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芬
摘要:教育,不單單是成績的體現,更是思想上的覺悟。實際上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關鍵看是否能抓住有利的時機,是否能引起所有學生的共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要我們時時刻刻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滲透是隨時隨地的,潛移默化的。
關鍵詞:德育;英語教學;潛移默化;道德素養
我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面對的是一張張樸素的小臉,他們的父母大多初中都沒有畢業,在教育上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成績,能考上理想的高中,然后考上大學,從此不再像他們一樣在農村一輩子,然而,他們只關注成績,不在乎其他,學校組織的活動,不參加,有的家長甚至打電話告訴班主任,怕耽誤孩子學習,拒絕孩子做學習以外的工作,前幾天,我英語科代表的媽媽突然打電話要求不讓她的孩子做科代表了,說會影響孩子學習,我答應了,我找到我的課代表,但是,科代表哭了,說他想繼續做,他媽媽不同意,我卻無能為力。他母親的堅決,我無法拒絕。這件事雖小,卻反應出了根本性問題,不光是學校教育,家庭的教育也尤為重要。以下是我在英語課上的德育教育的總結;
教師要挖掘教材,融入品德教育
現如今的小學英語更加注重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Learn how to learn(學會學習)和Learn how to know(學會求知)。教材的內容很是廣泛,教材很多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也有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啟發性。如;學校,家庭購物,時間,日常行為習慣,食物,水果等。這些學習都滲透著德育,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德育教育,以知識為載體,在教育中滲透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思想上得到良好的愛國熏陶,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們明確學習外語的目的,懂得外語只是你以后學習,工作,生活的一種工具,切不可作為唯一的出路。
二、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抓住課內教學過程中的有利時機,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有計劃、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英語學科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的機會有很多,在英語教學中,講星期week的時候,在西方國家星期天作為一周的第一天,而在我國,周一作為一周的第一天,很多時候孩子們還是喜歡中國文化的,在他們的想法里已經習慣了我們國家已有的生活模式,并且我會在課上講,對西方文化的學習,不可排斥,我們要學習其精華,但不可盲目跟隨,盲目效仿,要將我們的中華文化作為主流文化進行弘揚并發揚光大。雖然說,教學生“明理”很重要,但是,重點要放在“導行”上。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盡可能的培養崇高的道德愿望,培養個人對道德理想的向往,從而產生的道德行為。英語學科的德育過程,是根據教材的總體內容,將外來優秀文化、現代文明與健全的人格融為一體的教育過程。品德教育還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有趣的英語教學活動和其他課外活動之中,使學生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形成規范行為,形成良好習慣。英語潛在思想教育內容有很多,我們要備好每一節課,把思想教育內容,科學地靈活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就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注重教學過程,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適當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間不需要太久,兩分鐘即可,在課堂上,培養小組合作精神,促使他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從而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通過團結合作完成學習,也是一種德育滲透。
在英語教學中,難免會有問題學生,在處理問題學生時,我們必須要在思想進行教育,在心理上進行輔導,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切記不可盲目聽從他人的言論,盲目學習,在什么年紀做什么事,這是最重要的。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養,言傳身教。
教師要不斷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只言傳不身教,不能讓學生信服,這階段的學生心智和行為都不成熟,容易被外界力量所誘惑,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在日常行為舉止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辨別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師生感情,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能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了解學生,懂得并理解他們的所感所想,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的言行舉止。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寫道“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那么,就讓我們創設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使他們在語言學習的同時將他們的情感品質的進行內部消化,形成良好的心靈的品格。
我認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德育教育。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組織更多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將德育教育更好地進行傳遞,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從而成為更好的他們。
參考文獻
[1]粟為農,李鳴.論素質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N]2002-2003.英語輔導報.第12期網
[2]石中英著:《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3]鐘啟泉、崔允漷主編:《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