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昌洋
摘 要:高職院校工程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培養各個工程類專業學生應具備的測量理論與技能。工程測量儀器的不斷更新,以及當前各個工程類技術發展對測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加快工程測量課程的改革成為一種必然。本文將從工程測量課程課時安排、教材編寫、資源投入、考核方式等進行了一系列探討,期望對相關高職院校同類課程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程測量課程;改革
高職院校需要開設工程測量課程的工程類專業比較多,如:建筑類(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技術等)、交通類(鐵道工程技術、道路橋梁技術等)、水利水電類等,而工程測量技術對于工程類項目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開展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對于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工程測量課程課時安排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工程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課時安排普遍偏少,基本上都是一學期上完,課時約60左右,再加上2周左右的集中測量實訓,這使得工程測量課程的授課安排變得十分困難。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有:水準儀、全站儀、GPS等;專業技能有:建筑物軸線投測與高程傳遞、道路中邊樁放樣、道路曲線的測設等,目前的課時安排顯然不夠。
結合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的特點,我們提出了約100課時(兩學期上完),再加上4周的集中測量實訓,能夠比較好的完成各個專業對于測量知識與技能的需求。
第一學期為測量基礎課(課時約60),可以在新生第一學期開設,工程類專業學生上課內容基本一致,主要學習水準儀的使用、三四等水準測量、全站儀的使用、全站儀導線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PS的基本知識、GPS靜態控制測量等。第二學期為測量專業課(課時約40),主要為各個工程專業需要選擇內容,如:變形監測、二等水準測量、建筑物測設、數字化測圖、道路曲線的測設、GPS-RTK放樣等,這部分內容要配合專業課的開展同步進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每個工程的銜接順序。
2工程測量教材的編寫
工程測量教材的編寫內容應緊扣高職院校工程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人才培養標準,貼合現場實際需求,結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體現“少、精、簡”。具體來說,“少”指的是各個專業選擇授課內容,要有舍才有得,不能覺得這個重要那個也重要,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導致什么都沒學好。“精”指的是各個專業緊密貼合現場需求,如路橋專業道路開挖線的放樣、擋墻的放樣、橋梁偏心測量、變形監測的開展、道路曲線的測設等,使學生學以致用,畢業后可以很快的融入工作。“簡”指的是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利用大量的圖、表,以及掃描二維碼視頻等,按照測量過程編寫成12345的順序,教材就是指導書,指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學習,弱化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學習時簡單明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資源投入
伴隨著工程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測量儀器的更新換代,很多老儀器老知識老方法也面臨著淘汰,工程測量課程改革也不要不斷的進行資源投入。
首先是設備投入。老式的DS3微傾式光學水準儀、DJ6光學經緯儀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在實訓設備購買時,要用自動安平水準儀、全站儀來代替。數字水準儀、GPS設備雖然較貴,但是現場基本都在用,也必須進行購買。數字化成圖軟件、工程用卡西歐計算器、校園CORS網的建設、計算機機房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投入。
其次是師資培養與投入。高職院校工程測量課程教師很多都是高校畢業生直接到校任教,缺乏現場經驗。可以為青年教師積極去現場參加生產實踐提供支持,開展針對性的學習,去建筑單位學習的安排建筑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去路橋建設單位學習的安排路橋專業測量課程,提高學習的針對性。還可以從現場引進測量專家到校作為專任教師或兼職教師,及時加強與現場的交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4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平時成績加期末理論考試,存在很大的弊端,學生平時沒有壓力,平時不學習,期末考試偏重理論,期末成績在課程成績評定中占比較重。而高職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復習又不認真,導致整體考試成績較差。
工程測量課程學生主要掌握的內容是“測、算”。“測”主要指的是學生動手操作儀器的能力,“算”主要指的是學生對測量數據的分析以及處理的能力。
考試方式變革為更透明的學生成績單。成績單內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課堂實訓成績、平時成績、期末考核成績。課堂實訓成績指的是每個模塊實訓課內容結束前,所有同學都要接受老師的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測”技能。模塊有:水準測量儀器架設與讀數、水準測量觀測與記錄計算、全站儀對中整平、測回法測水平角、導線測量觀測與記錄等,實習開始時告知考核內容,學會的同學可以先考,做好記錄工作,并及時公布。如果學生本模塊沒有通過,則期末考試成績為不及格,從而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也改變老師在指導實習時沒有學生咨詢問題,變被動為主動。每個模塊的分值教師可以根據其困難程度與重要性設定分值。
平時成績主要考核的學生的職業操守。考核點主要有:平時的考勤、回答問題、儀器設備的維護、小組成員協作、行為著裝等。期末考試為開卷,主要考查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考核點主要包括觀測數據的查錯、規范記錄與劃改、誤差的分配、數據精度提高的方法等。
5結語
通過工程測量課程改革,可以將測量新技術新儀器更好的帶進課堂,重新優化資源配置,使教師能夠針對性的去進修學習,也能夠有效解決學生上課懶惰、不用心的實際現狀,通過成績單的及時公布,將老師努力教變成學生使勁學,對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顯而易見,值得相關職業院校同類課程改革借鑒。
參考文獻:
[1]常志航.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4).
[2]晏紅波.盧獻健.工程測量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4).
[3]崔立魯.李文淵.韓麗麗.土建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