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基礎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技能,對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核心素養培育也有較高的重視。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遵循新課改倡導的生本理念,從多個角度出發探究實施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手段,除了讓學生掌握重點基礎知識,還要加強學生的能力提升,以實現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有效探究
【作者簡介】馮桂蘭,福建省南平市建甌迪口老區中學。
課堂教學孕育著巨大的生命活力,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能夠使得其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彰顯,才能夠真正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現初中英語課堂活力迸發。在初中英語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堅持以生為本,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制定核心素養目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維發展;互動探究,促進學生知識內化;注重實踐,培養學生運用能力。這樣,在多種舉措并舉中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提升。
一、以生為本,制定核心素養目標
新課改著重強調了教學要能夠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有效的教學。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具體授課內容制定符合核心素養的三維目標,使學生在目標的引領中有序開展教學。
比如,在教學《Making New Friends》一單元中“Where are you from”主題課程時,我在教學目標預設的備課過程中,根據班級學生的英語掌握情況和具體教學內容制定了如下目標:首先,在語言知識層面,學生不僅要掌握本課中的基礎單詞如who/they/then,還要對詞組短語有初步的掌握,如Who is she?/Where’s she from?/Are they from England?在技能層面,要能夠鍛煉學生在具體場景下簡單進行英語交流與表達,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其次,在過程與方法層面,教師要能夠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和創設情境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對話中學習英語。最后,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與競爭的意識,讓學生在鼓勵評價中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樂于學習英語。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維發展
多元的教學情境創設使得學生的感知和探究能力得以充分豐富和啟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讓學生樂于探究英語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探求熱情,引導學生英語思維不斷發展。比如,在教學《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對話情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開始交談,如暑假就要來了,你計劃要去哪兒?為什么?讓學生在置身想象情境中展開討論,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對計劃出行的安排有周密計劃,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三、互動探究,促進學生知識內化
新課程標準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與生本互動,共同促進英語課堂的發展,這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英語基礎知識,還要能從多元的互動探究入手,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促進其知識內化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I used to enjoy listening to rock music.》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的業余愛好展開討論,從自己延伸到家人和朋友,在師生和生生互動中讓學生更了解自己和彼此及家人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出現的重點單詞和句型等做集中的梳理,讓學生在有的放矢中實現知識的內化,在交流中擴展知識,理解所學知識。如讓學生用“used to do sth”的句型與同桌進行對話表演,可以根據教師給出的關鍵詞,也可以自主設定主題,在有效的交流中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注重實踐,培養學生運用能力
語言知識學科的學習最終使要落到語言使用的角度,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循序漸進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語言練習與運用中逐步實現語言知識的內化,對提升學生實際英語運用能力及綜合素質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能夠切中時機開展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比如,在教學《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一主題時,我在班級內分為兩個辯論小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有理有據地論述,在這個辯論的語言實踐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對課本中體現的主旨有深入的認識,而且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實現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又如,在教學《Uniforms have many uses in our lives.》一課時,我則是讓學生在課下獨立完成一篇關于“Is it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Why?”的作文,在寫作過程中要能夠運用到所學的句型和重點給出的單詞,在寫作完成后在課堂上展示,并經由小組點評選出優秀的三篇作文,在課堂上朗誦。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將讀與說轉化為寫,在寫作實踐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運用。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核心素養培養的必然要求。教師要能充分重視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預設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和注重綜合實踐等多個方面促進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姚飛.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 2017,17(06):129-131.
[2]沈暢.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4(0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