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麗
在日常游戲中,滲透STEAM教育理念,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索的過程中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得到全面發展。
在萬圣節來臨之際,孩子們希望舉辦一場萬圣節舞會,并提出了裝飾活動室的想法。幼兒和家長一起雕刻南瓜燈,第二天帶到幼兒園。
看著這些造型各異的南瓜燈,孩子們認為:“如果這些南瓜燈能亮起來該有多好,就像電影《哈利·波特》里的情節一樣。”
興興說:“可以放燃燒的蠟燭。”諾諾說:“手電筒可以發出亮光。”小美說:“昨天買南瓜時,送了帶開關的蠟燭。”我和孩子們約定,將可以讓南瓜燈亮起來的材料帶到班里進行驗證。
第二天,“點亮南瓜燈”的探索歷程開始了。
果果、興興和諾諾將一根長長的蠟燭放到南瓜燈里。當蠟燭被點燃后,南瓜燈里并沒有發出亮光。
興興說:“蠟燭太長了,我們把蠟燭弄短一些吧,讓它能放進南瓜里。”果果說:“多高的蠟燭才合適呢?”諾諾說:“我們拿尺子量量吧。”
諾諾用尺子測量桌面到南瓜頂部的高度,用筆記在紙上。興興按照測量的高度用美工刀切蠟燭,之后用剪刀剪斷蠟燭芯。將截短的蠟燭放進南瓜燈后,孩子們發現,蠟燭還是高出南瓜一些。興興說:“我們是按照測量的南瓜高度切的蠟燭,為什么蠟燭還是高出南瓜呢?”孩子們沉默了。我發現孩子們沒有察覺到南瓜內壁的厚度,于是我用手摸著南瓜內壁說:“這個南瓜肉真厚,南瓜里面都變窄了。”果果說:“是不是南瓜肉太厚了,把蠟燭給抬高了?”興興將蠟燭再切短一些后,就可以完全放進南瓜里了。
“如果直接在南瓜燈里點蠟燭,會燒到手的。我媽媽給奶奶過生日的時候,先點燃一根蠟燭,再用它去點燃生日蛋糕里的蠟燭。”果果自言自語道。孩子們動手操作起來,南瓜燈終于亮起來了。
游戲是幼兒最自然的學習,游戲中的真實需求引發了幼兒的興趣和探索,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學習的能力。通過觀察、提問、討論、交流和驗證的循環過程,幼兒運用多領域學科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豐富認知,增進體驗,培養了科學思維、科學意識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點評
教師敏銳地抓住幼兒萬圣節自制南瓜燈活動的話題,分析活動內容對幼兒的發展價值。在孩子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討如何順應幼兒需求、支持幼兒探究,如何在游戲探索中,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藝術相互融合,使幼兒在各學科應用中,不斷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深層次學習、理解性學習,提升幼兒的認知經驗,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以及與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多種學科的知識。
點評人:穆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