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印
【摘要】紅色文化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資源之一,紅色文化將革命歷史相結合,促使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過研究紅色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方法、內容和形式上,并淺析了實現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碰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紅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碰撞
1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性
紅色文化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將革命的精神與當前文化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文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由四種模式影響著并發展著,傳統的、未來的、顯性的和隱性的,并且紅色文化將作為一種很重要的資源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紅色文化是我國稀有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在思想教育模式開發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積極趨向紅色文化,寓紅色文化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去,通過革命歷史傳統將紅色文化傳輸到學生中去,有利于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效果。
在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對革命所以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進行學習,在紅色文化地聽向導講解紅色文化歷史,使我們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信心和決心。切身體會到英雄人物的雄韜偉略,從而能在其中收獲其他休閑放松方式所不能獲得的感悟。紅色文化中的向導是實施紅色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主體,引導大學生學習紅色革命文化,從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此過程中,大學生受到紅色文化的影響,從而,使自己充分認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深刻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以此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
2.1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碰撞
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能夠承擔泗縣政治教育的內容,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利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和客體之間進行相互作用的形式與物質實體。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一般包括談話、開會、黨內活動等傳統式的載體,也有管理、媒體、文化、多媒體等新式載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作為教育載體不可能一成不變,需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發生相應的碰撞才能趕得上時代的變遷和步伐。紅色文化是以革命遺跡、精神、人物等為基本內容,傳承在革命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紀念革命精神,符合大學生的教育特征,使教育在紅色文化的覆蓋下來進行深入的學習。在紅色文化中,紅色主客體在轉換、互動的過程中,而紅色文化作為其中的紅色精神、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載體,使主客體產生良性互動,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灌輸的作用。
2.2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碰撞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其作用的本質屬性和內容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導向、政治、激勵等。紅色文化是建立在紅色資源基礎上的一種獨特的精神方式,融合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相關內容,具有傳承、引導等多重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拓展。通過紅色文化的開展,將傳承的精神、文化以各種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增強他們的愛國愛黨情感。在文化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又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
2.3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碰撞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服務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理論教育法、實踐教育法、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推行時,一般是單獨使用,或者多個方法結合使用,但是由于社會發展較快,其所蘊含的方法也需要發生變化。紅色文化將紅色精神寓于紅色活動之中,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輔之以說教式的教育,使思政教育能夠在寬松的、愉悅的環境中去進行教育,學生的思維就會進行大維度的自我解放,更能夠深刻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2.4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的碰撞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人生觀、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社會核心價值觀、道德、法制等內容,主要是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部分在課堂上進行,通過培訓、會議、講座等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在長期的紅色文化建設中,我們要與時俱進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紅色教育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觀、政治觀、愛國主義等內容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化體現。在紅色教育的同時,要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覺到紅色的氛圍。因此,紅色文化是新時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3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碰撞的有效途徑
3.1構建紅色文化實踐基地
自紅色文化基地工程啟動之后,紅色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逐漸建立起紅色文化基地,與紅色文化基地相匹配的紅色資源也日趨完善,發展紅色文化基地適應時代潮流。建設紅色文化基地,不僅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也會對學生在參觀紅色文化基地時給予深刻的記憶。在觀看紅色文化的同時,學生經過視覺、聽覺、嗅覺等因素直接予以激勵,結合向導的講解,對紅色文化的英雄壯烈篇章進行系統的描述,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覺悟得到提高。建設紅色文化基地,給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放松自己的地方。紅色文化以比較特殊的方式呈現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的深謀遠見,使同志們更加堅定追隨黨的決心,提升在日常學習中的能力。
3.2在各高校開展紅色文化課程
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要從課堂開始,在學校教育中加入紅色文化知識,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興趣,加深學生對革命戰爭年代傳承下來的紅色精神的理解。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還有令人身懷希望的堅定信念。在高校教育中加入紅色文化,幫助學生阿正確了解英雄,正確看待歷史。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每學期的學習中,根據不同的特點來介紹紅色資源,有目的地帶學生到紅色文化基地實地考察,幫助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為明確地認識到紅色文化在泗縣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擴充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
3.3組織紅色文化主題活動
開展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活動,營造積極的、健康的紅色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理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前,紅色文化大部分是政府部門、學校、事業單位組織學生去紅色文化基地,而群眾自愿去的人就很少了。以學校為基礎,在社會上開展紅色主題活動,在社會上能夠形成主題規范活動,這樣可以影響到廣大的人民群眾,并推動紅色文化順利地開展。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時,可以利用學校及社會新聞媒體渠道來擴大宣傳力度,促使更多的人參與學習。紅色文化的開展要以紅色文化為基礎,紅色文化為主題,必然也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相連。因此,必須借助紅色活動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加顯性化,并能夠升華學生的價值觀問題。
總之,紅色文化的開展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是因為其蘊含著紅色基因,更是因為與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是一環很重要的工作。同時,紅色文化的發展也會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碰撞。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新式的教育模式,幫助學生與人們在看中學,學中看,并促使其身心得到感染與激勵。
參考文獻
[1]曹萍.論井岡山紅色資源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D].長沙.湖南大學.2012
[2]敖海華.論紅色資源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