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是中國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分析職業技術學院和PTT教學的特點,將PTT培訓師培訓的課程設計理念、教學方法和實戰素材作為案例融于職業技術學院的經管專業教育之中,有益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PTT 教學;職業技術學院;課程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的更替越來越快。將職業教育體系中職前與職后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一個終身教育的完整連續統一體已成為趨勢。職業技術學院課的教學改革也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使學生更快的適應社會,使學到的知識更快地傳化為生產力,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面臨的問題之一。本研究將借鑒PTT培訓師培訓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設計理念,將PTT作為案例如何融于職業技術專業課的教學中作一些有益地探討。
一、PTT培訓師培訓課程設計理念分析
(一)PTT培訓師培訓
經楊思卓教授和數十位專家組成的研發團隊研發升級,將PTT培訓師培訓,于2011年從美國引進,是中國第一部擁有知識版權的職業培訓師課程體系。PTT職業培訓師培訓是國內最早開設職業培訓師能力訓練的培訓課程,至今已培養出一大批優秀職業培訓師,被喻為“中國職業培訓師的搖籃”。他的職業定位是:職業人生的引航者,如果你是PTT,將是:職業人生的引航者,幫助他人校正目標;是職業人生的領飛者,與他人一起飛,讓優秀者飛得更高。職業信條是以育人為天職:以此為業、以此為榮、以此為樂以他人為良師:敬重師長,維護同行,博采眾長以學員為益友:真心實意,真才實學,真傳實教。職業規范是忠于事業,守時重諾,回報社會,包容同業,誠待學員,要言潔語,尊崇真知,自我更新。
(二)PTT培訓師培訓課程設計理念分析
PTT課程設計理念是以實用為基礎,以行業的發展為導向,以培養人才的企業人格為基準來定位培訓課程體系的。從PTT培訓師培訓的職業定位、職業信條、職業規范的內涵來看,PTT培訓師培訓理念基本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技術技能為根本。由于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機器人的運用,企業對技術工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掌握基礎的技術,還要掌握企業現代的技術,也需學習未來可能應用的技術,PTT培訓師的培訓—作為與時俱進的學習與培訓機構,需要有更前沿的眼光,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求的數值也非常高,教學人員既有固定的純理論的教室,也有實業家、企業家或者是類似地人員。二是以企業的責任為己任,以待人誠懇為紐帶來展開培訓的。這主要體現企業的精神,愛崗敬業,企業人員之間的關系配合與團結協作。這一理念是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和運管需要而來的。一個不愛企業的員工,根本不可能安心的學習與工作,自然也不可能認真地工作。員工與員工的關系也自然比較緊張,在這種環境下,勞動效率也會很低下。所以,企業的責任為己任,以待人誠懇是企業對員工的基本要求。三是偏于實踐、偏于人的生存需要。PTT培訓師培訓的目的是時受教育者滿足企業用人需要的同時,更較注重員工生存的本領的提高。培訓的對象主要是找一份自己能生存的工作,很多就業者,對工作的需求,開始時是將自己的興趣與工作相結合,但實際在就業的過程中買這種結合很難。企業的生存最基本是要發展,要發展就需要技術的改革與創新。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對員工要求一定是員工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而員工把生存放在首位。正因如此,PTT培訓師培訓也將偏于實踐、偏于生存做為自己的信條之一。
二、高等職業學院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分析
從高等職業學院教學的培養方案就可以看出,理論學習基本占課程總數的70%以上,它注重的是知識的培養。這其中有客觀地原因也有主管的意識。從客觀來講,高等職業學院教學的教育金大部分還是以學生的學費來維持,為了維護日常的教育、工資、后勤補給、維修等等的支出,盡量的壓縮開支。實驗設備開支巨大,當然減的空間自然也大,因而,經費問題依然是制約學校發展的重要問題。教學設備更不上,學生的理論實習轉化為教學實踐實訓的能力也就降低了不少。從主觀來分析,由于客觀提供的條件受限制,久而久之,教學就會形成一種循環,重理論輕視實踐。理論教學一名教師、一個教室,成本很低。這只是從經濟層面來分析,如果從教室素質層面來看,問題會嚴重很多。其原因這主要是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一個教師只注重一本書,自己都不實踐,把自己變成一個純理論教員,這樣的理念有悖于職業教育學院設置的基本理念:培養應用性的人才這一目標。高等職業學院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實用性人才,如果受經費的困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偏離了教育的初衷。因而,加強學生的實習實訓,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習知識的系統性與實踐性非常重要。
(二)職業院校教學的設計分析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培養目標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高等教育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國家對高等職業院校的目標定位十分準確,它反映了社會對應用性技術人才的需求。其基本特征具備必要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基礎,熟練掌握主干技術,側重實際應用;注重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人溝通、合作共事的能力;重視實務知識的學習,強化職業技能的訓練。這些特征與PTT職業培訓師培訓的很多理念不謀而合。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執行力不夠。其評價也十分清楚,“有一定的職業技能、實用為本”。反觀我國職業技術的教學,對教學的培養目標定義不十分清楚,用普通本科的教育目標體系代替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育體系,這就造成了評價上的誤區,重理論考試,輕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PTT培訓師案例教學法在高等職業學院教學應用可行性研究
(一)合作式辦學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合作式職業教育模式在國外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中非常成熟。歐盟國家普遍在不改變歐盟各自職業教育體制內,通過評估與考核,統一了相關專業的職業——教育歐洲職業教育通行證。為國與國之間的職業培訓體質提供了同質化的基礎標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高端產品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產品的工藝流程不在輸一個工廠或者是一個國家獨立完成的。如我國的G919大飛機項目,他的部件是全球采購。合作是體現一個國家的領導素質,工藝設計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對產業技術工人的需求越來越多。如何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高校面臨的問題之一。PTT培訓師培訓教育模式偏于實戰,緊跟市場的步伐,根據各行各業最新技術信息進行培訓與指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為本,實踐為輔。有效的結合兩種近似的教育方式,取長補短,有益于職業院校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職業技能的技術含量,服務于社會。近年來,許多西方國家重視職業教育與企業融合的創業教育。教學目標非常明確。以德國為例,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實際案例教會學生分析調研市場,設計創業方案、考核評估、再學習、再設計,以便激發學生的創業動機。讓所有的就業者接受職業教育。通過向職業教育的培訓者,特別資助,實施職業英才促進項目,滿足就業人員的需求。對社會而言又能促進社會的凝聚力和社會資源的整合。
高等職業學院的教學基本屬性和PTT業培訓師職的培訓的目標基本一致,具有強烈地職業教育的特點,只是教學的內容一個偏理論一個偏實踐,沒有根本的分歧。高度的融合有益于雙方的交流與協作,取長補短。PTT職業培訓師培訓缺乏的是理論教學環節,高等職業學院缺少的是實習實訓環節。教學的相互結合與交融互惠互利。從職業高校的教學成果和人才培養的實用性的角度來看,校企合作成功與否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能否辦出特色,是否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為此。職業學院的高校教師應該首先是雙師型人才,偏實踐,偏應用。因而,PTT職業培訓師培訓與高等職業學院的教學融合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
(二)案例教學法在職業技術學院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對產業技術工人的需求越來越多。如何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高校面臨的問題之一。PTT培訓師培訓教育模式偏于實戰,緊跟市場的步伐,根據各行各業最新技術信息進行培訓與指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為本,實踐為輔。有效的結合兩種近似的教育方式,取長補短,有益于職業院校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職業技能的技術含量,服務于社會。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和PTT培訓師的目標一致。它們共同的目標是培養實干、實用的應用型人才。具有鮮明地時代特點,與時俱進的技術特點,強調地是人才培養后即能走向工作崗位。目標基本一樣,但培養的過程并非相同。從課程體系來看,PTT培訓師培訓的課程體系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基本一致,課程的內容是就業崗位的內容---實際的工作操作技術,理論知識很少,只轉授一些需要實際操作的相關理論知識。類似如汽車維修中的更換零件,只告訴你為什么要換,這個零件是起什么作用的,而不研究這個零件的構成。高等學校在職業技術教育則相反,它注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不僅要懂得這個技術的基本特征,還要懂的這個技術的基本原理及維護維修的方法。從實際教學的情況來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人才的實用性不如PTT培訓師培訓人才應用性強。原因就在于,職業學院學生更注重于理論學習,實習實訓環節不夠或者說是實習實訓環節的設計、實踐出現偏差,實習基地較少,實習、實驗室不夠等等因素。PTT培訓師培訓的優勢恰恰是職業學院教學的劣勢,所以PTT培訓師培訓的硬件和職業技術學院的軟件的結合,為兩者的結合提供了可能性。
職業技術學院和PTT業培訓師培訓的教學能優勢互補。兩者具有強烈地職業教育的特點,只是教學的內容一個偏理論一個偏實踐,沒有根本的分歧。高度的融合有益于雙方的交流與協作,取長補短。PTT職業培訓師培訓缺乏的是理論教學環節,高等職業學院缺少的是實習實訓環節。教學的相互結合與交融互惠互利。從職業高校的教學成果和人才培養的實用性的角度來看,校企合作成功與否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能否辦出特色,是否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為此。職業學院的高校教師應該首先是雙師型人才,偏實踐,偏應用。因而,PTT職業培訓師培訓與高等職業學院的教學融合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
(三)PTT案例教學法在職業技術學院教學中的應用與設計
PTT案例教學法是借鑒PTT職業培訓師的課程設計理念,把與體育經管專業相關的課程與案例,融于專業教學。目的是強化理論教學的實踐性,使教師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得到一定的提升。借鑒PTT培訓師培訓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設計理念,把他作為案例,并形成案例體系,融于當代職業技術教育之中,有益于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益于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本研究以PTT培訓師教學理念為基礎,對部分PTT精選課程為案例如何在經管專業的融合和應用問題進行研究。
1. PTT案例教學法對促進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和意義
(1)對體育經濟管理專業課程實踐體系的完善有一定促進作用。作為專業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的案例教學,借鑒PTT培訓師的培訓模式,將PTT的精華部分融于專業課程體系,作為案例教學更貼近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專業的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2)豐富了經濟管理專業課的教學內容。PTT培訓師培訓體系作為教學案例的一部分,它體現了案例與專業的融合,有利于專業教學的創新與發展,提高了專業學習的時效性,增加了教學實習實訓環節,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效果,豐富了教學的內容。
(3)有利于專業的實習實訓平臺的建立。PTT的案例庫的教學評價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專業的教學與發展。由于與PTT的合作與參與,案例的內容得到時時更新。他為專業提供最新產業實踐信息,為實習實訓的平臺建設,為學生就業和專業課的學習提供一定的幫助。
2. 設計思路
PTT案例教學法是借鑒PTT職業培訓師的課程設計理念,把與經管專業相關的課程與案例,融于專業教學。目的是強化理論教學的實踐性,使教師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得到一定的提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PTT職業培師教學設計、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模式為基礎出發點,遵循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的基本理,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的經濟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管理學、營銷學、產業學的教學為研究對象,主要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調查問卷、數理統計、教學實驗等方法,借鑒PTT職業培師設計的理念,結合體育經濟與管理學專業課程的特點,以學生考試成績和教師評價為基準,通過設計、實施、調查、反思等過程從三個方面展開PTT案例庫與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的融合與應用研究:
(1)PTT案例設計與專業課融合研究。經查閱資料、專家咨詢,實地調研PTT職業培訓師的教學設計,教學管理方式,線上線下運作方式、營銷技巧以及教學評價的模式,以PTT職業培訓的實戰材料為基礎,結合專家的意見,設計經濟與管理專業所需要的案例素材,用于課程理論部分的實踐教學。PTT案例教學過程的生動性、學生的互動性會有些偏差,在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也會做些專題研究。
(2)PTT案例組織與實施研究。經專家論證將精選的案例,用于實踐教學。并以統計表格的形式分若干個教學信息子單位進行信息數據的統計。借鑒PTT教學模式,在二所大學統一教材,教學大綱、教學管理、教學講解方式、統一進度、統一教案,便于專業課教學試驗的統計與分析。PTT案例教學過程的生動性、學生的互動性會有些偏差,在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也會做些專題研究,便于PTT案例的優化與刪減。
(3)PTT教案在教學中評價體系的研究。本部分研究主要的形式分若干個教學信息子單位進行信息數據的統計。借鑒PTT教學模式,在二所大學統一教材,教學大綱、教學管理、教學講解方式、統一進度、統一教案,便于專業課教學試驗的統計與分析。PTT案例的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情況加以了解,并將統計的結果進行反思與反饋。項目組將實地對學生及教師進行調研,對反應較差地案例進行調整與優化,進而發現問題,改進策略,通過統一的考試的進行檢驗,最終完成PTT教案評優化與刪減。在組織實施的基礎上,對教學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與分析。
案例庫源于實踐,案例與時俱進,專業教學也生動了,更便于教師的操作與講解。把現實的職業培訓內容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更有利于實習實訓平臺的建立。案例庫的教學評價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專業的教學與發展。由于PTT的合作與參與,案例的內容得到時時更新。為專業提供最新產業實踐信息,為學生專業課的學習提供生動的案例。案例教學法在經管專業中的研究還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去檢驗,本設計從理論上做一些探討和設計,為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永剛.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南省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 黎敏.四川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D].西南交通大學,2016.
[3] 黃素梅.校企合作視域下中職德育創新的探索[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4.
[4] 吳曉云,盧忠東.淺談高職院校企合作模式實踐與探索[J].環球人文地理,2014,(2).
[5] 趙明明.基于校企合作的民航地面服務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教書育人,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