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教學評價,讓教師能夠意識到自身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不足,從而揚長,并對不足加以改進。層次分析法是一種較常用的評價方法,文章基于該方法對教師“教學評優(yōu)”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建立教學評優(yōu)評價模型,該評價模型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教學評優(yōu)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教學評優(yōu);AHP;指標
中圖分類號:G64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9-0150-03
Abstract: Teaching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Through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ers can realiz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eaching, so as to enhance their strengths and improve their shortcoming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a commonly used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is method,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index for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model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valuation model help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teaching evaluation; AHP; indicators
一、教學評價的重要性
教師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增強能力的重要途徑。因而,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升對學校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的教學水平依賴于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各方面因素[1]。從這些因素出發(fā),構建一個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學進行評價,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并有助于教學管理人員開展教學評優(yōu)工作。[2]
二、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層次分析法是由教授T.L薩迪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tǒng)化分析方法[3],該方法現(xiàn)廣泛應用于系統(tǒng)評價、經(jīng)濟計劃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為科學等領域。
(一)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層次分析法首先將復雜問題進行分解,然后通過兩兩判斷因素間的重要性,來得到所有因素的重要性排序,進而得到各因素的權重。層次分析法的整個分析過程體現(xiàn)了人們解決問題“分解->判斷->綜合”的思維特征。[4]
(二)AHP法確定評價系統(tǒng)指標權重的步驟
1. 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應用AHP確定評價系統(tǒng)指標權重,首先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它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在評價系統(tǒng)中,可以看作是由各級的指標構成了遞階層次結構。
2. 建立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是指專家根據(jù)表1所示的重要性標度值,在同一層次各指標元素間進行兩兩比較后,所給出的相對重要性的判斷值[3]。全部指標元素經(jīng)過比較判斷后就可得到一個判斷矩陣A=(aij)n×n,該判斷矩陣具有:(1)aij>0,(2)aji=1/aji,(3)aii=1三個性質。
4. 計算組合權重
組合權重指指標體系中,各層次的指標相對于第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
三、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教學評優(yōu)評價
(一)教學評優(yōu)評價指標體系
經(jīng)過實踐、調查及德爾菲法,建立如圖1所示的教學評優(yōu)管理指標體系結構圖。[5]
(二)判斷矩陣的建立和權重計算
以“B3教學組織”為準則層為例,經(jīng)過實踐及專家咨詢,根據(jù)T.L.Saaty提出的“1-9”標度法,建立了如表3所示的判斷矩陣。[6]
根據(jù)前文介紹的相關公式,計算出C11-C13的各項指標的權重如表3最右一列所示。
(三)一致性檢驗
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M比N強烈重要,N比K強烈重要,而又認為K比M強烈重要”,必須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以“網(wǎng)站結構優(yōu)化”準則為例,其步驟如下:
將數(shù)據(jù)代入上述線性評價函數(shù),可得:Y=81.01,即該教師的教學評優(yōu)得分為81.01,處于良好水平。(該模型設定如下的評價標準: Y≥90為優(yōu)秀水平;80≤Y<90為良好水平;60≤Y<80為基本合格水平;Y<60為不合格水平)
五、結束語
本文使用AHP方法計算了教師評優(yōu)管理指標的各項權重,并建立了評價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學管理人員對教師教學評優(yōu)工作進行操作。
本文的教學評優(yōu)管理評價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該方法屬于主觀判斷方法,所得結論有一定的主觀性。為了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在實踐過程中,可盡量組織更多的專家進行判斷,并對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另外,各學校教學評優(yōu)管理有自身的側重點和特色,因此,該模型在應用時,還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評價指標及指標的權重進行相應的調整。
參考文獻:
[1]張志清.層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88-90.
[2]趙潔,郄立峰,李敏.層次分析法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12(2):49-52.
[3]T.L.Saaty.層次分析法:在資源分配、管理和沖突分析中的應用[M].北京: 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88:30-34.
[4]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USA:McGrawHill,1980:152-154.
[5]朱彥杰,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6):84-86.
[6]張潔,趙英,余紅.B2C電子商務網(wǎng)站用戶體驗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2013(12):84-89,94.
[7]劉嵐,王霞.B2C電子商務模式下網(wǎng)上商城用戶體驗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3(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