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琴
對于8月20號的培訓,或許一開始很多老師是懷著很不情愿但礙于紀律問題卻又不得不來的態度參加的,但隨著培訓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認真的學習,并被于丹等教授的講座、我們身邊的優秀教師談話所深深吸引。至少對于我,是受益匪淺的。直到現在,他們的話語仍在我耳邊回蕩,里面所蘊含的哲理足夠我深思回味良久。
(一)做人
曾聽很多人談起過于丹老師,她的語言之精辟,道理之精深,言辭之幽默。一直想一睹于老師的風采,但礙于很多個人原因遲遲未能如愿。這次講座,雖是放的光碟,氣氛或許沒有現場那么火爆,但也足以受用了。她講國學,講做人的道理,一開始我聽到有老師說這與我們當老師有什么關系?我想他現在內心一定是浮躁的,否則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稍微多花一點心思都知道,如果一個教師的人生觀都有問題,又怎么能教好學生?如果教師在做人方面很失敗,與親人鬧翻、與朋友離異,試問他又怎么能好好的和學生相處?與學生之間連交流都沒有又怎么教學?怎么能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我很喜歡學習做人的道理,看成功學方面的書籍,也許這沒有專業書針對性那么強,但它卻是站在另一個高度給我啟迪,讓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并能指引我繼續向前更好的走下去。
于老師說:“覺悟,指的是看見我的心?!边@是拆字得出的意思,很形象很有意思,不免感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人就該時常“自省”,只有清楚的看清自己才能更好的幫助別人。這讓我聯想到自己,我喜歡反省,也喜歡觀察人,對于身邊的朋友,我喜歡深入了解他們,除了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我們還有自己的blog,互加好友,在網上暢所欲言,說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告訴他們我教書的樂事,更說我們生活中的其他點滴事情,然后互贈評論,或一些鼓舞人心的話,又或者是平實的祝福。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時常保持“仁者不憂”的心態。
人們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調節心態的辦法、度過困境的力量。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句話,但他們一直追求著的或者說所向往的其實就是這樣的生活態度。有人總顯得很憂郁,總覺得自己生活不如意,那是她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我們都應該試著讓自己心胸開闊,記得永遠不要做那個緊緊抱著死耗子生怕被人搶走的烏鴉,要知道,沒有多少人和你口味一樣的!
(二)溝通
濯教授講溝通,面向的多數是企事業老總,老董,語言詼諧幽默,氣氛融洽。我感觸最深的是他調動氣氛的能力,這正是我們教師最最需要的。能讓所有的學生“動”起來,在他們在你的引導下積極思考,通過自己的努力還能靈活運用所學,那這個教師一定是成功的。濯教授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永遠不要做氣氛和情緒的污染者?!辈⒆屗械膶W生跟著念,念完之后還做了解釋。即使大家都知道了這句話的道理可總還會有人挑戰權威,正如我們的班上總有那么幾個喜歡出風頭的小子一樣,道理也講了,也聽懂了,接受懲罰了,可時不時的老毛病還是會犯。濯老師在念完這句話之后做了個要求,希望大家手機關機或者震動,并宣布了違紀的處罰方法: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在臺上做20個俯臥撐。話音剛落,一首好聽的鈴聲便響起來了,在濯老師的提示下,同學們用掌聲把這位幸運兒請上了臺,因為大家都相信“永遠不要做氣氛和情緒的污染者”!在社會上,在他的公司里,他是老總,難免心中會有些不悅,可現在只是個犯了錯需要接受懲罰的學生。懲罰是一定要的,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即使不高興也得做。這正如我們教學過程中沒有完成作業的孩子,或者課堂上搗亂的學生。隨著大家幫他倒計數的聲音的停止,濯教授又說話了,“這位先生很了不起,你們說是不是?”…也許剛才這位先生身體雖然接受了懲罰可心里還不太服的,但聽到剛才的贊美聲,我想,任何人都會高興起來的,況且的確是自己犯錯了,好孩子都想改正錯誤的。
這種于懲罰與贊揚于一體的教育方式真該成為我們教師的一門必修課,再頑皮的學生都有善意的一面,我們老師該做的就是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并將其擴大加以充分利用,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各方面成為老師的助手,而非絆腳石!
“溝通,指的是情緒的轉移,信息的交流,感情的互動。”因此要與學生溝通,就得真正了解他們,知道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詢問他們感情的需要。只有了解了,才談得上幫助與對癥下藥。我想,我們都該與學生成為朋友,真正的幫助他們。我們也都該“變態”,改變狀態、心態以及態度!用自己積極的心態來影響周圍的人。
(三)教師的幸福
這次培訓還有一個議程就是由我們身邊的優秀教師談教師的幸福,每個老師都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詮釋了教師的幸福,讓我們看到自身價值,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榮耀。
其中,胡思華老師是我所教班級的班主任,也是第一個發言的老師,我聽得特別認真,他一字一句抑揚頓挫的闡述了他對幸福的理解,在佩服他文采的同時,所提到的幾個問題更是發人深思。
標題:幸福之問。一問:什么是幸福?二問:我們幸福嗎?三問:幸福在哪里?問題都很好,每個問題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我們心里的答案不盡相同的。在聽完胡老師的觀點之后,不免引發我們自己思考,我幸福嗎?我的幸福在哪里?作為一名已經走出大學校門三年的我來說,前兩年在一所私利學校,盡管是私利的,但那兩年里我學到了許多大學里學不到的東西,我的教學能力提高了,板書變得工整了,知道如何管理學生了。更重要的是老天給我的努力加以肯定了,去年參加全縣青年教師賽課榮獲特等獎,那時,我是幸福的!人在社會上不就是為了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嗎,不管是你在世還是不在世的時候。后來,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現在的學校,仁壽一中,我的母校,我曾經引以為豪的高中,那時,我是幸福的!再后來,看到孩子們都很喜歡我,下課留我不要走,還時常跑來辦公室問題,談心,看到他們一張張可愛的臉龐,我很幸福!收到節日的卡片,一句句溫暖的字眼,我感動著幸福著!半期期末考試,看到孩子們一個個拿到了滿意的分數,班級排名在年級前茅,我更是幸福的!
教師是辛苦的,但同時,這些孩子們卻能給我們無盡的安慰,他們能讓我們忘記很多不開心的事。所以,作為教師,我們還是幸福的。
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有機會的話,今后我還會自己多聽專家講座,時常提到終身學習,不就是在這平時的點滴中體現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