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伊
摘 要:在道德與法制教學中,非常多的概念不好理解,而信息技術中的大量資料,比如視頻案例就可以更好的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師生情,對那些危險的事情和動作后果,都可以讓學生珍愛生命、遠離危險。而微課的制作,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重復的學習知識點。由于網絡通訊發達,可以隨時請教,解答自己的疑惑。
關鍵詞:情境;微課;案例;自豪感
在提出核心素養概念后,教育教學也對學生的側重點為能力的培養,而道德與法制的新版教材,更是重點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如何理解自己的義務和權利。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后,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樂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視頻學習中養成自己的正確的三觀,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一、創設情境
在道德與法制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非常有效的進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不感到枯燥,在視頻中的播放中,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觀看視頻內容。在教師講解一些人際關系和情感時,文字不能完全表達出意思來,就需要特殊的案例來進行演示,比如親情、友情這些含義講解起來就比較抽象,而我們可以在網絡中找到相關的網絡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比如某貧困家庭,子女眾多,生活在偏遠的山區,收入非常微薄,而作為眾多孩子的大哥,雖然成績非常好,毅然決然的輟學到外地打工掙錢供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學,這樣的故事才能更好的表達一個家庭的溫馨,只有親情兩個在來表達。而友情的視頻,則是可以播放孔融讓梨的動畫片,這個故事就深刻的表達了什么是兄友弟恭。而在這些故事的背后,是我們的流傳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底蘊??吹竭@樣的視頻,可以讓學生模仿視頻的故事進行排練,體會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歷程,讓學生情感在表演的過程中得到熏陶。
二、微課
在道德與法制的預習和知識點學習都可以應用微課,在信息技術進步到4g甚至5g時代,對視頻的上傳和下載時間用時非常短,就是制作短視頻也是非常的簡單。因此把課程中的知識點講解制作成短視頻,讓學生反復的觀看,并且指導學生在網絡中尋找相關的案例,并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比如網絡中瘋傳的扶不扶問題,就是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就可以拿過來讓學生自由的討論,分析出原因和總結處理方法。當然也有學生的能力夠不夠見義勇為的話題,比如路過河邊,有人落水被淹,學生自己的游泳能力非常有限,是否應該下水去救人,這就是一個考驗智慧的話題,讓學生開動腦筋,想出比較完善的方案來。當然微課也可以起到留作業的作用,比如把作業要求制作成微課,第二天的新的知識點也制作成微課,這樣學生學習后,就起到了預習的效果,在課堂中對疑難點詢問教師,這樣就極大的提供教學效率。
三、法制案例
法律作為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而由法律引申出來的各種法律制度,就更加的抽象,讓學生的理解非常不到位,而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效的直觀的理解法律的威嚴不容侵犯,教師可以把搜集的典型的犯罪案例播放給學生。比如偷盜、搶劫、殺人、強奸等等罪惡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通過這些特例的法院判決視頻,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法律的邊界在哪里,要學生牢記這些,不要做違法的事情,否則監獄會是他的歸宿。當然也有非常不好判斷的特殊案例,比如過失殺人,見義勇為行為失當等情況,可以根據當時的判決情況,詳細的分析給學生,讓他們有個清晰的概念,就是好人好事也是要講究分寸的。首先要保護好自己不犯法,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
四、自信和自豪感
在道德與法制的八年級教材中權利與義務、國情教育就比較好的闡述了國家與個人的之間的關系,可以根據課堂需要播放搜索到的影像資料,讓學生感覺到國家的強大,為生活在這樣的國家自豪。比如播放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成就,從人們吃窩窩頭到現在各種肉類市場充足供應,新成長的孩子就是不缺肉食的一代,平均身高都高了一大截,遠遠高于建國初期。而人們的穿著也從自給自足到眼花繚亂琳瑯滿目的衣服,都挑花了眼。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城市也率先進入到了無紙幣時代,直接可以刷二維碼進行交易,簡單快捷,人們的生活都安康富足。而在建國70周年的時期,國家也完成了非常多的大成就,比如紀錄片《大國重器》、《輝煌中國》、《創新中國》等,在片中講解了中國這些年的成就,比如大飛機、北斗導航、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這些都給了學生民族自豪感。隨著國門的不斷敞開,就會發現國外,也是非常的亂,最安全的國家還是咱們中國。國家的地位隨著國力的提高在國際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的提出后,連通整個歐亞大陸的鐵路線盤活了整個歐亞經濟,也給中國帶來再一次騰飛的契機。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對于道德與法制教學的幫助也越來越大,而隨著視頻的播放,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對觀看的視頻有深刻的印象,更好的理解知識點。網絡中龐大的資源也是學生的儲備倉庫,隨時取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和深度。而在播放一些國家成就紀錄片后,更是增加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 張寧,柳緒剛.巧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科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 2017(22)
[2] 王超.情境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