讀的過程中,聲音刺激腦皮層,在腦補形成反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提取有用的信息。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適當標記出重要的詞句,等量關系等。
其次,重視數學語言的表達。
數學是一種有別于其他學科的語言,它主要由數學術語和符號結合而成的,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熟悉并正確理解每個數學術語和符號所表達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利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例如:數學中的“RT△”指的是“直角三角形”;“≌”指的是“全等”的關系。
再次,數學閱讀要穩中求進。
由于數學語言中的每個概念術語,符號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精確含義,因此,在數學閱讀時,不能急于求成,囫圇吞棗,更不能用一目十行,快速瀏覽的方法。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對于文字轉換成數學語言的能力較差,理解能力不好,反射弧較長。這時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閱讀。例如:在不等關系中“不大于”,“不小于”,經常是學生容易搞錯的,這就需要學生反復閱讀分析。
最后,閱讀和學生自主學習相輔相成。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
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探究活動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被動為主動。閱讀也并不是學生獨自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適當分組。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及不同的性格特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側重點與想法,小組交流討論能夠更好激起學生思想碰撞,產生探索的欲望,并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
三、數學閱讀教學怎樣操作呢?
第一,在課前預習的運用。
教師課前布置,并提出閱讀要求或所需達到的程度,學生根據要求完成課前預習工作。導學案能很好的對學生的預習起到指導作用,因此,教師需在課前準備好符合學生特點的導學案,學生先要閱讀教材,再根據導學案完成課前預習。通過預習,學生不僅初步了解學習內容,更能夠帶著疑問,有目的聽課,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知識引導者,不能本末倒置,講解過多。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對每個知識點進行探究討論,教師適時提出疑問,猜想,引導學生相互之間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課堂小結。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教師只要把握課堂進度和方向。
第三,課后反思及小結。
教師要布置適當的作業鞏固課堂成果,并引導學生課后及時反思,思考課堂內容知識點,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章節結束或其中,期末考前,指導學生閱讀復習,并制作相關的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梳理,融會貫通。
第四,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根據課堂上的數學筆記,有意識地儲備相關的材料,可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涵。近年來中考試題情況告訴我們,數學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教師應向學生推薦適宜的課外閱讀材料,鼓勵學生不單要課內讀,更要課外讀,可以去查詢課堂相關的課外資料,做好讀書筆記,為今后的學習提供依據。
數學閱讀的能力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要重視數學的閱讀能力,利用豐富抽象的數學語言,去表達,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廖春香. 初中數學閱讀教學的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09(7):19-20.
[2]李偉[1]. 閱讀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16).
[3]翁昌來.數學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