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俏芳
【摘要】? 探索高效教學,需要協調教師、學生和教學媒介等三個教學的要素,對三者進行優化,才能使課堂變得更有成效,才能讓當前的教育工作更有效度。對此,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開展高效教學展開了論述,總結了初中數學高效教學的措施和路徑。
【關鍵詞】? 初中數學 高效教學 課堂 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57-01
一、挖掘生成資源,促進學生發展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斷交流,彼此之間形成雙向互動時,是學生向教師傳送學習信號、反饋個人學習成果的過程;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的過程。此過程中,無論是教師對學生反饋知識的點評還是錯誤的糾正,都是幫助學生撥亂反正、強化對新知認知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希望在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十分重視對教學資源的挖掘,尤其是對動態教學資源的挖掘,讓非預期性的教學資源與預設的教學資源不期而遇,構建動態、活力課堂。例如,在《正數和負數》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關于負數的認識部分,雖然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學習過,但學生對負數的理解卻并不是十分深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關注學生的切身經驗,關注學生的直觀學習經驗,并挖掘學生主觀生成的認知和新知,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對此,教師可以先給出學生范例:某商場貨物價格上漲10%時,用+10%來表示;當商品的價格降低20%時,則是應用-20%來表示。該商場中共有地下3層,其中地下一層用-1層表示、地下二層用-2層表示;商場中的冷鮮區有冰凍的魚蝦,其溫度為-10℃。在如上豐富的預設教學資源的呈現之下,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用負數表示的情景或現象?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一想,說一說。在如上教學資源挖掘并呈現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時,學生的思維被拓展,學生基于實際生活經驗并應用負數進行演繹和表示時,學生的活力迸發,其新知的應用能力增強。
二、組織多樣活動,完善思維訓練
在教學中,活動是幫助學生感知新知、探索新知和解決問題的重要載體,更是誘導學生經歷思維對新知進行加工和演繹的過程。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獲得思維訓練,獲得對新知的深化認識。例如,在《多邊形及其內角和》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多邊形的內角和關系,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借助已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時180°”的知識進行探索分析。對此,教師可以給學發放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多邊形卡片,并引導學生應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出其內角和,并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探索。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中,學生首先會想到通過量角器測量的方式分析多邊形的內角和。而當教師倡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時,學生則認識到可以通過切割的方式進行求解。此時,對于四邊形,學生則可以將之分解成為兩個正方形,五邊形則可以切割成3個三角形,以此類推。此時,學生在分割之后,便意識到:多邊形的內角和關系可以通過三角形內角和的求解方式進行求解。此時,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n邊形的內角和實際上是(n-2)·180°。此時,豐富的探索活動幫助學生建立了對多邊形內角和關系的認識。同時,在學生的探索活動中,學生通過切割的方式初步獲得了對多邊形內角和規律的認識。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測量的結果對其進行檢驗。最終,在學生篤定了該方法的準確性之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的過程,則是對學生進行進一步升華訓練的過程。所以,該活動教學的方式不僅讓學生的知識素養得以提升,更讓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得以培養。
三、構建豐富情景,激發學生樂趣
在教師教學中,豐富的教學情景總是能激活、喚醒學生,能讓學生在新知的探索中幫助學生感知到樂趣、體驗到學習的精彩。同時,豐富的情景還能有效幫助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產生聯系,讓學生認識到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認知系統中的心智變得更加系統化。例如,在《相似三角形》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在幫助學生認識了相似圖形、相似三角形的證明的方法之后,需要幫助學生借助相似比解決一些情境化的問題。例如,教師構建如下情景:如下圖所示,一名同學(用AB表示)站在陽光下通過鏡子C恰好看到旗桿ED的頂端已知這名同學的身高是1.60米他到影子的距離是2米鏡子到旗桿的距離是8米求旗桿的高。此時,學生需要先通過證明△ABC和△CDE之間相似,隨后再通過相似比進行求解。此時,在豐富的情景的啟發之下,學生認識到相似三角形證明的意義,同時意識到能夠應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求解三角形的邊角關系,求解生活中難以測量的一些邊長。在這種豐富的情景體驗中,學生感知到學習的樂趣、更體驗到了問題解決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情境中,學生借助問題情境解決問題時,既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新知的認識,更能夠讓學生在新知生成的同時獲得精神和情感的豐富體驗。
總結
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情感需要、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并有效借助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去感知和探索新知,才能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生成性資源、組織多樣活動和構建豐富情景的方式展開教學,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讓學生變得更富有活力。
[ 參? 考? 文? 獻 ]
[1]陳芳.激發興趣,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78.
[2]程丕雪.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9(26):165.
[3]李國平.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三步棋[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