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友
摘要:目的:探討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3-2017年間收治的57例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資料,了解病癥發展過程中患者的心里變化,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結果:本組57例尿毒癥患者通過采取本院全程護理方案,建立透析檔案,通過血液透析和積極地治療手段對癥治療,57例患者的病情均有比較明顯的改善。結論:在對尿毒癥患者治療過程中,認真貫徹對癥和血液透析為主,心里護理為輔助手段的積極地護理措施,十分有利于對尿毒癥的治療與康復。
關鍵詞:尿毒癥 臨床護理 措施
0 引言
尿毒癥是一種綜合性疾病,是各種腎臟疾病晚期所共同擁有的臨床綜合征,是慢性腎功能患者晚期階段所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病癥的綜合表現。慢性腎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種腎臟疾病所引發的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轉的減退,直至腎臟功能完全喪失所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以及代謝功能紊亂所導致的臨床綜合征。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尿毒癥的患病人數逐漸增多,給患者本人及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為此,本文選取我院2013-2017年收治的57例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針對尿毒癥患者康復具有重要幫助作用的臨床護理措施,有利于及時總結經驗和推廣應用。
1 資料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2017年期間收治的57例尿毒癥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齡24-67歲,平均50.4± 6.8歲;病程1.5 - 9年,平均3.8±1.6年;其中28例患有慢性腎炎,14例為慢性腎盂腎炎,8例患有糖尿病腎病,6例高血壓腎病和1例多囊腎。
1.2 方法
根據所有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開展對癥治療和臨床全程護理,建立專門的透析治療護理檔案,同時給予健康教育、飲食以及心理等輔助護理措施。保持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度處于平衡狀態,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患者的血壓升高、緩解貧血和合理處置并發癥等對策措施,并通過具體措施能夠讓每一位患者的透析效果都達到最佳狀態,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 結果
通過對臨床尿毒癥患者實施全程護理措施,使患者對病癥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能夠正視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并對戰勝疾病充滿了信心。在臨床護理中,患者都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大大提高了治療和護理效果,生活質量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在本案例中的57名尿毒癥患者,經過治療和全程精心護理,病情均得到了顯著改善,護理效果明顯。
3 護理措施
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主要包括透析之前、透析過程中和透析之后三個階段。
3.1 透析之前
透析之前要開展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和心里輔導,使其了解疾病的現狀、透析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由于大多數尿毒癥患者感覺到病情比較嚴重,因此很容易產生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并反復波動、自暴自棄等非正?,F象,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輕生的念頭。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和諧和相互信任關系,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和心理變化情況,并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使患者能正確認識并積極面對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3.2 透析過程中
透析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進行嚴格消毒和無菌操作,防止發生感染。對于血液透析管,重要的是注意對接頭部位的檢查,嚴格防止發生滑脫現象而產生管路斷接和空氣栓塞。透析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神態變化,定期測量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同時要每間隔1小時記錄一次肝素追加量和超濾量。
3.3 透析之后
透析結束后,要立即對穿刺部位進行適度按壓,以不出血并且可以感覺到血管的搏動為宜,按壓時間通常為10-15分鐘。在患者進行正常的透析治療階段,動靜脈瘺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充盈及保持狀況對透析的血液流量具有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到透析的質量。因此,要加強對患者內瘺的保護,內瘺側肢體應盡可能的避免受到身體壓迫,日常要多進行手臂鍛煉,其目的是保障血管的擴張充盈。透析治療完成后,如患者出現低血壓狀況,要立即臥床觀察,并通知醫生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待血壓恢復正常后方可離開透析室。
4 討論
血液透析是對人體血液進行凈化,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對尿毒癥患者的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血液透析不僅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4.1 飲食護理
尿毒癥患者的飲食十分重要。如患者少尿或者血液中尿素氮高于80毫克,每周只透析一次,蛋白質攝入量每天應控制在20-25克;若每周透析兩次,蛋白質應控制在每天40克左右;如果每周透析3次,則不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熱量控制在每天2500大卡,糖類在150可以上。
4.2 體液護理
護理中,要詳細記錄患者24小時體液攝入量(飲水、輸液)和排出量(尿量、腹瀉、嘔吐、鼻胃管引流);每日測量體重并認真記錄;要嚴格控制液體輸入量,為防止形成水鈉潴留要嚴控水和鈉的攝入量。嚴格注意觀察血液透析后的反應,如出現機體發麻、肌肉無力、意思混亂、惡心、腹痛和腹瀉、心搏過緩等癥狀,應注意警惕高血鉀癥。每天的液體攝入量以排尿量加500-800毫升為宜。
4.3 心血管系統護理
密切觀察和測量血壓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尤其是有無體位低血壓現象,密切觀察降壓藥、利尿劑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食鹽攝取量控制在每天5克,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頭痛等癥狀時,應臥床休息,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4.4 皮膚護理
如果患者皮膚蒼白無光澤,灰黃色、干燥等特征,提示患有嚴重瘙癢,要協助長期臥床患者翻身,擦洗皮膚,防止褥瘡的發生。
4.5 呼吸系統護理
若患者咳嗽提示上呼吸道感染;若胸悶提示氮質血癥;若出現嗜睡并伴有深大呼吸,則提示代謝性酸中毒,必須及時通知醫生。
總之,尿毒癥患者的護理是復雜的,其護理程序隨時都會發生變化,因此護理者要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注重對患者的精神安慰和心里護理,增強患者戰勝病痛的信心,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婕.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護理策略[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3):360-362.
[2]黎偉.老年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護理的療效評價[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02:685-686.
[3]吳婷.老年尿毒癥透析病人的臨床護理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2):273-274.
[4]陶艷.尿毒癥臨床護理體會[J].護理醫學,2018(3);154.
[5]顏萍平.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的臨床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