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風凱
摘 要:軍人行業是一種無比艱苦的職業,為我國社會和諧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在新時期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是黨和國家義不容辭的工作。有關部門需要立足當下軍人的退役現狀,探尋我國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從源頭上探索保障我國退役軍人的具體方法,進而為退役軍人的生活做好保障,推動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進程。
關鍵詞:新時代;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問題;方法
軍人是我國社會健康發展、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那么在軍人退役之后就應該有專門的機構保障軍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構建退役軍人保障機構是新時代社會發展中相對主要的一項工作,借助優質的退役軍人保障機構合法的保障軍人的有關權益,充分發揮我國黨和政府的職能,強化退役軍人保障效果。
一、當下我國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一)社會對軍人的情感弱化,保障觀念落后
在新時期社會的和諧發展中,軍人的作用突顯不出,以前的愛軍精神也逐步被弱化,導致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軍人的地位逐步下降,并且“軍人無用”“退役軍人無用”等謠言影響著退役軍人保障機構的建立。更有甚者,一些機構把退役軍人看做是社會發展的重坦,認為國家在“拿公糧養退役軍人”,無法順利的落實機構對退役軍人的保障政策,不利于軍民關系的發展。
(二)退役軍人保障機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在我國社會長期的發展進程中,退役軍人保障機制一直無法實現統一管理,另外在各個保障政策的落實過程中較為困難,退役軍人的保障機制無法滿足當下退役軍人的工作需要,退役軍人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實。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部分因為工作傷殘的退役軍人長期留在部隊、一部分安置在企業的退役軍人由于企業新時期的變革無法適應崗位的需要、一部分有戰功的退役軍人得不到更好的保障或者是當地政府部門對退役軍人保障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退役軍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三)社會自行組織的退役軍人保障機構發展遲緩
社會自主的組織退役軍人保障機制是當下確保退役軍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途徑,可以因為社會外界種種因素的阻攔,導致退役軍人社會機構的發展相對遲緩,遠遠不如社會公益機構。而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的一些“基金會”管理效果也不夠科學,而對退役軍人的保障功能也不夠全面,無法真正的做到對其的保障,雖然有諸多愿意為退役軍人提供幫助和支持的群眾,但是卻缺少相對正規的平臺和場所讓其發揮。
二、新時代強化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具體工作方法
對于退役軍人保障工作而言,其直接關系著我國國家和軍隊的發展進程,并且在新時期的社會發展中,我國成立了專門的退役軍人人力資源部門,切實落實了對退役軍人的保障政策。并且在此過程中我國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大力度創新退役軍人保障工作模式,借助新時代新的發展理念,創新性的保障措施,優化我國整個退役軍人保障體系,為退役軍人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一)建立具體現代化特征的退役軍人保障體系,用新體制強化保障效果
在新時期的社會發展中,社會發展模式正在逐步創新,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為了順應新時期的社會發展,就需要在新體制的影響下創新原有的保障模式,站在退役軍人自身的立場上,用長遠的眼光思考退役軍人保障體系的構建。
其一是加快落實權利集中的保障工作管理機制。這一管理體制務必要以總書記創新時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重要引導,從國家入手,成立專門接管退役軍人的人力資源部門,加強黨對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監管,逐步協調社會與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之間的關系,在全面的監督和管理下,實現軍隊和社會企業的有效銜接,逐步強化對退役軍人的保障效果。
其二是確定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主體任務和目的。就當下的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來說,其發展較為混亂,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切實的保障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積極地落實黨的相關政策。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主體是同一管理以及為人民服務,這就需要借助優質的管理模式以及保障機構為退役軍人提供相對的服務,強化保障職能。
其三是做好對退役軍人的協調工作。通常情況下,我國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包含了諸多內容:一方面是對退役軍人的工作安排、轉業安排以及工作培訓;另一方面是加強退役軍人的社會地位,合法保障其基本權益,完善對其的社會保障制度,如醫療、保險、住房等等。那么如果我國政府部門想要做好以上工作,就需要全民統一思想,協調社會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真正讓退役軍人感受到整個社會對其的接納和關懷,從而認真工作,熱愛生活。
(二)突顯以人為本的保障特征,促使退役軍人真正的融入現實社會
在我國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中,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協助退役軍人重返社會,深入社會內部認真的工作。而對于退役軍人自身來說,其退役之后與剛畢業的大學生幾乎沒有什么區別,都需要從頭開始計劃自己的人生,因此在保障管理體系中,政府有關部門務必要滲透人本思想,做好關懷工作。
其一是采用人才推薦制度,增強退役軍人保障效果。在對退役軍人實行保障管理時,政府有關部門就需要借助人才舉薦制度,有序的把退役軍人的人才安置到地方的黨政部門,豐富當地的政府架構,強化黨政部門的組織紀律性,或者是安排到國企崗位中,有意識的轉變國企的發展結構,強化其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對于一些特殊軍隊的軍人退役保障工作來說,可以把這些人才安置到我國各個地方的公安體系內部,或者是在通過培訓后安置到重要的企業部門,繼續為我國社會和諧的發展做出努力。
除此之外,政府有關部門還需要開展多個退役軍人安置渠道,把一些退休的退役的軍人安排到我國重要物資監管部門、裝備質量檢查部門或者是咨詢部門,充分發揮其現有的才華和技能,為我黨組織各個政策和思想的落實做出努力,為推動我國“扶貧政策”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二是重視對退役軍人的人文關懷,強化社會的穩定發展。對于英烈家屬、傷殘軍人要在教育、社保、權益等方面做好保障,借助各種優質的政策安撫和保障這些群眾的工作和生活,把擁軍護軍的思想繼續傳承下去,強化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對具有重大軍功的退役軍人要提供更為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其晚年的生活提供重要的依據和保障。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參加過戰爭的軍人以及犧牲的英烈,或者是在科技、文化、醫療等方面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軍人提供重要的保障,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讓其退役之后的生活更有尊嚴;而且對于一些家庭格外貧困的退役軍人也要做好就業保障引導,增強工作支持力度。
其三是支持退役軍人的自主創業。創業不分年齡,對于有能力、有理想抱負的退役軍人,我國政府部門可以給予其一定的創業支持,不論是從資金上還是從政策上,都可以給其提供一片天地,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結束語
對退役軍人的保障工作來說,其不光直接關系著軍人退役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還能夠直接突顯出社會對退役軍人的關懷。因此,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就需要格外重視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建立相對完整的針對性的保障體系,在社會各機構和部門的相互協調下,給予退役軍人更多的人文關懷,讓退役軍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重拾自信,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參考文獻:
[1]丁贊超.新時代推動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路徑探索[J].江南論壇,2018,(8):49-50.
[2]丁贊超.新時代推動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路徑探索[J].江南論壇,2018(08):49-50.
[3]李凌鋒.關于完善自主擇業退役軍人安置法律的思考[D].吉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