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要】 ?《孔明鎖》制作適合于具有初步鉗工專業技能基礎的學生來完成。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需要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從收集信息→設計繪圖→備料加工→完成作品,要求學生全員參與,一起完成制作。由此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
【關鍵詞】 ?一體化課程 創新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31-01
《孔明鎖》是中國傳統的智力玩具,相傳由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是由六塊形狀不同的零件來組成的,這種三維的拼插玩具內部的凹凸部分嚙合,十分巧妙,拼裝時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其內部結構。本任務是一種最常見的孔明鎖,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拼裝,的確比較困難,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狀分析能力及創意邏輯上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提高,《孔明鎖》這一任務適合于具有初級鉗工專業技能基礎的學生來完成,該任務的可操作性強,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能自覺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鉗工的劃線、鋸削、銼削、鉆孔等實操能力的提升,增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操作水平,適合于一體化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鍛煉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鑒賞和口語表達能力。
圖2 ? ? ? ? ? ? ? ? ? ? ? ? ? ? ? ? ? 圖2
在本任務的授課中,我注意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必選;從各自拼單幅孔明鎖——合作拼孔明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激發,學生的激情由始至終,學生的創作明顯提升,在組裝中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得到的更深層次的鍛煉,在總結描述中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這一任務的研究使學生手、眼、腦等感覺器官協調運動,培養了學生創造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欲望和創新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在這一任務中也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學習過程:
鉗工綜合技能實訓《孔明鎖》這一任務是完全符合一體化教學的模式,并且能調動中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不僅喜歡動腦而且動手的能力、還有一個團隊的合作能力。
《孔明鎖制作》是傳統的智力玩具,對孔明鎖進行裝配的一個鉗加工任務,這一任務的可操作性強,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在實訓中也要求做到7S甚至8S的管理,是按照企業的工作要求而設計的。本任務在實施過程中對每個人分派不同的加工任務,強調團隊之間的協作意識。老師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豐富的信息資源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啟迪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力,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內容,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強化與提高。
鉗工實訓《孔明鎖》的主要環節是:
環節一:分小組、選取組長、每個人明確任務、繪制圖樣
環節二: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制定計劃、確定加工工藝、領取毛坯和工、量、刃具
環節三:孔明鎖的各零件制作及檢驗
環節四:組裝孔明鎖
環節五:每個小組派代表總結、成果展示、經驗交流
在授課中我結合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有效地指導學生邊拼邊說。共有五個環節,在每個環節中,每個同學的角色是互換的,不可以一個角色從頭到尾。這樣也是在活動中照顧到每位同學都在不同角色中得到不同的鍛煉。
比如(我以環節五為例):在每個環節的最后都會有小結,在小結中每組選出代表來總結本組的組裝成果,在此次活動中你認為你學到了什么等問題。在每個學習活動中都以表格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很清晰明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通過在2017-2018第二學期的授課試用階段中,該任務確實很實用,達到了所要的教學目的:
1. 能識讀零件的軸測圖和三視圖,并表述出零件的形狀、尺寸、表面粗糙度等信息,指出各信息的意義。
2. 能借助相關手冊,熟練查閱零件、刃具所用材料的種類、用途和性能。
3. 能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方法查詢、了解、掌握孔明鎖的基本信息。
4. 能設計孔明鎖各部參數、繪制圖樣、確定加工精度、制定加工工藝。
5. 能接受零件制作、裝配任務,明確任務要求,制定小組工作計劃。
6. 能正確使用工具、量具和刃具,制作孔明鎖零件并組裝孔明鎖。
7. 能按7S要求清理場地、歸置物品,養成安全文明生產習慣。
8. 能撰寫工作總結,進行成果展示和經驗交流。
以上是我對鉗工綜合技能實訓《孔明鎖》的教學探析,如有不當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 參 ?考 ?文 ?獻 ]
[1]勞動部培訓司組織編寫:《鉗工生產實習》,中國勞動出版社1996年(96新版).
[2]李向東,盧雙盈,主編:《職業教育學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3]吳全民.《淺談職業學校實習指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