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冬平
【摘 ? ?要】分析文本解讀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從教者可以采用文本主線解讀閱讀文本的方式,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性。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級英語教材中Unit 13 Reading 部分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學為例,探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文本主線整體解讀、閱讀文本提升閱讀教學實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從教者應轉變教學觀念、把握文本特征、緊扣文本主題,切實培養學生運用文本主線整體解讀文本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文本主線 ?閱讀教學 ?整體解讀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10
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英語課程的不斷推進,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已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教師以何種方式解讀文本一直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從教者人為地將閱讀文本分成若干段落,導致受教育者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更多關注文本表層信息,而忽視對文章主題的整體性理解。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課堂內容需要一根貫穿始終的主線,如果教師缺乏主線意識或對文本主線把握不準,設計的活動就會支離破碎,學生的學習就會缺乏方向,閱讀教學就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本文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利用文本主線進行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閱讀材料來源于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部分的Rethink,Reuse 和 Recycle。文章主要講述了三位在節能環保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物,他們憑借靈感和創造性思維把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垃圾變成實用品或工藝品的故事。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閱讀能力,而且對于環保的話題比較熟悉。學校組織過“變廢為寶”的小比賽,同學們對于廢物的再利用有一定的體驗,學習這篇文本時也會有一定的興趣。但學生可能難以將三位人物整體關聯,理解文章表達的深層次的一些情感和內容。所以以此文本為例,帶領學生抓住文本主線,理解文本主題。
三、教學過程
Step 1:Warming-up。1.教學思路。這是一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閱讀文本,那么教師可以從生活的實例切入,引出課程內容,帶動課堂氛圍。課前的預熱能使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另外在課堂上擺出實物,給同學們以直觀的視覺體驗,創造真實的語境。2.教學過程。上課前,從教者可準備一些舊報紙,舊飲料瓶等。課上,教師可向學生提問:“What are these?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se things usually?”在同學們思考討論后拿出用飲料瓶、舊報紙做的花瓶和花。
Step 2:Predicting。1.教學思路。標題通常能體現文本的主題以及情節發展的主線,學生往往能利用標題去預測、聯想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線。預測和推斷文本也是通過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策略進行培養的目標之一。2.教學過程。在這個環節中,同學們通過讀標題和看書中的插圖來預測文本內容以及主題。從教者提問:1. What does the title “Rethink,Reuse,Recycle”mean? 2.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be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 after reading the three pictures? 另外,從教者可以借此機會給同學們講解前綴re的用法。
Step 3:Skimming and matching。1.教學思路。學生通過Skimming來整體把握文本,文章“總—分”的結構明顯,希望同學們能迅速找到中心句:“Nothing is a waste if you have a creative mind.”并且理清三位人物的活動軌跡。2.教學過程。給予同學們大概五六分鐘Skimming整篇文本,并且完成書上的一個task(匹配三位人物的name, things they made, material they used)
Step 4:Careful Reading。1.教學思路。從教者帶領學生進行細節閱讀,理清文章脈絡,領會文章主題,并將文章的主題運用到生活中。 2.教學過程。從教者從三位人物出發,搭建文章框架脈絡,并且滲透語法,詞匯等知識點講解,最后將中心句“Nothing is a waste if you have a creative mind.”和文章題目“Rethink,Reuse,Recycle”相聯系,升華文章主題。從教者可以讓同學們思考討論生活中廢物利用的案例,激活同學們的思維,同時鍛煉其表達能力。
四、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在語言學習中十分重要,課堂的設計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在教學中起決定性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從教者要善于利用文本主線來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迅速抓住文章主線,理清文章脈絡的思維和能力。
1.把握文本特性。在初中閱讀教學中,課堂的教學主要是要達到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效果。文本的題材,特性都會對教學解讀方式產生影響。因而,從教者要根據具體的文本以及學生具體的學情來制定課程計劃,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文本,與文本對話,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從教者也可根據不同的文本特性采用不同的主線呈現方式,比如關鍵詞式,時間軸式,圖表式等等。本文中就可以三位人物的行為軌跡為主線采用圖表式的方式來展示文本結構[1]。
2.抓住文本主題。在同學們閱讀之前,從教者可充分利用標題,讓同學們去預測聯想,尋找主線。標題一般會與一篇文章的主題有很大關聯,教師采用以標題為切入點進行教學,能夠培養學生閱讀前關注標題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對于主題的把控。在閱讀環節,從教者要根據文章的題材理清文章脈絡,不至于在與同學們交流時思路混亂。在閱讀之后,課堂設計環節要靈活且與文章主題切合,有意識的給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在整個的閱讀教學中,讀前對文章主題有預測猜想,讀中探究驗證主題,讀后根據主題理清文章脈絡,并且思考應用,環環相扣,教學效果理想[2]。
3.轉變教學理念。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影響著其解讀文本的水平與方法,進而影響閱讀課的教學效果。從教者應該在對文本內容有深入了解的情況下,準確把握主題,選用最合適的主線呈現方式,爭取讓閱讀課堂層次清晰,環環相扣,以引領同學們深入理解文本主題,多角度的去探討學習。傳統的肢解文本,講授段落的意思,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效果并不好。很多學生在后面獨自面對文本時,往往能讀懂句意,卻抓不住文本的主題。所以從教者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對于英語閱讀教學來說很重要,采用文本主線解讀文本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理解,挖掘其自學的能力[3]。
教師解讀文本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了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文本特征,在對文本進行整體解讀的基礎上,準確提取教學主線,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主題,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妍.初中英語閱讀課第二課時回歸文本教學初探[J].英語教師,2018,1805:145-148+151.
[2]張靜.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綜合視野的實踐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09:34-38.
[3]章麗君.初中英語“支架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英語教師,2015,15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