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摘 要:語文是語言和文學的簡稱,同時,語文還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在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中,語文教育是在各項學科中始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作為一個中國人,語文不僅僅是在考試中需要,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依然在隨時隨地地學習和練習語文,語文是我們所有的學科中最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學生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學習語文,一直到高中,甚至在大學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依然要學習語文,但是在不同的階段,對語文學習的內容的深度以及目的都不同。在小學時期,學習的更多的生活用語;在初中時期,學習的內容就會變得更加深入,更加偏向一些道德方面;高中時期的語文就開始注重語法和文章中語言的應用;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就是將整個漢語言體系進行整體的學習。在初中的語文學習中,就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德育問題的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德育問題、再思考
德育教育是現在素質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是學習知識,學校和老師還要承擔起對學生的道德,指出正確的風向標的責任,這樣才能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目的。德育教育是關系到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學生處于初中這個特殊階段,正是形成自身的三觀的重要時刻,要想形成正確的三觀學校就必須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和正向的引導。一個人的三觀就體現著他的德育問題,這貫穿著人的一生,不論是對待誰,這些都會影響他做事的態度。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加強語言訓練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人物形象地分析,利用各種手段來創設出情景,讓學生感受故事中的情節,使學生潛移默化地認同和模仿課本中地正面人物形象,形成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信奉科學、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陶冶學生高尚地情操,使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滲透于教學之中。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德育問題的緊迫性
在新課標中,對語文的要求便是:“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學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以及愛美的能力,發展健康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德育教育在我國的語文教育中在現階段被逐漸重視,學校和老師應該積極地響應國家的相關政策,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中的資源,向學生形成正確的引導。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學校和老師都應該對德育教育的問題引起重視,加強在課堂中結合語文課本中的故事對學生的三觀進行正向的引導,把德育貫穿在語文教學中,努力做好語文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在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先生通過對百草園的環境描寫,將一幅美麗的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不僅體現出他對百草園的想念,也深深地表達出了他對美好童年時代的懷念之情。再到后來對閏土的描寫,展現出閏土的現狀,與魯迅先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也展現出了現實和環境能夠改變許多。在這樣的文章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到一些美好事物的景象,還能夠了解到在那個時期,魯迅先生的生活狀況,以及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懂得環境是可以改變人的。
現代社會中,一些學校和老師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的成績是否優秀,并且依靠學習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是否是個好學生,在這種長期的慣性思維下,出現了不少的反例。北京大學學生吳謝宇弒母案,就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德育教育對一個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北京大學作為我國的一流高等學府,也竟然有這樣的心理嚴重畸形的學生,他的三觀出現了扭曲。這可見,德育教育對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加強德育教育的措施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德育問題應該被學校和老師高度重視起來,面對現代社會的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學生一旦沒有正確的道德導向,就很容易被網絡上和媒體平臺上的一些信息所誤導,就會產生一些錯誤思想,以至于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
(一)加強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語文學科有著其特殊性,需要不斷地進行交流和改進。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年少輕狂和叛逆地時期,在對老師和家長的普通說服教育有著一種逆反心理,有的學生甚至會和老師或者家長反著干,對于這樣的學生,就不能采取簡單的說服教育,就要采取新的方法,利用課本中的人物故事來感染學生,給學生指出正確的方向,并且讓他們自己去感受、去體會,才能夠讓他們自己真正地接受。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課本上就存在著許多關于正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故事,自此過程中,老師應該加強學生對課本中人物形象地分析,對正面人物角色進行剖析,對其正確的行為進行贊賞;對課本中反面人物形象也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讓學生形成自身對好壞的區分,讓學生產生自己的三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違反道德甚至法律的事件發生,猥褻學生、性侵等案件頻發,網絡發達的今天,任何教師違法犯罪行為都不能被赦免。
(二)加強教師隊伍的自身建設,正確引導學生
德育教育中,老師和學生都是主體,學生是被動主體,而老師是一個主動主體。在德育教育中,老師所擔負的責任重大,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課堂上,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看在眼里,可以說,老師的行為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的德育教育中,老師不僅要對課本的知識有著深刻的了解和認識,而且還要有著高尚的品質和強烈的法律意識。法律是維護整個社會正常發展的準繩,而道德的層次比法律更高,要想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教育,就要兼備法律和道德意識。目前,老師違背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最先就要對教師隊伍的道德品質進行考量,要有高尚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品德高尚的學生。
三.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的德育教育中,再思考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加強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扮演的角色。而加強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的,可以通過多角度、多方面的來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在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的文章都不同,各有特色,教師就應該針對這些不同的文章來發現其中的奧秘和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愛國愛家、品德高尚的優秀學子。初中語文的德育培養對整個社會以及整個國家都有著深刻的意義,這不僅可以為國家提供德才兼備的人才,也能夠提高整個社會的公民素質程度。教師的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應該不斷完善自己,加強對自己的要求,為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出表率。
參考文獻:
[1]王慶梅.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德育的思考和實踐[J].上海師范大學,2010(1):11-12.
[2]錢雅蓮.中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初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4):62-62.
[3]何俊.新課標下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現代教師與教學,2013(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