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英語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英語教材進行整合,靈活運用教材、合理使用教材,探索教材使用新方法,發揮英語教材應有的作用。
一、符合新課程標準,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根據教材照本宣科地進行“滿堂灌”“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圍繞學生開展課堂教學目標,并注重學生個人發展,因材施教。
我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們學習、掌握英語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因材施教,開展個性化教學,幫助每位學生都能夠獲得成長。如,學習“Feeling excited”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文本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學會運用本課學到的內容表達自己的感受,學會安慰別人。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只能掌握課本知識,學會基礎知識;有些學生則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還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已經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安撫別人的情緒。于是,我把全班分為三個學習小組,第一組的學生重點學習教材知識,學會模仿教材中的英語句式和詞匯嘗試表達自己的情緒;第二組學生學會熟練表達自己的情緒,然后,我要求他們在小組內舉辦一個心理咨詢活動,根據每一位學生陳述的心理問題做出不同的情緒反應。第三組學生則是充當第二組學生的咨詢對象,幫助第二組的學生做出正確的情感安慰反應。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學到的新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二、全面把握新教材,適時拓展延伸
英語課堂組織形式單一老舊,逐漸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認為可以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引入課外教學資料,開闊學生的眼界。現代信息技術憑借其高效、便捷、海量信息等特點被很多學校應用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我認為教育工作者們要善于利用這些最新的科學教育手段武裝自己,拓展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如,學習“Keeping healthy”這一課內容時,我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決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課外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制作了一個微課小視頻,把本文涉及的重難點知識都羅列其中,使學生在短短5分鐘的時間內清楚了解了即將學到的英語新知識。教學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后,我先帶領學生們熟悉本課的英語詞匯和英語句式,以便順利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由于本課學習的英語單詞量較大,學生們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基于此,我利用網絡查找到了“fever”“headache”“toothache” “sore eyes”等各種病情的圖片,要求學生利用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分析這些病情出現的原因并給予緩解這些病癥的合理性建議。聽到我的要求后,學生們一開始在敘述的過程中斷斷續續,但是分析過一兩個病癥后,便漸漸熟悉起來,因此夠順利地完成要求。接下來,我為學生們找到了一則短視頻,這則短視頻主要介紹了由于不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疾病。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觀看短視頻,并時不時發表自己的看法,最終體會到了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最后,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我留下了一個課后作業,寫一則小短文,假設自己是一名醫生,談一談病人不好的生活習慣并能夠給出合理的建議。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了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到了教材之外的英語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累了生活經驗;與此同時,學生們還能夠從英語課堂中感悟到身體健康的重要習慣,改掉了身上不好的行為習慣,促進了身心健康發展。
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習更加積極主動。
三、整合相似內容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如何實現高效教學,是每一個英語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我認為,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有必要精準把握教材,把握課程類型,把相似的教材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集中教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學習“The changing world”這一內容時,我結合之前學過的舊的知識 “Food festival”,幫助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點,減少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在學習“Food festival”時,學生們通過學習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食物文化,如美國的肯德基、印度的咖喱、韓國的泡菜等等。以世界美食為切入點,引入本課的學習。我要求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選擇一種世界美食,談一談這種美食隨著世界全球化的發展,發生了什么變化。同學們聽到我提出的要求后都一臉輕松,因為是從學習過的舊知識中展開論述,學習難度并不是很大。于是,學生們立即展開激烈地討論。有的小組從“I think they need to cook soup”開始話題,談論喝湯文化在全球各地的盛行;有的小組從“Do you think the children need to make green tea?”進行討論,談一談飲茶文化是如何隨著世界的變化而發展起來的;還有的小組直接從世界著名的美食節日中入手,看一看人們是如何在這些盛典中慶祝節日的到來,以及其他地區人們紛至沓來,觀賞節日的盛況,從“I imagine that a lot of people will come to the food festival.”探討文化節是如何隨著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的。 我要求學生們在探討以美食為主題的話題時,要用上本課即將學到的重點句式“have/has been to” 或者“have/has gone to”等以及重點單詞:bell,take place,volunteer,be happy to do等。10分鐘后,討論結束了,學生們也掌握了新的英語知識。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我精準把握教材內容,合理整合教材中相似的內容,減少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阻力和降低難度,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與之前熟練掌握的舊知識產生聯系,讓學生從內心愿意學、想學,從而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對英語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是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整體把握英語教材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幫助每一位學生獲得成長;在有效使用英語教材的基礎上,適時引入課外教學資源,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之前學習的舊知識去學習新的知識點,做到對英語教材合理有效地整合,減少學生學習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英語教學中深入人文教育,促進學生英語學科綜合素養的提高。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