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為每個知識板塊建立對應的方法模塊,進行標準化講解,對方法加以量化,做到“知識方法化”。
關鍵詞:知識板塊 題目板塊
正文
眾所周知,學習一種語言離不開聽、說、讀、寫,學習英語亦是如此。如何將聽、說、讀、寫落實到課堂教學呢?小學英語課可采用兩大板塊組織教學活動:知識板塊和題目板塊,將聽說讀寫訓練由簡到難融入到課堂教學。
知識板塊依內容難易程度分為基礎知識和重難知識。題目板塊針對知識板塊設計一些基礎題和拔高題,基礎題鞏固所學、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拔高題為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提供拓展平臺。
基礎知識學習是基礎也是重點,基礎知識教學設計采用對比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拆拼記憶法,督促學生理解基礎知識,提升學生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對于一些重難知識設計采用圖解結合法、口訣記憶法、情境記憶法逐步消化、理解和掌握。題目板塊中基礎題設計時多用詞匯聽力、語音判斷、單項選擇等題型,采用連線法、公式法、串句記憶法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接受程度。在完成基礎題訓練后設計一些對話聽力、句型變化、補全對話、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習題,運用推理法、聯系上下文法、找關鍵詞和仿寫法完成拔高題,提升個體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為每個知識板塊建立對應的方法模塊,進行標準化講解,對方法加以量化,做到“知識方法化”。
在漢字教學中像“明”“膚”這類合成字,由“日”代表太陽,白天光明的來源;“月”代表月亮,是黑夜光明的來源構成“明”。由“月”作形部;“夫”作聲部,構成“膚”。漢字的“形聲”和“以形說義”同樣在英語單詞學習中也可以引薦,幫助記憶。例如:Soup湯與soap肥皂,有油(u)的湯soup、沒油(u)的是肥皂soap 。這類單詞采用對比記憶法,不僅輕松易學,而且事半功倍。漢語中有異音異義的同形字,英語中也有異音異義的同形詞,借助漢字同形字詞的聯想記憶法學習收效頗高。例如:song歌曲、歌聲,送(song)你一首歌;hang懸掛、吊著,吊著嗓子,引吭(hang)高歌。合成詞還可以用拆拼記憶法識記,例如foot腳+ball球=football足球、足球比賽; water+melon=watermelon含水的甜瓜就是西瓜。
遇到重難知識點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可運用圖文結合法,例如? ? ? ? ? ?family
╱? ? ╲
father? ? ? ?mother
╲? ? ╱
I
家庭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這些單詞的首字母合在一起組成了family, “爸爸和媽媽我愛你們!”這正是對family一詞最好的詮釋。用背口訣記憶法掌握一些易混淆的知識如:how和mang直發愁,她們沒有朋友,找來do you have要和名詞做朋友。名詞朋友有條件,可數名詞要復數,不可數名詞別來湊。How mang pens do you have?正確形式記心頭。
人民教育版三至六年級英語教材,每一單元都有Main scene主情景圖,利用情境記憶法掌握基本句型和重點語法知識。
題目板塊根據難易選用連線法、公式法、串句記憶、推理法、聯系上下文法、找關鍵詞和仿寫法等方法鞏固已學知識,提升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當確認某物是否在某位置就可以運用公式法,公式法將知識簡單化、機械化,但只要熟練掌握,積極運用不僅能輕松完成習題,還能提高口語水平
提問:Is it +in/on/under+其他?(在……里/上/下面嗎?)
回答:肯定回答Yes,it is. (是的,在)
否定回答No,it isn 't. (不,不在)
小學高年級會讓學生完成閱讀和寫作的題型,這是在之前基礎題的基礎上拓展的,考察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做閱讀題可將找主題句法、找關鍵詞法、猜測詞義法和排除法一起使用,多方法、多渠道完成閱讀。英語寫作對小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起步訓練可以借用仿寫法。如介紹家庭就可以模仿課文,先仿寫好基本句型,等熟練之后再尋求內容精彩。
“學與教”理論強調以學生的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的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學識知識的意義在于實際運用,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練,為學生個體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英語》(三至六年級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6教育部頒發)
[3]汪曉楓. 基于多元智能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塊設計[J]. 學子:理論版, 2015(24):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