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華

面對教師流失,特別是優秀教師的流失,園長在痛心焦慮的同時,更要充分考慮這一職業的流失特性,放平心態,留住真正熱愛幼教事業的教師。
幼兒園教師需要獨立應對很多壓力與挑戰,這是一種高情感投入的職業,從工作層面的要求可以看出優秀教師是一群高情商、高智商的特殊人才,他們的需求是多面的。比如專業發展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只有滿足了教師的多層需求,幼兒園才能吸引并留住他們。
作為新時代的園長,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角色定位,適時變換領導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角色,既能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更要保障教師的生活需求,疏導教師的心理情緒。
領導者留人的關鍵是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的文化核心是“融合”,比如在接收幼兒入園方面,同時接收普通幼兒和特殊幼兒(如自閉癥、唐氏綜合征、發育遲緩等),我們的標準是能帶特殊幼兒的教師才能稱得上是一位具有較高教育水平的優秀教師,因為只有能夠容納個體差異的教師,才能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個別化發展需求。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優秀的教師悉心照顧孩子,而園長,則要站在教師的背后,悉心照顧教師們。
作為領導者,必須重視教師在不同階段的需求,給予充分的安全感。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幼兒園擔任教師,應當盡力解決他們的食宿問題。幼兒園年輕女教師居多,應為她們組織聯誼活動,助其尋找如意伴侶。中年教師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之后,要心系他們孩子的教育問題,多幫助有困難的教師,力爭讓合同制教師的子女跟正式編制教師的子女一樣能升入小學、中學。在前幾年沒有托管班的時候,幼兒園教師的孩子放學早,我就安排一位年長的保潔女教師,在特定的時段到小學門口接孩子們回幼兒園,看管孩子們在小會議室里寫作業。融合教育的核心就是平等,這不僅浸透在我們的幼兒教育中,也體現在我們的教師福利上。年長的教師家屬生病,我們不只是口頭上噓寒問暖,還利用各種資源,主動幫忙聯系醫院救治,盡可能幫助教師解決生活難題。
作為領導者,必須時常關注教師的精神狀態。即便優秀的教師也會不斷面臨工作壓力。特別是各類家長工作,經常會給教師帶來很大的無形壓力。于是我就親自參與各類家委會,教師們難以獨自面對的難題,我就出面跟他們并肩作戰,一起分析問題、應對難題、解決問題,辦好讓家長滿意的幼兒園。幾乎所有的優秀教師,都有結婚生育、孩子教育、家人醫療、心理壓力等需求,園長既然是領導者,就要整合各種資源,盡力滿足教師們的需要,讓他們無后顧之憂。
管理者留人的關鍵是行為決策。行為決策的核心就是實現人的潛力效能。越是優秀的教師,可挖掘的潛力越大,越在乎自我效能感,渴望實現自我價值。集體決策、眾人參與是我作為管理者的工作原則。有參與的管理才是有黏性的管理,因為優秀教師能夠管理班級管理家長,說明教師自身都是具備良好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具有較高水平的決策能力。
幼兒園的事情,特別是涉及教師自身利益發展的事情,比如獎懲考核,要賦予教師參與決策的權利,分層、分專題聽取相關教師的心聲,鼓勵教師們獻計獻策。幼兒園在管理機制上借鑒企業管理中的“閉環管理”,即按照決策、實踐、反饋、再決策、再實踐、再反饋的環狀流程,即什么事情由哪個部門或人員去辦、按照什么標準去辦、什么時間完成、結果如何、存在什么問題或取得什么經驗等,都要有完整的記錄和信息反饋。按照封閉的基本方法,從后果中找出管理手段各環節中的問題,要求“說到的要寫到,寫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記錄”,“閉環管理”還要與獎金掛鉤,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發現,但凡優秀的教師,都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他們大多樂觀進取、高能高效,很少屢犯同一錯誤,因此鼓勵決策、職責明確、記錄反饋、杜絕偏差、獎懲兌現,關注教師們的行為決策,才是管理這些人才的有效策略。
教育者留人的關鍵是理念先導。理念先導的核心就是更新人的教育意識。優秀教師都有專業不斷精進的需求,渴望向更高的境界成長。園長是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時代變遷,孩子們具體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在發生改變,但根本不會變。比如我們年輕時,孩子們喜歡孫悟空、黑貓警長和花仙子,現在的孩子們則喜歡《汪汪隊立大功》里的天天、毛毛和阿奇,《冰雪奇緣》里的艾莎和安娜。在具體事物的更新上,我肯定追不上年輕優秀教師的步伐,他們在一線接觸更多的孩子,更理解孩子,但是蔡元培先生“尚自然、展個性”的理念依舊是我篤信的兒童觀。
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幼兒園要辦得像個樂園一樣吸引孩子,是我們不變的宗旨。讀書日里我會親自扮演孩子們喜愛的角色,給教師們一個驚喜,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優秀教師組織幼兒活動時,我積極參與設計、實施、討論和反思各個環節,參與教研活動,申請課題,帶領教師們研究孩子、走近孩子,讓孩子在有趣的游戲里盡情地探索和思考。比如如何引導班上倔強的孩子,如何鼓勵膽小的孩子,如何照顧體弱的孩子,如何培育資優的孩子,如何關注過敏的孩子,如何接納新進班的孩子,如何讓孩子安全有序……這些豐富經驗凝練出來的道理和妙招,是我和教師每次分享討論的樂趣所在。我們相互學習,一起追求更加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做彼此專業成長上的陪伴者。
就像我們始終在追求和實踐的教育理念一樣,既要促進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又要提升教師的個性化成長。優秀的教師需要在有關愛、講專業、有原則的環境里成長。園長是領導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但終究也是人,這些年我力爭成長為一個具有雙性化人格特點的園長,既保持女性的細膩溫暖,又不乏男性的果斷豁達,我將自己定位在引領者、支持者、服務者,和教師們一起學習成長。
總而言之,園長想要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只有真正為教師著想,為教師做實事,才能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才能陪伴教師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精心耕耘、砥礪奮進。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