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佳
摘要: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環境創設和材料的投放是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材料中的操作圖就是本文中的定位卡,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幼兒對區域材料按圖進行運用,實現定位卡的預定目標。定位卡是教師根據區域材料對幼兒進行教學的設計藍圖,同一份材料投放不同定位卡呈現出不同教育目標,同時,定位卡循序漸進的設計既培養幼兒良好習慣,也最大限度發揮其材料自身價值,讓孩子透過定位卡實現探索、操作開發智力的意圖。
關鍵詞:區域材料;定位卡;設計;創新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環境創設和材料的投放是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材料中的操作圖就是本文中的定位卡,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幼兒對區域材料按圖進行運用,實現定位卡的預定目標。定位卡是教師根據區域材料對幼兒進行教學的設計藍圖,同一份材料投放不同定位卡呈現出不同教育目標,同時,定位卡循序漸進的設計既培養幼兒良好習慣,也最大限度發揮其材料自身價值,讓孩子透過定位卡實現探索、操作開發智力的意圖。
一、區域材料與定位卡的關系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區域材料如同米,有了米就可以做出各種可口食物,如干飯、稀飯、米糕等。定位卡就是做干飯、稀飯的說明書。教師根據區域材料功能、特征,為幼兒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定位卡,幼兒根據定位卡使用區域材料完成各種探索和發現,并且還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做出更多的設想。從這個意義上說,先有區域材料,后有定位卡,區域材料是基礎、工具,同時也是為定位卡服務。定位卡是幼兒與材料間的橋梁,區域材料通過定位卡,經過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在多種形式下有計劃、有目的獲得相應經驗或是能力上提升。這也說明區域材料是固定、有限的。而定位卡是多樣、可變甚至是無限的。所以,區域材料使用和定位卡的設計注重以下幾點:
(一)營造溫馨整潔環境。區域環境創設是重要環創之一。定位卡使區域中的材料擺放有序、整齊、美觀或形成一定的模擬物如房子、汽車......使幼兒在寬松、溫馨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激發探索、思考和想象力,促進其自主學習。
(二)幼兒歸位意識培養。區域活動結束后老師都會為眼前一片狼藉凌亂的材料發愁,一遍遍說、一次次示范,但孩子們始終不知如何將材料收拾整齊,更多時候孩子是把所有材料放一盤、倒一筐進行收拾。其實人一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都是從幼兒期開始,定位卡的制作就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主要是分類,對應;中班通過定位卡引領孩子學會排序、比較;大班定位卡制作主要通過示范圖訓練,提高幼兒邏輯思維、想象能力。使其發展幼兒智力技能的同時引導養成定點定位擺放整齊的好習慣。
(三)定位卡促進幼兒數發展。高寬課程數學中指出,早期數學教育三方面—序列、數字和空間,鑒于序列和數字發展性指標,如:序列中對物體各種屬性(大小、長短)進行比較、將多個物體按序列或形式一個個地進行排列……以此為理論基礎設計和制作定位卡,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發展。
透過定位卡區域材料使用,孩子能通過看、取、放,發現材料特征和規律,激發對材料在使用上進一步探索。如:雪花片的插塑材料,如果定位卡設計按顏色分類,孩子們在玩“插花”游戲時就能快速找到所需材料,從而激發幼兒的探索欲。
二、區域材料中定位卡設計與使用
《高寬課程兒童主動學習精要》第六章指出,在作出材料和設備方面決定時,記住使用指導原則:1、材料多樣并且充分;2、材料反映兒童家庭生活;3、存儲方式有利于兒童完成“發現—使用—歸還”這一過程。基于三點,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需求來設計定位卡。為了讓老師們更為清楚它的教育意義與價值,明白如何設計,我們分四步去教研、實施、優化。
(一)擺整齊。首先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以便幾個孩子能夠同時在某一個區域進行操作和游戲,但在提供充足材料的同時我們也提出一定要求:數量有限,但份數需滿足多個幼兒操作。如:建構區材料,小班每份材料5—6個;中班6—8個;大班10個左右。在此基礎上老師們以“擺整齊”為標準自行設計定位卡,有設計出“一一對應(形狀、顏色)”、“造型”……
(二)區域材料與定位卡有機結合。在擺放整齊基礎上,我們結合操作圖,將材料教育目標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放大。比如:大家看到“鐘表”這份材料,在擺整齊基礎上,我們投放了兩份不同的操作圖,一份適合中班,一份適合大班。所以,同份材料不同操作圖會起到不同教育目標,這就是定位卡和操作圖價值所在。
(三)根據材料教育價值設計定位卡。老師在進行教育加工時需要考慮,能怎么玩?孩子會怎么玩?然后仔細觀察孩子玩法挖掘材料深層價值和意義。如:益智區百變魔磁翻,基于此材料有相吸作用,定位卡就設計為由個體到平面再到整體……同份材料定位卡的不同設計能呈現出材料特點,發展材料不同教育價值。
(四)放飛幼兒夢想,完善定位卡設計。在經歷小、中班定位卡使用后,孩子們基本上都能養成歸位習慣,也會在材料功能、玩法等方面積累一定經驗,所以大班老師們可以讓幼兒參與到定位卡設計和填補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詞語、圖畫、照片……)來豐富定位卡的想象空間。如下圖,構建區材料后面留出空白位置讓孩子填充,可以畫出自己建構成品粘貼上面。
三、使用區域材料和定位卡后幾點體會
(一)區域材料和定位卡結合是一款有價值玩具。對教師而言,區域材料是教師設計的玩具,教師以定位卡的方式引導幼兒運用區域材料;對幼兒而言,區域材料是操作玩具,在定位卡的引導下玩出各種花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數學能力階段性發展,目前共設計出14種不同類型定位卡和8種操作圖。
(二)區域材料和定位卡作用。培養孩子對材料取放、歸位意識并養成良好習慣,從對應和分類開始,使全體幼兒得到全面發展。當多數幼兒還處于初始階段時,我們不要好高騖遠。一定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全面平衡發展。
(三)區域材料運用要有創新意識。我們平時所思考使用什么樣的材料、形式和手段去培養孩子能力、調動孩子興趣。定位卡給我們以啟迪,這就是讓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發展幼兒能力、開發幼兒智力一種形式和手段。在實踐中,我們將不斷研究和總結,進一步對定位卡有新思考,新運用,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幼兒區域材料和定位卡的實施,讓我們看到了它的教育價值和教育形式及方法。區域材料定位卡的運用,使我園在區域活動開展探索中踏上了一個新臺階。但這一教研才剛剛開始,只要不忘初心、繼續鉆研,相信我們和孩子都會有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高寬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系列《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
[2]《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