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潔梅
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該讓孩子自己做”,“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但現在大部分的幼兒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環境,所以培養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顯得至關重要,它是從家庭向幼兒園邁出的第一步。
一、充分利用區角活動,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
著名幼兒教育家陶行知推出“活教育”理論:“幼兒是在不斷的活動中學習的,他們在玩中學,動中學,動中求進步。”所以充分利用區角活動,讓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
小班幼兒手部肌肉發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務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雙靈活的小手,這就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有利于幼兒手部肌肉發展的活動材料。如在操作區中,投放一些塑料瓶,讓幼兒擰瓶蓋蓋,放置用可樂瓶制成的瓶娃娃、黃豆、蠶豆、小勺等,讓幼兒做喂寶寶的游戲;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孩子們在游戲中扮演爸爸媽媽,有的做飯,有的掃地、有的洗水果、有的擦地,讓孩子們給娃娃洗臉、洗手、穿衣、穿鞋……孩子們在活動中做著各種各樣的“家務”,使幼兒在扮演的游戲活動中,學習了系扣子、學習一口一口的吃飯,學習用小抹布擦桌子等自我服務的技能。 在美工區提供各種顏色的紙張、剪刀、膠水、橡皮泥等,讓幼兒自由折紙、捏橡皮泥活動。孩子們興趣濃厚,在玩中很好地提高了動手能力,潛移默化地學會了一些自理技能。
發現很多孩子不能區分鞋子的左右時,進行“給鞋寶寶找朋友”這一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如何區分鞋子的左右。在親子活動中,設計親子游戲“我為爸爸媽媽系圍巾”,幼兒和父母一起邊玩邊學會了系圍巾的方法。總之,設計豐富多彩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煉。
二、巧妙利用兒歌,激發幼兒生活自理的興趣
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們基本都不會自己穿脫衣服。幼兒園的老師每天最忙亂的時段是午休前后,幾十個孩子,老師都要一一給孩子穿脫衣服,手忙腳亂,耳邊喊聲一片:老師幫我解扣字、幫我拉拉鏈、解鞋帶,揪袖子、穿鞋子……有的小朋友本來是還可以動手的,聽見別的小朋友叫,也不愿意動手了,坐在床上等老師來幫他,孩子上完廁所,耷拉著褲子走到老師面前毫無顧忌的說:“老師,幫我提褲子”等現象,所以小班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當迫切和必要的。
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穿脫衣服確實難度比較大,如果平鋪直述地向幼兒講解,孩子根本聽不進去,而且會有厭煩、枯燥的情緒。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還是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他們的模仿性強,很喜歡鸚鵡學舌,兒歌內容具體、直觀、形象,瑯瑯上口,易讀易懂。運用許多簡短有趣的兒歌讓幼兒盡快掌握穿脫衣服的要領,例如《穿衣歌》: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脫衣哥》小朋友,來幫忙,抓住小袖口,拽下小袖子,領口向上提,衣服脫下來。《疊衣歌》:關關門,關關門,抱抱臂,抱抱臂,彎彎腰,彎彎腰,我的衣服疊好了,幼兒邊說兒歌邊穿脫,在說笑中學會了穿脫衣服。孩子很有興趣,漸漸地都非常樂意自己動手做事了,還學會了許多的本領。
三、家園共育,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指出:“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重要的責任。”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園之間要及時溝通信息,交流看法,確定教育策略,協調實施針對性的教育。老師與家長加強日常聯系,達成一致目標,為此,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希望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設自己動手的條件,讓孩子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傳授給家長們一些教學技巧。在家園聯系欄里,定期向家長宣傳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還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的常識,如“怎么教幼兒自己穿脫衣”等。還把每月的培養目標,寫在家園聯系欄里,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家長明確了活動意義,在家里不僅督促幼兒,還教會幼兒一些掌握技能的竅門,并時常和教師商討教育的方法,談一談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的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一日活動,讓幼兒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餐前協助老師一起分盤子,分勺子,餐后幫助老師收拾桌子,擺放小椅子,活動后整理小玩具,孩子們都會非常感興趣。在每日的吃飯活動前告訴幼兒今日午餐吃什么、這些飯菜有什么營養?小朋友吃飯要怎樣做?這樣一來,幼兒在吃飯時就比較專心,挑食、偏食現象比較少,時間長了,自然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孩子雖小,但是我們不能低估它們做事的能力,應放手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在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別擔心孩子干不好,或添麻煩,幫倒忙。老師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干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一定要確保孩子做事的積極性。老師還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我們可用表揚的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動力。
總之,學會生活自理是幼兒的必須要掌握的,在生活自理的過程中幼兒也會得到許多快樂,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也能促進了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家庭幼兒園,社會都應該重視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果我們在家庭與幼兒園一日活動中,能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創設一個鍛煉的環境,挖掘一個鍛煉的空間,那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就能不失所望。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肯定是有益的,因此我認為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