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霞
【摘要】? 相對于語數外,道德與法治不具有較強的重要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夠重視道德與法治。而這就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就需要合理運用互動教學法,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熱情。
【關鍵詞】? 初中 道德與法治 互動教學 優勢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22-010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發展規律、學習情況等方面的內容,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促使學生能圍繞著問題展開討論的交流。此外,教師還需要采用情感互動法,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的優勢
(一)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
有些學生認為沒有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必要,因而學生不會主動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未能投入較多的精力,在課堂教學中無法緊隨教師的教學步伐。要想改變這一狀態,就需要教師能合理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將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學生能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在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還能將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的相關理念真正落實到位。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存在很多理論性的知識。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使學生能認識到生活與道德與法治知識之間的關系,認識到該學科并非只是一些理論知識,在生活中處處都有影子。課堂互動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將簡單的人文知識,轉變成更深層次的認知,使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此外,在課堂互動模式中,教師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可以借助各種新聞促使學生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精髓和內涵,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分析
(一)問題引導探究與互動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一系列的問題,利用問題勾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使其能圍繞著互動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認知能力較差,只有學生在遇到問題后,才能調動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開動腦林,客觀、全面地去分析、研究和思考問題。在課堂互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他人不同的想法和觀點中獲得更多靈感,找到問題最佳的解決方法。
例如,在教學“法律在我們身邊”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如“地鐵打人事件”。在某一年的北京地鐵線上,有兩個自主創業的女孩,在邀請一個男子掃碼,男子多次拒絕后對女孩破口大罵。在男子罵人的過程中,女孩威脅男子要報警,這時男子粗暴地搶過女孩的手機,并在地鐵關門的瞬間,將其中一名女孩推出地鐵。在完成案例的展示后,教師就要提出問題:“針對這件事情,你們有何見解?”有的學生認為:“男子在地鐵里辱罵他人,既會影響到社會秩序,還傷害到對方。此外,該男子還搶奪他人財物,這存在一定的搶劫嫌疑。最后,該男子不顧安全,將女孩推下地鐵。如果出現了以外事故,那這件事就并非只是單純道德層面的問題了,將會變成故意傷害事件。”也有的學生認為:“我認為這個事件需要更加客觀地看待。此前,這兩名女孩已經多次要求男子掃碼,已經屬于騷擾,男子多次拒絕無果后才爆發。但是男子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我們在考慮問題時既要考慮結果,還要關注起因。如果女孩在男子第一次拒絕后,就不再要求男子掃碼,那么事情就不會向著嚴重的方向發展。所以,我認為這件事女孩也需要存在過錯。”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課堂氛圍也以此變得十分活躍。借助這一案例和問題,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二)情感引導交流與互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步入青春期,思維較為活躍和敏捷,對新鮮事物擁有較強的探究欲望和學習欲望。但是此階段的學生也存在較為嚴重的依賴和叛逆心理。初中學生的成人意識逐漸增強,經常忽視教師、父母的教育,甚至會朝著相反方向前進;此外,初中學生不具備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因而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在面對著和諧問題時,學生嘗嘗手足無措,需要教師和父母的幫助與指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情感交流和互動,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全面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發展規律、心理特征開展有效的情感交流活動。針對一些較為叛逆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激勵的方式,促使其也能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針對具有較強依賴性的學生,教師需要運用語言、延伸不但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也能融入到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自由平等的真諦”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留給學生五分鐘的交流和討論時間,學生需要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完成討論后,學生需要圍繞著教學內容寫一封信。在這份信中,學生需要描寫自己心中的平等和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互動中,學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很多初中生認為道德與法治課堂如同洗腦課程,這些知識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無任何關聯。此時,教師就需要合理運用教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對該學科存在的偏見,準備好一系列的問題,充分利用問題、情感互動教學法,促使學生能圍繞著這些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和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吳佃娟.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71-72.
[2]石磊.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12):4.
[3]陳小偉.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