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楠 譚爽
摘? 要:詞匯教學是整個外語教學中的基礎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外語學習者的成敗。因此,如何設計詞匯教學環節來提高學習者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就成為外語教學中的難點。將圍繞日源流行語,從其對中日社會的影響、對漢語構詞法的影響以及詞義變化三方面來探討將其導入日語詞匯教學的方法。并嘗試有意識地將能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政術語及傳統文化術語等具有中國特色的關鍵詞一一列舉出來,將其標準的翻譯術語循序漸進地融入到日語詞匯教學當中。
關鍵詞:日源詞;流行語;詞匯;教學;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9-0109-03
Abstract: Vocabulary teaching is the basic segment which largely influenc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Hence, how to design distinctive vocabulary teaching segments and the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is difficul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cusing on Japanese catchword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o introduce them into Japa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ir influence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society, their influence on Chinese word 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word meaning.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list the key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corporate the standard translation terminologies into Japa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Keywords: Japanese source words; catchwords; vocabulary; teaching; curriculum politics
一、概述
詞匯教學是整個外語教學中的基礎環節。相比漫長的母語習得過程,高校外語專業零起點學生的外語習得過程是短暫的。尤其是大量的詞匯難記易忘。而從理論上講,包括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對目的語國家文化態度的認可與否以及學習的積極性等情感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外語學習的成敗。因此,如何設計一些特殊的詞匯教學環節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就成為本研究的主題。
詞匯本身并不是一個個單一的個體,而是一個成員間相互關聯、有規律有特點的龐大體系。因此,教師如果能根據學生情況,定期從系統、規律的角度對詞匯進行歸納講解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詞匯之間的同義、反義、上下義等關系,也可以詞匯間組合關系規律相近的詞匯為中心進行歸納總結。筆者在一次詞匯講解中講到了日語“干物”這個普通名詞,而學生們則迅速聯想到了時下比較流行的“干物女”一詞,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之后這個詞也被學生們牢牢記住了。這件事給了我很大觸動:何不通過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日源流行語來幫助他們擴大日語詞匯量呢。筆者通過課堂實踐,設計了若干效果較為理想的授課環節,希望通過分享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的日源流行語均出自2006-2015年間的《漢語新詞語》,該系列圖書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劃出版,記錄了中國語言生活的變化與發展,覆蓋面廣,具有一定權威性。經筆者統計,十年間漢語新詞語中的日源流行語所占比例僅低于英源流行語,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見日源流行語在語種分布上占據明顯優勢,對漢語的發展有一定貢獻。另外,本文所選用的日源流行語詞例均為普及面較廣、結構相對穩定的詞語。
(一)教學對象
本教學設計選取的教學對象為具有一年以上日語學習經歷的日語專業學生。如果在日語學習的初期就講授這些內容,往往會給初學者增添學習負擔,不利于真正提升學習效果。而具備一定學習經驗的二年級以上的日語專業學生則往往會具備相對豐富的日語詞匯記憶能力,對中日兩國現階段流行的新詞語或詞語的新用法對比會表現出較強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便于領悟所教授的新詞語或新用法,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背后的兩國社會發展的了解,對促進其日語學習水平的提高會起到一定推助作用。
(二)教學設計
1. 從日源流行語看中日間的相互影響
(1)“給力”
“給力”一詞目前在中國使用頻率頗高,它最初起源于2010年一部日本動漫里的臺詞翻譯,當時受到了中國年輕網民的熱捧而廣為流傳至今。作為感嘆詞,它可以表達“有幫助、了不起、很像樣”等多重含義。否定用法“不給力”則往往表示“與預期目標還相差甚遠”。而隨著該詞的廣泛流傳,不久它又衍生出了動詞的用法,如:“大家要給力呀”,這時的“給力”則指代“加油”。在2010年隨著世界杯的進程,該詞成為使用頻率超高的熱門流行語。而隨后廣告、各大媒體的報道、宣傳中紛紛使用了該詞,使得“給力”一詞更加普及,現在該詞已經作為漢語中的新成員被正式收錄進《漢語大辭典》等多部字典中。“給力”一詞雖然并非直接來源于日語,但也間接反映出日本的動漫帶給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新一代年輕人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另外,在詞匯拓展環節,帶有“給”和“力”規律性讀音的單詞還包括“給料、給與、時給、権力、力作”等。
(2)“爆買”
“爆買”源于日本人創造出的日語新詞語“爆買い”一詞,即瘋狂購買的意思。起因是2015年國慶節期間,中國人在日本瘋狂購物,引發日本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而該詞在當年還獲得了日本年度最熱流行語大獎。該事件過后,中日媒體也依然沿用這一說法,將中國游客在國外瘋狂消費的現象稱之為“爆買”。針對這一現象,每逢中國的節假日,日本各大商場都會做足促銷準備,有的甚至還會通過開通微信等支付方式來方便中國游客購物。
到目前為止,“爆買”一詞在中外媒體的報道中始終都特指中國游客在外國搶購商品的行為。這一詞語的出現,折射出在中國游客的眼中,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商品質量要優于國內同類產品的普遍觀點。因此該詞可以說自帶一定諷刺色彩,中國的商品是不是一定不如日本商品?日本制造的“爆買”一詞需要引起中國各大企業和消費者們進一步的反思。
另外,在詞匯拓展環節,根據讀音規律,拓展詞匯包括“爆発、爆笑、原爆、買手、買い物”等。
上述兩個例子都屬于日常生活中,人們耳熟能詳的流行語,對其背景、緣由等的相關講解大多能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還應多用日文朗讀詞例,讓學生們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熟記詞例的發音規律。并在此基礎上給出多個具備相同發音規律的拓展詞匯,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適用于該種講解方法的詞例還包括“完勝、完敗、人氣、出演、新銳”等等。
2. 日源流行語對漢語構詞法的影響
現代漢語中伴隨著來自外來語言新成員的不斷涌入,構詞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本小節將主要通過反映多元人群的日源流行語來分析其對漢語附加式構詞法的積極影響。
在目前這個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中,對各類帶有鮮明特征人群的劃分也林林總總。近年來,描述各種不同人群的新詞語數量大、種類多。[1]如“掘客、秒殺族、布波女、便當男、星二代、3Q寶寶”等等。在這眾多的流行語中就包括來源于日語的“草食男、草食女、干物女、肉食男、肉食女、宅男、宅女”等。這些描述追求不同婚戀觀、價值取向人群的稱謂大多來源于日本的文學作品。而這幾個日源流行語與其日語原詞大多相同或相近,屬規律性發音,學生們又大多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所以教學中可以把這些詞的日語發音及寫法直接教給學生,這些日語詞分別為“草食男子、草食女、干物女、肉食男子、肉食女、オタク、オタク女”。
除上述例子外,現代漢語流行語中類似的以“男”或“女”作為附加成分的詞語還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另外,近年來,“族”作為后綴在漢語中表現得相當積極,如“打工族、啃老族、蝦米族、蟻族、麥兜族、秒殺族、畢漂族”等等都屬于漢語中新興的流行語。僅2009年一年,漢語中以“族”為后綴的新詞語就達到了60余條。[1]而據前人考證發現,這個“族”作為附加成分的構詞法是就始于日源詞進入漢語后,逐漸被國人接受并使用的。[2]而日語中以“族”為后綴的派生詞眾多,如“太陽族、暴走族、深夜族、転勤族、婚活族、晩婚族”等,都可以作為拓展詞匯講授給學生。
綜上所述,不論是“—男、—女”還是“—族”都表明,日源流行語在豐富了漢語數量的同時,還活躍了漢語的附加式構詞法,促進了漢語構詞方式的多樣化。
3. 日源流行語的詞義變化
受語言習慣、社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部分日源詞在從源語言進入到漢語的過程中,有的詞義范圍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有的語言色彩會有所改變。
(1)“宅”
例如,由源自日語的“宅”派生出來的新詞語有“技術宅、御宅文化、宅男、宅女、宅人”等。其中“御宅文化”的說法起源于日本。指癡迷于動漫、漫畫、電子游戲而待在家里,與外界交流甚少的社會現象。多發生于青少年人群,而這樣的人群被稱為“御宅族”。這種稱謂在某種程度上帶有一定嘲諷或自嘲的語氣。盡管“御宅”一詞中,其日文漢字有“宅”字,但這個字所指代的是“您”、“您家”或“您家的人”,是對對方稱謂上的尊敬。
而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的詞義發生了改變,偏向于將“宅”理解為“家、住宅”。因此詞義變為“生活圈很簡單,經常呆在家里不愿意出門”,作中性詞使用。
(2)“暴走族”
再如“暴走族”一詞,源自日本,意指“通常在夜間瘋狂飆車,會給日本的社會治安和行人的人身安全帶來極大隱患的摩托車飛車黨。”因此毫無疑問,用作貶義詞。
但該詞在進入漢語之后,詞義與日語原詞完全不同,變為“指代以環保或鍛煉身體為目的,不辭辛苦長期堅持徒步出行或出游的人。”作褒義詞使用。[3]
在詞匯拓展環節,可以給學生列舉類似的意義發生改變的詞語例子,如“日系、素顏、內定、—控、親子、攻略”等等。需要特別提醒學生們注意的是:上述這兩類日源詞,由于詞義發生了改變,所以在翻譯成日語時就必須要按照已經發生變化的漢語意思來進行說明性翻譯。
4.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漢語新詞外譯
不可否認,由于外語專業的特殊性,目前對于外語專業學生的教育,往往更偏重應試教育,重工具性、輕人文性,外語教育的文化核心價值觀受到了挑戰。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外語教育的改革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課程思政”。但目前在人才培養環節上,外語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巧妙地融入思政建設還屬于廣大外語教師需要長期思考和摸索的重要課題之一。
為響應國家加強中華思想文化外譯傳播工作,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的號召。本人嘗試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能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政術語及傳統文化術語等具有中國特色的關鍵詞一一列舉出來,再將其標準的翻譯術語循序漸進地融入到日語詞匯的教學中去。具體中國特色詞語外譯術語講解詞例如下:
詞例1 中國夢—中國の夢
拓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華民族の偉大な復興を目指す中國の夢
詞例2 命運共同體—運命共同體
拓展: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サイバースペース運命共同體を共に建設する
詞例3 一帶一路—一帯一路
拓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一帯一路」建設推進工作指導グループ
綜上,教師在“中國關鍵詞”以及“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等多種渠道精心挑選出最能闡釋中國理念、政策和價值觀的詞語及短句,并由淺入深地傳授給學生。為這些國家未來的外語人才今后能夠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助力。
三、結束語
針對中高年級的外語專業學生,各學校均會開設閱讀課程,如報刊選讀課、泛讀課等。而這類課程的教材不可避免的會存在時效性差、內容相對滯后等缺點。因此,筆者認為應該適當在該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加入日源流行語的導入。可加入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或相近的日源詞,尤其應該結合教材,加入一些與主題相同但時效性強的詞語,來提升教學效果。
其次,新詞語本身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大多數詞語在產生一段時間后就會消亡。因此部分新詞語不夠規范,或表意消極或表達方式粗鄙,其中哪些詞語是值得傳授給學生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掌握好教學的度。學生們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擴大詞匯量,使日語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中國特色詞語外譯術語的講解與引導旨在讓學生們在習得新詞匯的基礎上,對本民族的政策及文化進一步深入了解,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文化意識與價值觀念,提升學生們的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參考文獻:
[1]侯敏,周薦.2009漢語新詞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5.
[2]趙冬梅.英語、日語外來詞對現代漢語詞法系統的影響[A].外來詞匯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95-101.
[3]劉志昱.漢語日源新詞與原詞的對比研究[A].漢語新詞日譯研究[C].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74-105.
[4]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EB/OL].http://210.72.20.108/index/list_1.jsp
[5]中國關鍵詞——權威解讀當代中國[E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ina_key_words/
[6]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8)[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5.
[7]王浩宇.“課程思政”視野下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空調冷熱源技術》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