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凌
【摘要】?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彪S著國家新一輪高考改革政策與指導意見的出臺,廣東省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也產生了一定的教學轉變。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行,高考英語改革成為專家學者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何掙脫傳統英語應試教育的藩籬,轉變單一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正向發展、實現新高考改革環境下學生成績與能力的全面培養,教育工作者還需要立足課改要求與教學現狀,深度思考推進新高考改革步伐的策略與措施。
【關鍵詞】? 高考改革 高中英語 革新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74-010
當前普通高中教育深受傳統基礎教育影響,但隨著文化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經濟環境的變化等,都推動著現代教育發展。傳統應試教育體系勢必被社會淘汰,急需以新高考改革為轉向,促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新高考改革為廣東省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更多機遇,也讓教育工作者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1.新高考改革在高中英語學科教育中的必要性
傳統高考針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對于學生思維能力著墨較少,已經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在國家綜合國力日漸提升的背景下,人才競爭也日益激烈,高考改革立足教育發展觀,是國家前進與企業發展的驅動力。人才就是未來,為了將新高考改革落到實處,高中英語學科也應當立足教學現狀,加強學生知識積累與運用能力,讓學生走出傳統啞巴英語的困境,實現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世界經濟競爭與文化競爭潮流之下,英語作為覆蓋面最廣泛的語種,是我國加強與他國交流與融合的重要交際手段,學科改革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有效性,也有助于打通學生思維,實現核心素養教育。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挑戰與影響
2.1 教師能力急需提高
新高考英語學科改革政策的施行為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但長久以來受應試教學的風氣影響,教師的教學重點多放在提高學生應試能力上,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認識不足,學生筆試能力較強,但聽、說能力較弱,能寫不能說,為學生今后的實踐運用帶來了阻力,教師需要盡快轉變教學策略,對新政策保持較高的敏感性,才能落實改革,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基。
2.2 學生主體地位急需確立
新高考政策會促進教學轉型,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方式與行為等,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習應當圍繞自身實力的提升而展開,傳統教學注重學生短時間提升能力,卻忽視了學生高考后的持續學習與發展,導致很多學生進入社會、或升入高校后拋開英語。在新高考政策的影響下,教師必須更進一步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對學科產生更明確的認識、更主動的學習興趣。
3.新高考改革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應對措施
3.1 轉變傳統教育觀念,設定全新的衡量標準
在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之下,英語學科能力對于學生個體的成長進步、求職發展有重要作用,對于國家發展也有宏觀層面上的明確價值,我們不能盲目鼓吹英語的不可替代性,但也不能忽視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的重要地位,基于當前高考改革政策,學校與教師應當做好相應準備,不將英語教學作為應付升學、英語等級考核、職稱評審等各種考試而功利地去學習以獲取一張“成績證明”,而要將之作為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大方向,著重考量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掌握程度。同時,也應當理性面對人才競爭中英語學科起到的作用,創設和諧的成長氛圍,采用更科學的人才觀念、合理的考核制度選拔優秀人才,將人才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3.2 發展多元教學途徑,提升教師綜合實力
隨著科技與經濟發展,當前高中英語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但還有網絡資源、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為輔助,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為學生創設課上與課下無縫銜接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在生活與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價值,自動自發將學習英語作為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當進一步提高自身實力,實踐分組教學、小班教學、多媒體教學、課后實踐教學等,還可以設置諸如聽力、閱讀和口語等具體的課程和與之相關的選修課程,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3 夯實學生基礎能力,強化學生語言感知力
新高考改革的關鍵之處在于創新性,是新型教育模式的結果體現,尤其是在教育界,新高考改革是對傳統高考系統的沖擊,但新高考改革與傳統相比,同樣重視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并進一步提出了更高要求,強調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高中英語《大綱》規定:“要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認為英語能力的培養涵蓋語言技能、語言技巧、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多個角度,教師需將改革理念與高考內容銜接,如學習完形填空時,教師可以沿襲高考脈絡為學生按照詞性分類為學生展開細化教學,再通過知識點的銜接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力與成績并行提高。
3.4 靈活創設語言情境,進一步提高教學有效性
新高考改革要求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筆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具備較高實踐能力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導入更多實踐活動,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狀態,如在學習“When,What及When”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及相應回答時,教師可以利用相關視頻來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從中文語境中脫離出來,感受英語語言環境的差異,如導入海綿寶寶的片段:“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Sponge bob.”“Oh,I’m going to catch jellyfish!”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探究欲。
[ 參? 考? 文? 獻 ]
[1]李寶慶,魏小梅.新高考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展研究,2017(8).
[2]邊新燦,蔣麗君,雷煒.論新高考改革的價值取向與兩難抉擇[J].中國高教研究,2017(4).
[3]梁聲權.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探索[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5.
[4]黃代利.談高考英語改革的影響[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