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莉
教室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陣地,教室內的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班級文化,提升對學生的塑造作用,強化對班級的管理作用,才能對學生起到持久有效的影響作用。本文就如何強化班級文化構建,提升班級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作用談幾點自己的見解。
一、開辟班級文化墻,構建奮進積極的班級氛圍
班級管理工作中,班級文化是有效塑造學生品質、提升班級管理秩序的重要資源,教師精心選用和設計班級文化,在學生對學習的堅持性上更能夠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開辟班級文化墻的方式對學生的品質起到積極的作用和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制定班規,通過計分制的方式對學生本周或本月的表現(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回答問題情況、紀律情況、衛生情況等)進行不同權重的計分統計,最終選擇高分者評選為本周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紀律之星”等。通過這一形式,被表彰的學生將會以此為榮,受到積極的直接強化作用,為保持這一積極的形象,也會更加努力維持積極的品質;對于未上榜的學生,替代強化的作用直接為學生在潛意識中建立了學習榜樣,受上榜學生的激勵,學生也在為“上榜”獲得相應榮譽而不斷努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開辟目標欄,引導學生建立目標意識,將自己某一學科的學習目標、超越某個學生的目標寫在班級文化墻的目標區域,引導學生在目標的驅動下更加努力學習,讓目標欄中奮進的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著自己的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在班級后方開辟晾曬欄,讓各科教師展覽和張貼班級中的優秀作業或者卷面,讓工整的字跡、認真的作業呈現在教室中。通過以上班級文化墻的開辟,學生在班級中會建立起更多的榜樣和目標,學習更有動力和成就感,期待展覽、享受展覽的精神讓學生堅持不懈、不斷進取,這種奮進的精神也必然成為影響學生學習行為的良好班風,構建起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 張貼班級文化帖,有效構建高尚道德認知
“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對于學生的教育和塑造工作,既要通過口頭的說服教育開展,更需要無聲的班級文化時時刻刻對學生加以提醒,才能使班級文化的作用無孔不入、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熏陶學生的品質,優化學生的品德。所以,教師在班級文化的構建過程中還可以通過班級文化貼的方式對學生的品德進行感染。例如,針對初中生學習時存在惰性心理,教師可以直接在班級中懸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一書法,讓學生在蒼勁的書法中感知我國中華文化的底蘊,同時受此詩句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厚積薄發才能讓自己更加充實,為自己贏得更加豐厚的回報;再比如,當教師希望在班級中構建友愛、和諧的交往和學習氛圍時,也可以通過直觀的班級文化禮儀圖和宣傳海報的方式充實班級文化,引導學生在班級中受此直觀、圖文并茂的班級文化的影響,不斷向海報中提倡的班級文化看齊。在這種多樣豐富的班級文化中,學生的品質受到班級文化的影響后變得更加積極、規范,學生的行為也在積極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的影響下變得更加有序高效。從道德認知到道德情感,從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品質影響深入骨髓、直擊心靈。所以,利用班級文化貼這一形式對學生開展品德塑造的影響是長遠、深久的。
三、創建完善制度文化,規范學生言行舉止
初中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已經就一些事物產生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但是其思想還不夠成熟,對于是非的判斷能力有限。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還需要通過制度規范的方式對學生的品德和認識進行塑造和規范,在學生的心理上建立制度紅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中,班級活動的有序開展更需要系統的制度保證,因此,在班級文化的構建過程中,制度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讓班級中的制度文化對班級管理產生更加有效的作用,能夠輔助學生約束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通過民主制定班規的方式完善制度文化。例如,為了獎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教師可以在班規的制定中建立積極學習、積極反饋的獎勵制度;為了保障班級活動的有序開展,維持課堂教學的有序性,教師也可以就班級中違反紀律的學生制定一些程度較輕的懲罰措施。在這種完善的約束和規范制度的保障下,在師生民主制定的班規的約束下,學生在班級中的行為會變得更加規范,其不敢也不會觸碰制度紅線,形成良好的言行舉止。
四、構建班級活動文化,豐富學生學習情感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班級活動的組織開展、班級教學任務的完成既離不開教師的組織,更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班級中,團體凝聚力和團結一致的向心力是十分重要的,是直接影響班級活動開展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班級文化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善于應用班級活動文化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凸顯學生主體,提升學生的主動性,釋放學生的活力,提升學生團結班級和團結同學的傾向。所以,在學校組織的一些競賽類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例如,組織學生參與拔河比賽,讓學生團結一致為班級榮譽而戰;組織學生參與校級運動會,讓全體學生為參賽同學吶喊助威,讓參賽學生感到班級的和諧溫暖,建立起為班級奮進、努力的精神;組織學生參與以“團結”為主題的班級演講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激情演講的方式在班級中釋放自己的情感力量,借環境東風對班級團結氛圍進行渲染,讓豐富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的重要資源。在豐富活動的構建下,學生體驗到豐富的中學生活、班級中濃厚的情感氛圍,感知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友愛,其品德與認知也必然向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其價值觀也必然更加合乎規范,班級活動文化對學生的塑造作用也就得以凸顯。
五、結語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應當是“無聲勝有聲”的。所以,教師要重視班級文化的影響,并通過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班級活動文化的構建讓學生在其熏陶感染下變得更加積極、奮進。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