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康
【摘 ? ?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之一,是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因素。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相比于初中階段來說,難度很大,學生能夠讀懂每一段,但是很難能夠理解其整體所表達的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教會學生揣摩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就可以從教學方式,師生溝通交流等方式來進行改善。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學會閱讀,不怕閱讀。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01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里,幾乎每一篇課文,教師最著重講的內容都是閱讀與理解,閱讀的教學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教師在現如今的語文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學會閱讀,更要通過好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那么什么是好的教學方法呢?下面我將從現有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如何做出改變進行探討。
一、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思維的教學模式
從現有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來看,大多數教師主要是照本宣科式的講解方式。對于一篇課文來講,教師只是一味地按照課文段落來向學生講解,只管自己講卻沒有關注學生們的疑惑,沒有在乎學生們是否能夠聽懂,只讓學生們跟著課本的標準思路來理解閱讀。向學生灌輸知識,而不是教會學生自己去找方法理解,久而久之就讓學生們形成了一種局限的思維,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這對于高中階段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養成來說是極其不利的,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讓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變得單一,以至于思維僵化。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教師覺得自己已經講的十分詳細,但是往往學生卻沒有掌握閱讀的真正技巧。
(二)沒有突出重點進行教學
大多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通常的教學過程都是讓學生先通讀一遍全文,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挨著進行每一個段落的具體講解,這樣做嚴重的浪費了課堂教學的時間。雖然文章每一個地方都講到了些許,但是每一個地方的內容具體如何去理解卻沒有說清楚,同時沒有講到文章中關鍵的內容上去,導致學生出現在學習完一篇文章后,完全沒有搞懂文章的重點在哪里,中心思想是什么,在哪里體現出來的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能表明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沒有具體就重點內容來進行教學,而是簡單的“一把抓”,讓學生學到了太多沒有用的內容,不能突出教學的重點。同時也讓閱讀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漫長,教學變得更加的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對于閱讀失去興趣。
(三)學生對于閱讀興趣低下,知識面窄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個別教師對于閱讀的觀念單一,認為只要學生能夠在考試取得優異成績就好,同時由于高考語文中閱讀又占有重要地位,這更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側重于提高學生成績,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整體閱讀綜合素質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了很多學生只在乎如何提高成績,失去了對于閱讀的興趣,殊不知興趣對于閱讀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次的考試學生們的問題都體現在一點:知識面太窄。現如今很多閱讀都是出自中外各大名家,如果學生們不去閱讀,不去了解這些作家,不去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不知道作家的寫作風格,不能理解閱讀所表達的根本意思是什么,到了考試也就不知道該如何來分析。
以上是現如今語文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幾個常見問題,我們在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引以為戒。
二、解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措施
(一)正確引導學生思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我們應當摒棄原有的教學模式,適當地做出改進。我們該做的應該是發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問題,在通過各種思考后,從正確的角度來考慮。在對于學生不能理解閱讀時我們的教師應該是聽取學生們的問題,站在學生們的角度來找出學生們思考問題錯誤的點在哪里,幫助他們分析這么思考為什么是錯的,并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考點上來。這樣做既讓學生保留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同時又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里。
(二)突出重點進行教學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著重于重點內容來進行教學,譬如在對于一篇文章進行教學時,應該盡量省去不必要內容的教學,對于那些不能體現出作者中心思想的段落內容,或是與本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沒有太大聯系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一句話帶過就行,不需要大篇幅的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而對于文章的重點內容,則需要花大量時間來進行講解,教會學生如何去理解文章的內容,怎樣去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意圖,哪里表現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等等。只有通過這樣突出重點的教學,學生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才能找到一篇文章的重點何在,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明顯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擴寬知識面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替學生制定閱讀目標,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對于那些不愛閱讀的學生,教師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興趣。譬如某某學生今天看了多少文章,教師就在課堂上表揚他,同時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學習。另外教師可以在某個時間組織學生們一起對于一本書進行讀后感的交流,讓學生們了解到更多關于這本書的感想,或者定期在課堂上為學生介紹幾本好的文學作品,選出幾段經典的段落來讓學生閱讀,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經典的文學作品。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閱讀量,最重要的是擴寬了學生們的知識面,讓他們能接觸到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通過閱讀這些作品,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綜合素質,了解到更多語文課堂上了解不到的東西。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板塊,是提升學生們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是現如今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難題。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教師也應該不斷更新我們的教學觀念,去探索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將實踐與創新結合起來。不應當局限于原有的教育教學模式,應當打破原有教學的桎梏,根據自己所在班級學生們的情況來制定專門的教學方式,教學計劃。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學生們對于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們喜歡上閱讀,在擴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印月花.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教書育人,2011(10):50-50.
[2]李艷梅.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6(94):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