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艷
國學教育是指教師在國學內容的基礎上依照社會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國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國學教育的意義在于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愛國情懷,從而提高國學素養。基于小學國學教育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我首先分析出小學國學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存在的問題(教師水平不同、缺乏國學教材、學生對國學教育的興趣低)以及改善小學國學教育的策略,最后分析出小學國學教育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文化素養、語文學習成績。
一、 國學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國學教育不僅與當代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更關系到全民的素質提升。學生學習國學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格品質,增加民族和諧,培養愛國情懷,對教師完善知識教學體系也有很大的幫助,從而達到完成有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目前的小學生都缺乏對核心價值觀的意識,究其根本,是因為家長和教師都比較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從而忽略對學生的思想和人格行為上的培養。一個人的教養素質不僅關乎家庭,更與學校密不可分。教師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除了要對學生的成績擔起重任之外,對學生的行為舉止等基本素養也要負起責任。將國學經典帶入課堂,對學生進行引導、熏陶,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辦法,經常誦讀國學的學生首先會懂得尊師敬長、知書達理,長期下來,學生的生活品位和審美情趣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此外,會提高學生的專注力與記憶力。經常誦讀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有一個心態平靜的良好閱讀習慣。據調查顯示,有45%~60%的學生能記住其中的知識,并且記其他科目的知識時也是易如反掌,保持著一個超強的記憶力。并且,經過誦讀國學,學生的識字量得以增多,漸漸地,學生就會主動翻閱其他書籍,豐富自我,開闊視野,在寫作文及日常發言中都會出口成章,從而更善于與人溝通交流。
二、小學國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水平不同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文化素養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在國學教育的活動中,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國學知識文化底蘊,才能做到“術業有專攻”。但在現階段的小學國學教育中,部分教師只是表面理解了國學知識,沒有加深對國學知識的了解。
(二)缺少教材
在小學國學教育的發展中,部分學校沒有國學教育統一教材,教師只能自編自授,從古詩詞和名人名言中摘抄一些句子。而教師可以鼓勵家長自主購買有關國學知識的素材,讓學生們將教材帶入課堂中,以開展班會的活動。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班會負責的方向,有的學生選擇畫國學板報,有的學生可以選擇上臺誦讀國學,甚至會有幾名學生進行一個國學表演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國學的現有教材,并且學生會對這種模式的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既完成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又使學生了解與掌握了國學知識。
(三) 學生的學習興趣低
小學生學習國學的方式就是誦讀、背誦兩種,誦讀國學經典的方式缺乏新意,而且單純的誦讀理解不了國學經典的內涵,導致學生對國學的興趣下降,學習積極性降低,甚至有的學生對國學存在厭煩心理。
三、小學國學教育的策略
(一)加強師資培養
為國學教育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有利于提升小學國學教育的水平。教育部門可以制定一套培訓體系,讓廣大教師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國學知識,同時也為了有一個更好的教學。在一些有國學經典的學校中,可以另開一節專門學習國學知識的課程,讓學生感覺到國學教育的重要性。教師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探討,豐富自身,制定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國學教學制度。例如,一些教師選擇在教室內掛上一些國學經典的圖文,如像《論語》中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一些名人名句,給學生打造一個有國學氛圍的教室;再者,在課堂上讓學生互相借閱,共同學習《三字經》《弟子規》,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對國學知識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國學知識的日常熏陶下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加強學校意識
加強國學教育,讓學生適應國學,首先要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環境,那就是學校,校園環境可以有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將國學知識與校園文化巧妙結合在一起,以國學為主體,創造富有特色的國學環境,使學校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自動教學,學生在課下休閑時間里受到國學知識的熏陶,時刻提醒著學生的舉止行為。此外,學校還要加強對校圖書館的建設,選購一些基層的經典國學作品以及鑒賞圖文。圖書館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快速學習國學知識,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豐富的國學知識資源,這樣也會使學生更加熱愛國學教育。最后,學校可以組織活動,在傳統節日的來臨之際讓學生誦讀國學知識,展現對中華文化精神的傳承與熱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小學國學知識內容豐富多樣。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學習國學,不僅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的,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知識。通過誦讀國學知識,使學生與人溝通交流時富有深度,并且對語文產生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成績,為學生以后的發展道路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注:本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國學經典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0835)的研究成果。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