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麗



【摘要】 ?高考綜合改革形勢下,高三備考復習課也需改變傳統教法,試卷講評課作為高三最重要的課型,更需重視和探討,本文提出了試卷講評課常見的問題,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高三 試卷講評 問題 建議 嘗試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48-02
試卷講評課是高三備考中極為重要的一種課型,在鋪天蓋地的測試中,能否上好試卷講評課決定了測試的效果和備考的質量,下面談談本人在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中遇到的問題、相關思考及一些做法。
一、試卷講評課常見問題
(一)以講為主,模式單一
復習進度的緊迫和試卷數量的龐大,使任課教師們的講評時間極為緊張,為了盡快講評完一份試卷,只能采取最簡單快捷的方式,教師講評,學生聽講。教師一言堂,根據題目講解答案,課堂了無生機,學生注意力不在反思答案總結考點,而在機械抄答案,對考點和答案缺乏理解,即使重復訓練,重復做題,重復講評,學生也不能記住,相同的錯誤仍然不能避免。
(二)以題為主,內容枯燥
試卷講評課大多就題講題,淺嘗輒止,每周幾個課時的試卷講評課都圍繞題目照本宣科呈現答案,缺少思維過程、知識梳理和內容拓展,然而高三試卷講評的目的不是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讓他們總結前一階段的復習內容,深入剖析考點,掌握規律,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否則,一旦遇到變式題、技巧題等創新題,不是一籌莫展就是照搬答案,硬套術語。
(三)以面為主,針對性弱
教師講評試卷時總擔心遺漏知識點,于是面面俱到,從頭講到尾,一張試卷評完總要花三四節課,教師疲憊,學生乏味,而且因為平均分配了時間,沒有重點和層次,缺乏針對性,對一些閱讀難題、語用創新題和作文題不能深入展開,學生能力沒有得到提高。
二、有關試卷講評課的思考和建議
(一)以備測為前提,熟悉考點,預設方法
教師若是只粗略瀏覽題目,沒有深入分析試題,就只能機械展示答案,無法打開學生思維,因此教師應該先熟悉考題,認真做一遍測試卷,評估每道試題的難易度和答案的可取性,了解考點相關知識點,并備好講題方法,設好講評切入點,思考是按知識分類講評,按方法分類講評,還是按照題型或者學生錯誤類型講評,以提高講評課效率。
(二)以批改為基礎,掌握考情,梳理問題
任何一次講評課都應該以批改為基礎,對學生答卷進行批改,才能了解考情,掌握答題情況,根據問題有的放矢地講評。然而高三測試頻率極高,如果全批全改,教師負荷太大,必然影響備課效果,尤其是閱讀題和作文,全部批改耗時較長,無法及時反饋,影響點評效果,因此批改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教師批改,學生自改,小組互改,班級互改……批改只是基礎,掌握考情才是目的,批改完一定要分析失分和得分情況,梳理問題,歸納錯因,總結方法,可以讓學生自行梳理,也可以教師個人梳理,還可以師生一起梳理,選取典型題目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
(三)以反思為目的,舉一反三,內化提升
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知識,講評的目的是為了內化提升,因此要根據考題把考點講透,適當拓展,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構建思路體系,引導學生聯系復習內容自行梳理出解題技巧或者學會點評其他學生的答案,互相交流并在課堂展示梳理成果,教師也要給學生留空白時間反思總結,讓他們把課堂內容消化感悟為自己的知識,為鞏固講評成果,教師還可以及時展示相似題型,跟蹤訓練,或者讓學生自我出題自我測試。
(四)以學生為主體,鼓勵自主,提高效率
高三試卷講評課占比大,學生如果缺乏積極性,對存在的問題就會缺少認識和反思,講評課效果會事倍功半,不論是批改、問題梳理、規律歸納還是講評,都可以盡量讓學生自主完成,提高他們對講評課的興趣,達到測試目的。
三、有關試卷講評課的一些嘗試
本人任教2019屆高三語文時,曾對試卷講評課作出多種嘗試,下面以廣州市調研考的主觀題試卷講評課為例,談談本人的做法。
(一)講評流程
(二)流程說明
(1)批改分析,掌握考情
廣州市調研考是網上閱卷,學生答卷上并沒有批改痕跡,因此我把試卷發下去,讓兩個班級互改,每個班分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道主觀題,要求先熟悉答案和評分細則,根據評分細則給分,不能確定給分的先組內交流,再請教老師,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評改過程中認識錯因,熟悉答題要點,了解答題需要注意的技巧和規范。批改完要小組梳理問題,填寫下面表格分析批改情況:
(2)交流展示,點評分析
批改分析完要求學生交流展示批改情況,可以拿典型答卷實物投影分析,也可以用ppt呈現,下面是其中一個小組的展示成果:
《小說閱讀》 批改情況反饋
組員:吳敏玉 馬蘊琦 王昕蕾 葉惠君 陳碧沂
?張菲菲 廖錦豪
題目:
第5題.“小鍘刀”在文中多次出現,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第6題.“我”和楊跛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何異同,請結合作品對此簡要分析。
同學們答案示例及點評(節選):
0分示例:
①文章開頭出現,吸引讀者引人入勝。
②使文章脈絡清晰,結構緊密。
(沒有分析小鍘刀出現的用意,沒有結合內容分析,套話)
③小鍘刀在文章開頭,中間部分,結尾處都有。
組員點評:提到反復出現,沒有結合內容分析
1分示例
①楊跛子打酒用一瓶涼水騙來一瓶酒,和我把酒倒在街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凸顯了誠信的主旨(1分)。
②楊跛子買酒和買鞋的表現,反映出當今社會虛偽、愛占便宜的風氣;
③我倒酒的行為體現出人間仍有大愛,人間仍有誠信。
組員點評:沒有分“異”“同”兩點寫,沒有分析人物主次,沒有分析人物對情節的作用
2分示例:
①第一次出現小鍘刀,是林掌柜曾用它把鞋鍘成兩截,以向顧客證明鞋的質量,它是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的發展(1分),有利于塑造林掌柜這一重誠信的商人形象(1分)。
②第二次是林掌柜白送楊跛子鞋也不愿意一鍘,用楊跛子不義的騙取行為,反襯林掌柜的老實,為下文楊跛子偷酒做鋪墊。
③第三次是最后父親與林掌柜用酒敬小鍘刀,表現了林掌柜作為商人對信譽的重視(與前面重復),表作者對林掌柜的敬佩之情。
組員點評:提到了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但沒有分析文章,還重復觀點,造成位置浪費和贅述
其他答案分析:
1.體現了林掌柜與父親的深厚友誼
分析:沒有理解小說主題
主題應為:誠信經營以及做人做事都要堅守誠信
2.塑造了楊跛子狡猾、愛占便宜的形象
分析:沒有分清小說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林掌柜
次要人物:我、父親、楊跛子、顧客
組長總結:
大多數同學回答問題時僅停留于文章表面展示出來的東西,例如回答第5題時過多概述材料,缺乏對材料的深層思考,只看到林掌柜對鞋質量的自信,沒有想自信的來源是誠信經營和對優良質量的執著追求和堅守;也沒有按照所學的答題技巧作答。
(3)聯系知識,舉一反三
根據學生展示情況,聯系所學,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總結規律,例如針對上面學生講評的小說題,展示兩道練習過的相關題型:
1.學生練習創新設計121頁《玻璃》: “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講述故事:小說故事是由我敘述出來的,真實可信;推動情節:我是事件的參與者,由我的提議,情節得以發展變化;襯托人物: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鮮明。
2.創新專題310頁《釘子戶》“我”在小說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講述故事。我是小說故事的參與者,三娘的故事由我來講述,顯得真實可信;推動情節發展,我是故事的親歷者,故事在我不斷勸三娘拆房、打聽三娘答應拆房的原因等情節中得到發展;刻畫人物形象,我對三娘態度的變化,側面突出了三娘的特征
師生共同總結答題要點:
1.圍繞四大方面:
情節 人物 ?主題 讀者
2.突出下面關鍵詞
有助于…… ? ? ? ? ? 有利于……
起到……作用 ? ? ? 對……有幫助
更好地……
3.關鍵:研讀文本,回歸內容
(4)自行組題,鞏固反思
要求每一個小組模仿自己批改的題型再出一道題,可以原創,也可以參考手中資料找到相似題型,所找題目的考點必須與調研考試題相同,但題目可以有創新變化,要有詳細的答案分析和評分細則,教師再根據各小組題目另行組成一份套卷,發給學生測試。
四、教學效果
以上嘗試只是繁多講評課中的一種,基本原則就是改變每課必講、每題必析的思維,把講評課時間分一部分給學生,讓學生互相批改、自行訂正梳理,避免了滿堂灌的枯燥和沒有針對性的講題,也避免了教師重復講題,學生重復犯錯的問題,既減輕了教師負擔,使課堂更為有趣,也提高了學生查缺補漏消化知識的積極性。在高考改革形勢下,語文考題越來越靈活,對閱讀判斷和創新思維的要求越來越高,試卷講評課只教給學生答案是遠遠不能滿足高考要求的,唯有通過自主的、創新的講評方式,才能讓學生在寶貴的復習時間中自行掌握考點知識,領悟答題技巧和解題規律,最后舉一反三,靈活應對各種變式創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