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的英語教學應體現學科核心素養,而信息技術的恰到好處地使用能使教學事半功倍。本文通過仁愛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 Topic 2 Section C讀寫結合課為例,探究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讀寫結合審核融合來培養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讀寫結合
【作者簡介】李廷鈺,女,漢族,泉州市培元中學,本科,中學二級。
2016年,新課標為英語學科厘定了四項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為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符合以上發展方向,我們必須明確我們的教學目標,并使每一個45分鐘的效率最大化。課堂越高效、越有趣,學生的參與度就越高。所以本堂課的出發點便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達成良好的讀寫結合教學效果。
目前,我們仍有大部分教師特別關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而對培養核心素養缺乏深入探究。所以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都需要改變,我們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學習者中心的課堂。學生需要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空間,我們要能引導和培養學生通過聯想、推理和歸納等思維活動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講究課堂的深度問題,鼓勵將知識與技能在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中用以解決問題,設置開放性任務,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再次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對課內閱讀進行多角度的拓展,了解多元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這是一堂關于如何在地震中自我保護的課,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用性很強,而且還能啟發學生關心身邊的人。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關于在地震中自我保護的詞匯和表達,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學習自我保護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關愛他人的品格。本教學設計通過各種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提高了課堂實效,本課的活動設置還引導學生用邏輯性思維進行閱讀理解,也激發他們用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 Topic2 Section C ,課型為讀寫結合課。本文從室內、室外以及地震后三個方面介紹如何在地震中自我保護。在室內室外方面例舉了地震時的安全和不安全的地方以及該做不該做的事情,地震后介紹了余震以及強調了應該保持冷靜的心態。學生能從本文學習到地震時基本的自我保護措施。同時也能引發同學們的共鳴,用批判性和創新性的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目標:學生通過對本文的學習,能夠掌握并運用目標詞匯downstairs, middle, indoors, doorway, furniture, power, shake, shock, aftershock和目標詞組remember to do, stay away from, run out of, be careful of, stay calm。
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完成本節課的閱讀任務,能夠讀懂關于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的文章。同時能在實際生活中用所學知識避免災難的傷害。
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完成本節課的小組活動,能夠鍛煉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學生通過對本文的閱讀,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保持冷靜,盡自己所能克服困難。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掌握在災難中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能將本課學習到的災難中自我保護的方法進行遷移,探索在其他災難中如何自我保護。
三、教學過程設計
Stage 1: Warm up and lead in
Step 1: Daily Pk
T invites a student to read the sentences in an APP and send it to the class WeChat group for the classmates to compete.
【設計意圖】:通過微信小程序“每日口語王”的PK,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熱情以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同時,通過這個小活動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Step 2: Lead in
T shows a word cloud and discuss the key words with the students to lead in the topic.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文字云圖,讓學生從關鍵字中了解本課主題,鍛煉學生抓大意的閱讀能力,從而也引導學生進入本課話題。云圖中普及幾個課文生詞,降低學習難度,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Stage 2: Pre-reading
Step 1: Check the preview
T invites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exercise about the new words in an app to check the preview of the new words.
【設計意圖】:教師將手機投屏到希沃屏幕,與學生一起完成墨墨背單詞app中關于本課的新單詞的練習以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
Step 2: Watch a video
T shows a part of the movie Tangshan Earthquake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think.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展示唐山大地震中母親處于救姐姐還是救弟弟的兩難的畫面,與學生對話,激發學生思考能否避免兩難?再進一步提出問題: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并請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討論地震時藏身的安全的地方及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激活背景知識,形成閱讀期待。同時,視頻生動的畫面能引發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Stage 3: While-reading
Step 1: Fast reading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what they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設計意圖】:快速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并通過練習掌握閱讀技巧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這個快速閱讀題目的設置目的是跟學生分享善于利用標題來獲取文章大意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獲取學習能力。
Step 2: Careful reading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divide the places on the screen into safe places and unsafe places. Then students are asked to help me find the safe places in my house.
【設計意圖】:此任務是針對文章第二段及第三段內容,利用希沃系統的分類小游戲,引導學生通過細讀文章,區分地震時安全和不安全的地方。而后請學生幫教師找出教師家里的安全的地方并說明理由,這是上一個任務的延伸,檢測教學效果,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任務難度稍微提升,能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提升文化品格。
Students are asked to read again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 about the third and fourth paragraphs.
【設計意圖】:學生仔細閱讀第四、第五段并回答兩個問題,培養從閱讀中提取精細信息的能力。
T leads the students to think deeper about the topic.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照片,與學生討論國家發生災難時,有哪些人一直在災難現場忙碌著。引申到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身邊有哪些人默默陪伴著。引出遇到困難,保持冷靜,盡力克服。培養正確價值觀,提升文化品格。
Stage 4: Post-reading
Step 1: Mind map
Students finish the mind map of the passage and retell the passage.
【設計意圖】:在地震中學會自我保護是本課的重點,通過總結文章框架,完成思維導圖。搭建完整的文本思維鏈,有利于語篇結構的把握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對于自我保護方法的內化。同時,讓學生在復述時有跡可循。在遷移到寫作時,有所參考,也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
Step 2: Group work
T shows some pictures of other disasters.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in their group about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 in a fire and draw a mind map. Then T chooses a mind map to share with the whole class and try to retell the whole passage with the class together.
【設計意圖】: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生活實踐。教師展示其他災難的照片,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如何在火災中自我保護,對上一個任務進行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及遷移知識的能力。 有利于學生建構自己的語言知識系統以及培養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Stage 5: Sum up and homework
1.同步英語公眾號:完成同步單詞,同步聽力。
2.完成批改網作文。
3.課外拓展閱讀。(發布在教師網絡空間)
【設計意圖】:1.讓學生養成朗讀的好習慣。2.作文的布置意在實現從閱讀到寫作的遷移,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3.課外閱讀內容是本課內容的補充和延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拓寬知識面。
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可以喧賓奪主,而是要錦上添花。本節課選取的信息技術,不僅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且有利于突破本堂課教學重難點。同時,對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接下去,我們還需進一步加深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不斷探索信息技術與核心素養融合手段。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2]顧成華,王麗.基于句酷批改網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證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16(4).
[3]王仁杰.信息技術與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深度融合[J].基礎教育研究(校園英語),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