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麗娜
摘要:目的:探究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外傷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間我院接診的外傷重癥患者為1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將患者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90例患者采用SBAR醫護溝通模式,對照組90例患者采用常規重癥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具有差異性,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外傷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服務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該種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SBAR醫護溝通模式;外傷;護理管理
外傷重癥患者多數為車禍,高空墜落等因素所致,患者病情較為嚴重,若醫護之間未進行有效溝通,可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得到提高,使患者受到無意傷害。在醫療人際關系中,醫護關系尤為重要,良好和諧的醫護關系對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重要意義。SBAR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一種溝通模式,在溝通過程中,主要以現狀背景評估建議為溝通基礎,可保證醫護人員信息交接的準確性,降低因溝通不良而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因此,本文主要探究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外傷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先將探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180例到我院治療的外傷重癥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將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作為分組依據,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各90例,實驗組患者采用SBAR醫護溝通模式,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重癥護理。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45例,女性患者為45例,患者的年齡為18-76歲,平均年齡為(47.58±6.58)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46例,女性患者為44例,患者的年齡為19-77歲,平均年齡為(48.23±7.12)歲,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年齡、性別等數據差異性不顯著,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重癥護理,定期更換敷料,給予患者靜脈輸液治療,并根據醫囑對患者實施護理操作。實驗組患者實施SBAR醫護溝通模式。建立標準化SBAR戶溝通模式,根據相關要求制定護理計劃,并根據不同專科病人的特點,實施針對性護理,應了解患者的床號,姓名,當下診斷標準以及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病人主訴,疾病史以及過敏史等內容。針對較為特殊的患者,并給予吸氧。并時刻監測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將本,但是我發生的病情變化以及護理要點等相關問題,告知下一班護理人員,并由本班護理人員填寫交班表以及病情。定期開展培訓計劃,為了使SBAR醫護溝通模式應用,效果得以提高,應成立SBAR培訓小組,應從護理實際操作醫院層面以及科室層面,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應注意培訓的專業性,同時在醫院條件允許的話,邀請相關專家進行一對一培訓師本院護理質量得以提升。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根據本院自制護理質量評分表進行判斷,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參與本實驗的180外科重癥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護理質量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與對照組評分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實驗組患者中,1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1%,對照組患者中,5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3例患者發生導管脫落,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89%,實驗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SBAR溝通模式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應用于外傷危重癥患者中,可以快速幫助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的相關信息,使患者能夠及時得到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由于外傷危重癥患者護理風險難度較高,突發狀況較多,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1]。
醫護之間信息溝通障礙是導致患者發生無意傷害的主要因素,通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能夠使護理人員更加準確的掌握患者信息。通過實施SBAR醫護溝通模式,能夠使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問題上報醫師并獲得有效的治療手段,可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2]。
綜上所述,SBAR醫護溝通模式對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有著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海英,易利華,任國琴. 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實施及成效分析[J]. 中國醫院,2017,21(8):61-62.
[2]朱清文,楊源,廖芹. SBAR溝通模式在危重癥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7,31(12):153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