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典云
摘 要:小學校長在實施教師管理過程中離不開評價,巧用評價機制,能激發教師反思,促進教師自主發展。但從現階段來看,教師管理方面的教師評價工作落實情況仍然不太理想,小學校長應積極探索可行性的評價機制,制定出科學且科學的教師評價方案。
關鍵詞:評價機制;運用;教師自主發展
現行的教師評價機制主要是以教師專業發展結果為主,評價方法則是傾向于量化評價方法,評價目的主要是學校行政管理。這種評價模式限制了教師自主發展,針對這一種情況,需結合“效率至上”理念逐步創新評價機制,創造一個良好的評價環境,給教師自主發展提供一定支持。
一、評價目的
在教師管理工作中,為了促進教師自主發展,應合理運用評價機制,確定評價機制的評價目的是激勵教師成長,促進教師自主發展。教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教師自主性要求較高,傳統的評價機制主要依靠上級管理,會讓教師產生畏懼、害怕的心理,且不尊重教師心理需求。針對此,應在教師管理中利用獎懲本質對教師進行評價。例如,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可遵從公開透明、有效獎勵原則制定一個教師工作考評獎懲方案,以本校實際為指導思想,以實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為重點,按照公平獎懲原則,構建起獎懲激勵機制,具體考核辦法是以師德、工作態度、工作紀律等為考核重點,每月根據各部門考核情況,月底交辦公室匯總。在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上,可要求5年教齡以下的老師手寫詳案,5年教齡以上的老師可寫簡案或電子檔案但必須有書頭批注,完成獎勵100元,優秀獎勵130元。在超工作量考核上,給予節假日值班補貼、公代補貼等獎勵,利用評價機制激勵教師自主成長。
在運用評價機制促進教師自主發展時,要樹立起為教師服務的意識,把評價看作是幫助教師成長的一種手段,促進教師自主發展的一種方式。
二、評價氛圍
為了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在利用評價機制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時,應營造一個平等、寬松、合作的評價氛圍,讓教師參與自己的評價。正如西方學者Cousins,J.B曾說:“從教師成長來看,讓教師參與評價,鼓勵他們自主制定成長目標,積極參與各種工作反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例如,在教師管理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可組織教師開交流會,一起交流討論評價方案的編制,了解評價方案的意義和依據。接著,在后續交流中自我收集信息,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終實現自我發展。以某一位老師為例,他在自我反思中總結了在教書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包括創新意識淡薄、教師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結合不夠、專業理論知識還不夠豐富等等,并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勵志在下學期教育教學工作中嚴格踐行“學海無涯、教無止境”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業務素養,求實創新,認真參與學校組織的教學工作,加強對自己工作的反思。由上述案例可知,允許教師參與評價機制實施的整個過程,可促使教師以積極的主人翁態度對待評價,配合評價,并能夠運用好評價機制促進自主發展,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水平。
三、評價內容
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教師自主發展中所應掌握的知識。其中,本體性知識是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指學科教學法。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個人擁有的知識。在促進教師自主發展的評價機制具體實施過程中,應重視上述實踐性知識的評價,它是教師自主發展的關鍵。
例如,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可圍繞教師自主發展,確定評價機制評價內容是問題解決能力、管理學習學習能力、課程、學習風格的知識、對實際經驗進行反思、創新精神、廣博知識修養這幾個評價指標。其中,問題解決能力,是指批判性思維品質、反思意識、評價能力等等,凡是滿足教學實踐評價標準的老師,為其頒發資格證書。這種評價模式,可激勵教師努力學習個人化和情景化的實踐性知識,實現自主發展。
四、評價主體
在教師管理工作中,為了運用好評價機制促進教師自主發展,應遵從公平、公正原則,構建起多主體的評價網絡體系。例如,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可利用網絡平臺為中青年教師構建“××小學教師微博群”,成立教師網絡學習團隊。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將自己的博文、讀書心得、教學反思(隨筆)發布到網絡平臺上。如此,校長、學生、老年教師等等,都可參與中青年教師的評價,給予愛學習的中青年教師一些表揚,監督中青年教師自主學習情況。
在教師管理工作中,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可由傳統的領導小組評價方式轉變為領導小組、教師同行,參考學生、家長多主體評價模式。同時,學校可通過組織“評學評教”調查活動,反饋教師工作情況,以更加民主的評價方法激勵教師,讓教師從中總結出一些心得,努力進步。
五、評價方法
1、個性化評價
個性化的教育需要個性化的教師,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小學校長應倡導個性化評價方法。例如,學校在對教師實施評價時,可尊重教師個體差異性,每學期推出一些可實現對教師進行個性化評價的評價機制。包括各項先進之星、“突出貢獻獎”、“十大園丁”等等,以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激起教師工作活力,令教師在良好環境下慢慢養成自主發展意識。在評價化評價中,學校還可以制定五年發展規劃,鼓勵教師確立自己五年中教科研、專業化、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的發展目標,并將總體規劃目標分解到五年時間里,最終通過準確的個體定位慢慢實現自主發展。
2、全過程評價
在教師管理期間,應注意對教師實施全過程評價。如此,有利于教師全面發展。例如,學校在實施評價機制時,可遵從全過程評價原則,評價教師師德修養、基本技能、業務素質、文化素養、科研能力、教育理念、工作量等各個方面,不再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依據,局限于教育活動結果,強化教師工作全過程評價,令教師能夠反思自己在人格風范、自律意思、師生互動、專業知識、課改實施情況等各個方面的實際表現,不斷深化對自己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自身綜合能力,自主反思、自主發展、自主進步。
綜上可知,小學校長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合理運用評價機制可以促進教師自主發展。但是,在評價機制具體應用過程中,應遵從“效率至上”管理理念,不斷完善評價機制中評價目的、評價氛圍、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方法等等,制定好關于教師自主發展的評價制度,構建起一個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團隊,最終達成教師管理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寧花.合理運用有效的評價機制[J].教育,2015(23):41-41.
[2]唐海燕.中小學教師評價機制創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1.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新橋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