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師富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師不再擔任課堂主導角色,而是組織教學活動開展的引導者。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改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學習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充分發揮“有效引導”的優勢。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引導;方法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背景下,教師基于應試教育理念,忽視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利于培養現代化人才。筆者根據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本文中提出“有效引導”的教學理念,旨在積極改善傳統教學中的弊端,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下筆者展開論述。
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設置科學合理的問題,有利于高中生開展自助式學習活動,同時留有充足的思考時間,在激發高中生知識欲的過程中運用語文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創設語文教學情境,能提升高中生的學習注意力,充分提升學習興趣。教學情境創設期間,教師應關注問題設置的探索性與啟發性。譬如在《荊柯刺秦王》一課中,教師先講授故事背景,同時提出問題“為何荊軻要刺秦王”,引導高中生根據問題來閱讀課文,班級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來探討問題,使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思維更加活躍。高中語文教學期間,小組合作探討學習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學習十分注重學生的研討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又如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一課中,教師以“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開展,將原文中的教學問題分配給各個小組成員,同時鼓勵學員一一回答。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基礎有差異,提出的簡介、解題思路都是不同的,最后將答案進行匯總與交流。教師應對每個小組的答案進行評析,指出對應的建設意見,從而培養學生獨立的語文思維能力。
二、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中,多媒體資源受到很多教師的欣賞與熱愛,將其積極運用到教學環境中能提升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資源有效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的缺點,同時能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高中語文知識。譬如在《竇娥冤》一課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播放動畫視頻能吸引高中生的關注度,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有利于后期教學的有效推進。多媒體教學資源能將抽象化的知識轉為具象化,使單一枯燥的內容轉化得更加豐富多彩。為了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解答難題,同時給予一定的指導,確保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多媒體課件能對課文內容進行有效補充,課外拓展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又如在《荷塘月色》一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荷塘月色的美景視頻,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感官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在視頻播放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荷塘月色最吸引你的地方”,“結合故事背景,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在開放式的問題中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尋找問題答案。
三、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高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圍繞課堂教學進行教學活動,常常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在語文知識的吸收與思考中難以提升學習積極性,通過實施“有效引導”教學活動能圍繞高中生開展教學活動,教師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語文基礎、性格特征開展活動,能有效引導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前期的閱讀活動非常重要,能為后期的課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在語文自主閱讀活動中,涉及到的情境較為豐富,教師應引導學生基于作者的角度閱讀故事內容,分析人物個性特征、重點情節。語文教師可以采用“讀寫方法”,在輕松閱讀的氛圍中幫助學生整理課文內容。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中,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使學生降低了學習趣味,“填鴨式教學”難以適應當代的教學環境,也降低了課堂活躍度。當語文教師注重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后,能使學生放松心情,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也增進了師生的距離。語文教師通過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使用具有幽默感的語言,有利于增強課程教學的又取消,使學生在有效引導中提升學習自主性。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中,通過開展“情景劇扮演”活動,能使學生在認真閱讀全文的基礎上,揣摩特定歷史環境下任務的性格特征,在表演中充分展現人物個性。當情景劇扮演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基于個人角度,撰寫以“假如我是廉頗”為主題的作文,充分開拓學生的想象力,該過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有利于學生深度掌握課程教學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實施“有效引導”模式,在課堂中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供語文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鄭逸農.步步引導 層層深入——高中語文課《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教學實況[J].人民教育,2004(1):28-31.
[2]楊凱鋒.翻轉課堂課前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高中語文學科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4(5):21-22.
[3]黃丹紅.如何上好高中語文引導課[J].考試周刊,2007(7).