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在審計行業中大數據和云計算成了該領域的熱點問題。在大數據時代下,電子數據審計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文開始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電子數據審計的原理,在此基礎上著重研究了大數據環境下電子數據審計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希望對未來電子數據審計的發展提供相關理論根據。
關鍵詞:大數據;電子數據審計;機遇與挑戰
在以往工作中,通常是以手工操作方式進行審計工作,要耗費較多精力對各單位以往紙本賬目進行逐一審核,判定紙本賬目是否存在問題。整個過程中,會因賬目數量過多工作量有所增加,效率低下。伴隨著大數據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審計工作的工作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一、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數據審計方法原理
(一)大數據的概念
當今國內外的熱點話題便是大數據的研究與應用。對于大數據,不同的參考文獻所給予的定義皆不同,最為常見的大數據定義:大數據是具有容量大、快速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為了提高決策、洞悉發現和優化流程,此種信息資產需要新形式的處理方法。簡單而言,大數據分析需要一種技術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為了能夠在大數據中采集出有效信息,越來越多的大數據技術被開發出來,這些技術涵蓋了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等等。
(二)電子數據審計的方法原理
1.大數據環境下審計數據的來源
(1)審計大交易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傳統的結構優化的、經過數據庫進行管理和訪問的非動態歷史數據。
(2)審計大交互數據。這些數據來自社交媒體,包含傳感器信息、電子郵件等等。
2.審計大數據集成
把被審計單位不同數據中的眾多不同數據組合在一起是審計大數據集成的主要目的,這些數據的源頭不同,模式也不同。所以,在大數據環境下,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時,要整理數據,在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以通過相對集中的數據處理方式滿足審計工作中數據分析需求。整個過程,要重視應用各種數據采集法,讓電子審計數據采集過程變得智能化,最大程度提高數據審計效率,從根本上審計工作中數據失真問題的發生,讓審計結果變得更為準確,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3.審計大數據的管理與儲存
大數據環境下,因為審計數據的規模巨大且復雜,現在數據的儲存技術已不能滿足審計的需要,審計的儲存方法也隨之改變,怎樣做好電子審計數據的存儲與管理是我們急需探討的問題,這就要借助云計算機平臺、數據處理平臺對數據進行管理與儲存。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電子數據審計工作需求,確保審計工作中相關數據安全性,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為審計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4.審計大數據的分析與結果展示
在以往傳統的人工審計數據過程中,審計工作者要求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有效率的整合與匯總,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分析與判斷的準確性不高。傳統的數據分析技術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等,也可以應用于大數據分析。但大環境下,大數據審計需要更多的智能技術,為了滿足這種需要,一些用于專門處理大數據的技術陸續被研究出來,如云計算HBase等等。因此,可以通過以上這些技術進行審計大數據的分析與結果顯示。
5.審計大數據可視化分析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可視化技術的發展,把可視化分析技術應用到電子數據審計當中,主要是由于大數據環境下,采集的數據數量比較龐大且相當復雜,嚴重地影響了審計工作人員的審計分析效率,數據可視化分析方式有助于審計人員探索和分析復雜的大量數據,可視化提供了審計工作者對數據的直觀分析,通過交互界面直觀查看審計數據,加以分析??梢暬瘜徲?,目的在于直觀呈現審計大數據內涵,總結大數據內部規律??梢暬瘜徲嫹治?,在審計工作中,可作為一種工作手段,主要用于挖掘知識。在審計工作實際開展時,嘗試應用可視化分析技術十分重要,可改變以往數據信息呈現方式,以圖表方式在Web頁面上直觀呈現審計數據信息,在對其進行分析、判斷,總結規律,說明審計結果。
二、大數據環境下電子數據審計的機遇與挑戰
(一)電子數據審計面對的發展機遇
1.縮減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在當代大數據環境下,大量的數據信息被儲存在云計算機平臺上,審計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將不再受到限制,亦可簡單利用網絡獲取大量審計數據,借助相關軟化智能化分析數據,對數據進行比對,準確判斷數據。這種方式與傳統審計工作方法相比,不需要保存過多的紙質材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對于數據的采集時間,基于成本費用有效降低基礎上大大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2.減少審計失誤,提高審計質量
相對而言,在以往手工操作工作環境下,為了耗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在審計工作上,讓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會選擇抽樣審計工作方法,對被審計單位部分數據進行抽樣審計。抽樣審計工作方法,會形成一定誤差,需要面臨嚴重程度不同的審計風險。電子數據審計與手工操作相比,會運用云計算技術對被審計單位所有數據展開審計行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審計工作中的誤差。同時,因電子數據審計中的數據采集更為方便,所以,審計結果更為真實、透明、詳細,可有效控制虛假財務數據問題,大大降低審計風險發生概率。
3.數據分析技術多樣化
近幾年,多種電子數據技術在電子數據審計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提高數據審計準確性提供了可能,讓審計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給審計工作效率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大數據環境下電子數據審計所面臨的挑戰
1.審計數據的處理風險
目前,想要從被審計單位采集的電子數據比較復雜,數據規模較為巨大,并且出現低價值密度的狀況,這便加大了數據處理的難度,從而不易于獲得審計線索,給大數據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2.審計數據的真實性風險
在利用云計算平臺存儲審計數據時,會存在真實性風險,其風險發生原因主要歸咎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存儲數據量大、復雜、渠道多,增加風險發生可能性。第二,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數據不完整也會引起真實性風險。第三,審計工作中,如若操作不當會造成數據丟失,其勢必會影響到審計結果準確性。
3.審計數據的安全風險
審計數據中的部分數據信息是需要保密的,在利用云計算平臺存儲審計數據時如若遇到網絡攻擊行為,將威脅到審計數據安全性,造成數據丟失、被竊取,由此影響到審計工作中對數據的使用。
4.審計人才的稀缺風險
在電子數據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要具備較高水平綜合素養,要會使用大數據分析等現代化技術,要具備多種能力。包括數據分析能力、技術運用能力、審計能力等等。如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比較匱乏,影響到了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引發了人才稀缺風險。
5.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應用風險
現階段,市場上開發了不同類型不同規則的大數據分析平臺,這就要求審計工作人員在電子數據審計工作中要精心選擇靠譜的數據分析平臺供應商,挑選適宜的工作平臺。在這樣一個審計工作環境下,難免會增加應用風險發生可能性。
三、結束語
如上所述,本文針對大數據環境下電子數據審計工作相關進行了分析和闡述,要把握好大數據時代優勢,要針對審計工作所要的稀缺風險、安全風險、應用風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電子數據審計工作需要。
參考文獻:
[1]湯建榮,徐靈.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數據審計:機遇、挑戰與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7):12-13.
[2]陳偉,居江寧.基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J].審計研究,2018(1):16-21.
[3]陳偉,居江寧.大數據審計:現狀與發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12):77-81.
[4]陳偉,Smieliauskas Wally.大數據環境下基于數據可視化技術的電子數據審計方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1):85-89+4.
[5]陳偉,SMIELIAUSKAS Wally.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數據審計:機遇、挑戰與方法[J].計算機科學,2016,43(1):8-13+34.
作者簡介:
藍穎,深圳市福田區審計局,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